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新林区460高地钼铜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找矿方向

2020-11-25 11:47付忠才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钼矿斑岩高值

付忠才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〇六队,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460高地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新林区,矿区为浅覆盖区,植被茂密、残坡积层厚度大(0.5~3.0 m)、露头少见。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申请实施地表工程变得越来越困难。矿床处于中亚成矿域东北斑岩成矿省内[1],具有比较典型的斑岩型矿床特征[2,3]。根据典型斑岩型矿床特点及现有的地质、物化探资料来指明找矿方向,减少对环境破坏、降低找矿成本就变得尤为重要。

1 区域地质特征

460高地钼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兴安陆缘增生构造带内[4,5],塔源—兴华岩石圈断裂构造南东侧。前中生代属西伯利亚板块南缘陆缘增生带即古亚洲洋构造域;中生代以来,主要受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制约,属滨太平洋构造域[1]。

地层在前中生代属于额尔古纳地层分区塔河地层小区及大兴安岭地层分区兴隆地层小区,发育有中—新元古界、下寒武统、奥陶系、志留系、石炭系及二叠世地层;中生代属于塔河地层小区及呼玛—龙江地层小区,出露有侏罗系及白垩系火山—沉积地层。

侵入岩发育,主要有中元古—新元古代花岗闪长岩;古生代正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闪长岩、辉长岩等;中生代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正长花岗岩等。

区域上NE向与近EW向断裂构发育,其次为NW、NNE、近NS向等。其中:塔源—兴华深大断裂带形成于中—晚寒武世,在二叠纪中期活动达到高潮,中生代再次活化,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盆地的东部边缘断裂,控制着本区岩石、矿床的分布。

区域矿产主要有岔路口斑岩型钼矿床、小柯勒河斑岩型铜钼矿床、大黑山斑岩型铜钼矿床、塔源二支线矽卡岩型铅锌银矿床、北西里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及韩家园子——兴隆多处砂金矿床、岩金矿床等。

2 矿区地质特征

工作区内呈大面积出露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正长花岗岩(ζγT3J1),其次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γδT3J1)(图1)。正长花岗岩呈中—粗粒半自形粒状结构,主要矿物为石英(20%)、正长石(65%)、斜长石(10%)及不透明矿物(5%)。

1-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花岗闪长岩;2-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正长花岗岩;3-细晶花岗岩脉;4-花岗斑岩脉;5-闪长玢岩脉;6-石英脉;7-矿化体;8-地质界限/推测断层;9-矿化分带界线;10-工作区

区内脉岩发育,主要有花岗细晶岩脉、花岗斑岩脉、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石英脉等,大多呈NE向脉状产出。

区内断裂发育,NEE、NNW向为主,其次为NE、近EW向,断裂规模一般较小,延长多小于2.5 km。NEE、近EW向是区内的容矿构造。

3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3.1 磁场异常特征

区内磁场以跳跃性正磁场为主叠加两条线状负磁场为特征(图2),正磁场一般ΔT600 nT,极大值2 120.85 nT;负磁场一般-100 nT,极小值-227.13 nT。正磁场高值带(>600 nT)分布在工作区的南部和东部,呈向南东突出的弧形;正磁场低值带呈面状分布在工作区的西部、北部,在正磁场低值带(<600 nT)内分布有NNE向、近EW向线性负磁场各1条,NNE向负磁场长大于2 700 m,宽平均约420 m;近EW向负磁场长大于2 400 m,宽平均约350 m,两者在工作区东北部交汇。现发现的铜钼矿(化)体、金矿体就处于负磁场内及附近的100~200 nT平稳低缓正磁场中。正磁场应是正长花岗岩的反应,负磁场可能是断裂构造或者是矿化蚀变带的反应。

1-正磁等值线及数值;2-零值线;3-负磁等值线及数值

3.2 激电异常特征

矿区激电异常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总体格局(图3)。高值区(≥4%)由南北两块明显异常带组成。南部高值区总体走向NE向,西侧未封闭,区内长1 000 m,平均宽240 m,极值7.00%;北部高值区呈NEE向展布,区内长1 400 m,平均宽800 m,极大值9.79%,梯度北密南疏,西侧未封闭,东部梯度小、以平稳坡形渐趋于正常背景。北部高值区范围与已发现的钼、铜、铅锌、金等矿化体出露范围基本一致,特别是该高值区包含的西部低值区(<4%)与钼矿化体集中出露部位基本一致、极化率4.00%~6.40%的范围与铜铅锌银矿化集中区基本相同,金矿化体则对应高值区外侧的低值区内。可以推测,北部高值区西部的低值区可能接近成矿岩体,以高温金属矿为主、蚀变强、黄铁矿化较弱,极化率相对较低;极化率较强(4.00%~6.40%)的范围可能对应矿床的石英-绢云母带,以中高温金属矿化为主,由于该带内发育较强的黄铁矿化,引起了高的极化率值;高值区外侧的低值区对应矿床的泥化带,黄铁矿化不发育,极化率值较低。

图3 1∶2万激电中梯视极化率等值线平面图

北部极化率高值区内为低阻区,电阻率为1 000~1 500 Ω·m,呈NEE向条带状展布。中,南侧为同向平行的高阻带,梯度明显。

4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区内1∶2万土壤组合异常位于矿区西侧534高地东部,以Mo、Cu、Pb、Zn为主,Ag、Au、As、Sb、W、Sn、Bi为辅的一套高、中、低温元素组合(见表1、图4)。Cu最大值为877×10-6、Mo最大值为247.42×10-6,Cu、Mo元素浓集中心套和好。Pb、Zn元素异常呈面状位于Mo元素异常外侧,并与Cu元素异常重叠,其外为稀散分布的Au元素异常。异常元素水平分带性明显,异常由西部向东成矿元素分布依次为:Mo、Cu→Cu、Pb、Zn、Ag→Au。

图4 1∶2万土壤组合异常剖析图

表1 组合异常中主要单元素异常特征表

5 矿体地质特征

5.1 矿体特征

区内发现钼矿体3条,铜矿体11条(其中低品位矿体7条),金矿体7条及铜多金属矿化体1条。钼、铜矿体多呈带状分布,走向60°左右,倾向NW,倾角38°~45°。钼矿体控制长度200~600 m、延深60~600 m、平均厚度3.56~54.51 m,Mo平均品位0.073%~0.102%、伴生Cu最高品位0.18%;铜矿体控制长度200 m、延深200~560 m、厚度1.14~7.33 m,Cu平均品位0.23%~1.22%、伴生Mo最高品位0.051%;金矿体走向近EW、倾向0°、倾角58°,矿体长度80~410 m、延深47.5~225 m、厚度0.84~3.18 m,最大平均品位4.09×10-6。

矿体在空间上具有分带性,在地表钼矿体主要见于136线、铜矿体见于136~144线,144线以东及铜矿体北部为金矿体出露部位(图1);从138线剖面上看,垂向上表现为:从地表到深部依次为金矿体、铜矿体、钼矿体(图5)。

图5 138号勘探线剖面图

5.2 围岩蚀变、矿化特征

矿体围岩为中粗粒正长花岗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岩化,其次为高岭土化、绿帘石化、叶腊石化。其中硅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与铜钼矿化关系较密切。区内硅化分布较广,呈细脉状和弥漫状两种形式,在硅化较强地段表现为沿节理或裂隙密集分布的石英细脉(脉宽1~2 mm);绢云母化常表现为与石英、黄铁矿呈脉状产于侵入岩中;绿帘石化主要呈细网脉状、粒状集合体多与黄铁矿相伴。

矿化主要有黄铁矿化、辉钼矿化、黄铜矿化,其次有方铅矿化、闪锌矿化等。黄铁矿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粒度0.05~2 mm之间,主要呈星点状、浸染状分布在岩石中,部分呈团块状或与辉钼矿、黄铜矿等沿裂隙分布;辉钼矿呈鳞片状,粒度0.1~0.5 mm,多呈辉钼矿-石英脉分布,少量呈浸染状;黄铜矿他形粒状,粒度在0.04~0.2 mm之间,多呈黄铜矿-石英细脉、黄铜矿-辉钼矿-石英细脉分布,少量黄铜矿赋存在黄铁矿裂隙里;方铅矿、闪锌矿呈他形粒状,含量较少。

6 找矿方向

460高地钼铜多金属矿床矿石具细脉-浸染状构造,从西到东、由深到浅成矿元素有明显的从高温到低温变化趋势,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点。典型斑岩型钼铜矿床中规模厚大的、高品位矿体大多位于成矿斑岩体的顶部及其边部,因此寻找成矿岩体是该矿床想取得找矿突破的关键。该矿床以钼矿体为主、伴生有少量铜矿体,成矿岩体可能是花岗斑岩等酸性浅成侵入体。

从矿床的地物化特征可以看出:(1)分布在矿区西部的负磁异常与钼元素异常及钼矿体相吻合,可能是强烈矿化蚀变造成的岩石退磁所引起;(2)极化率异常显示铜矿体分布区为极化率高值区,该区域可能为石英—绢云母化带外侧,具强黄铁矿化,是由黄铁矿引起的。钼矿体分布区为低值区,可能为石英—绢云母—弱黄铁矿化引起;(3)土壤化学异常元素及矿体具有分带性,由西到东、由深部到地表,元素分布由高温到低温,表明成矿热液来源于矿区西部和深部。

因此,推测136勘探线与534高地之间及其深部是成矿岩体的赋存部位。

7 结论

(1)460高地钼铜多金属矿床具有典型斑岩矿床特征,下步找矿工作应以斑岩型矿床成矿理论为指导;

(2)已发现的铜矿体处于石英—绢云母化—强黄铁矿化带内,钼矿体处于石英—绢云母化—弱黄铁矿化附近;

(3)推测成矿斑岩体位于136勘探线与矿区外侧534高地之间及其深部,发育于斑岩体顶部及边部的石英—绢云母化带和钾化带是找矿的最有利部位。

猜你喜欢
钼矿斑岩高值
专利名称:一种钼矿和钨矿的联合冶炼工艺
养殖废弃物快速发酵及高值转化土壤修复生物肥料关键技术
玉龙-芒康一带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
南京地区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与医保支付研究
麻文化发展与高值利用前景展望
浅析涞源县大黄峪钼矿成矿远景
玲珑金矿田煌斑岩与矿脉关系的探索及应用
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与高值化利用技术发展展望
东天山赤湖地区原生晕异常结构特征对寻找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指示意义
辽宁调兵山西调斑岩型钼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