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研究生汉语学术论文写作需求及能力调查*

2020-11-25 02:21高增霞
关键词:学术论文留学生汉语

高增霞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北京 100872)

一、写作缘起

论文或者说毕业论文写作是研究生证明自己专业水平的最终途径,留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如何在短短两年或三年时间帮助留学生研究生提高汉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最终用汉语写出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是培养单位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新时代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的新课题。(1)高增霞,刘福英.论学术汉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6,(2).

学术汉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综合性工程,不是通过几次讲座就能完成,也不能完全推给指导教师,希望通过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就可以完成。高校及对外汉语教学者需要对是否需要进行专门的学术汉语教学有明确的认识,而且在什么时候教、教什么方面进行关注且有清晰的规划。但是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还主要侧重于普通汉语的教学上,对学术汉语的的关注还不够,教什么、怎么教的基本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有些高校已经开始相应的课程设置,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于学术汉语论文写作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完善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可以说,来华留学生研究生一踏进高校就身处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汉语环境,他们在高校学习时面临的问题能为各高校开展学术汉语教学、制定学术汉语教学大纲提供参考。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为留学生研究生在第一个学期专门设立了“汉语写作”基础课,以帮助留学生尽快熟悉汉语论文写作规范,培养留学生运用汉语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笔者2016年以来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每年的入学之初对参加该课程的在华留学生研究生入学后的语言能力和学习困难进行问卷调查,课程结束时对他们的学术汉语写作水平进行检测。本文的写作就是建立在2016~2018年的这些调查及检测数据上的。希望通过这些数据和观察,探讨如何培养留学生研究生的汉语学术写作能力的问题,为学术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二、留学生研究生汉语学术写作相关情况调查

为了有针对性地对留学生研究生进行学术论文写作训练,我们从2016年到2018年对刚入学的留学生研究生的学术写作需求、认知及能力进行了调查。根据问卷回收情况的有效性,对调查结果进行筛选整理如下。

(一)入学时汉语能力及学习压力(面临困难)调查

在学期开始,针对刚刚入学的留学生研究生,我们调查了以下问题:

(1)留学生研究生对自己的汉语语言能力评价如何?

(2)在中国高校的学习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或学习压力是什么?

(3)在研究生阶段对汉语学习的目的如何认识?

调查数据主要来自2016年秋季《汉语写作》课学生,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本问卷共有5个问题,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 个人简况(国籍、在读硕士还是博士、汉语水平证书、论文写作经历)、汉语水平自我评估(单选题)、对自己的水平不满意的原因(选做,多选题)、学习困难或压力(多选题)、对汉语学习目标的期待(多选题)等。问卷利用第一次课的课堂时间完成,共收回有效答卷51份。学生基本情况为:新HSK5级及以上,分别来自中国台湾、韩国、日本、蒙古、越南、泰国、缅甸、法国、德国、波兰、阿拉伯、印度、印尼、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西班牙、土耳其。硕士研究生37人,博士研究生14人。在入学前曾经有过论文写作(母语或外语写作)经历的有23人(博士6人,硕士17人),没有写过论文的有28人(博士8人,硕士20人)。

1.语言能力自我评估(+表示写过论文,-表示没写过)

第一道题请学生对自己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进行自我评估,选项分为A(非常好)、B(好)、C(一般)、D(差)、E(很差)5个档次,调查结果如下表1:

表1 入学时留学生研究生语言能力自我评估

调查显示,大部分留学生对自己的汉语水平有比较客观的评价:不认为自己的汉语水平非常好,但是也不认为自己的汉语很差。大部分留学生研究生对自己的听读说的能力比较自信,认为自己水平“好”。但是对写作能力却普遍评价较低。我们看到,在51名留学生中,共有17名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比较差或很差,这个数字远远高于其他几项。尤其是没有写过论文的学生有将近一半(11/28)不满意自己的写作水平。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硕士研究生的自我评价总体上比博士研究生的自我评价要好。

对于自我感觉汉语水平不理想的原因,选择回答该题的人中有22人认为是由于没有高一级的汉语课堂。换句话说,他们认为如果有更高水平的汉语课堂,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汉语水平。

2.面临困难(学习压力)

为了了解留学生研究生入学时面临的困难,我们设计了一道多选题,选出自己认为感到有压力对自己来说很困难的事情,学生作答情况如下表2:

表2 入学时留学生研究生面临的压力和困难

从调查结果来看,写论文是留学生入学时的主要压力来源,尤其对博士研究生而言,一些高校要求博士研究生在进入毕业论文答辩前需要完成至少一篇论文发表工作,有的学校对留学生也有同样的要求,这样势必会给留学生造成更大的学习压力。另一个学习压力来源于专业术语。同普通汉语不同,学术汉语的特征之一是专业性,无论是阅读还是听讲过程中,出现的大量而密集的专业术语对留学生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造成A、B、D、G4个选项上的困难。不过这种困难毕竟是词汇方面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很快过去,所以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到:写过论文的同学在感觉的压力困难方面几乎各方面的数据都要比没写过论文的要低;但是E、F的困难却不是很容易就能解决的,所以即使写过论文的学生对专业学习还是感觉各方面都存在压力。

调查中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写过论文的同学对文献搜索与阅读的担忧更多些,而没有写过论文的同学对文献阅读所造成的困难显然没有足够重视。

3.在研究生阶段学习汉语的目的

为了了解留学生研究生对学习汉语的态度,我们设计了这道多选题,请他们谈谈对在研究生阶段为什么还要学汉语的理解。结果如下表3:

表3 留学生研究生学习汉语的目的

从调查结果看,留学生对研究生阶段学习汉语目的的认识非常一致,都认为最重要的是写论文。众所周知,初级阶段常见的汉语学习动机,常常是了解中国文化,而这一动机在研究生阶段普遍被边缘化,大家更关心的是用汉语写论文、阅读专业文献、进行学术交流。

4.希望获得的帮助

据表4显示,留学生急于想学习的内容是有关汉语论文写作的规范及汉语论文的表达方式,对研究方法的需求也很迫切。

表4 留学生研究生学习汉语的目的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写过论文的同学对文献比较重视,但是没有写过论文的同学对文献很不重视。这个现象与表2所表现出来的现象相似。

(二)学期结束时汉语学术写作能力调查

在学期结束时,为了观察学术汉语教学对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培养方面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一次对比研究:通过收集上过课的留学生研究生(培训组)和没有上过课(有些学院允许学生选择免修不免考)的留学生研究生(对照组)期末考试答题情况,分析专门的汉语学术写作课堂对留学生研究生汉语学术写作能力的影响。研究对象为《汉语写作》课程2016~2018年的一年级留学生研究生。测试内容为:学术写作技能。具体划分为:撰写题目、正文、参考文献、摘要、关键词、引用、语体等7个项目。除此之外,标点的使用也是学术写作中的大问题,在此不计。

调查统计方法:对照组是学期中选择免修不免考的学生,培训组是参与了学期教学活动的学生。这些学生都会参加期末考试,按照答题情况依次统计与学术写作有关的项目情况。

1.调查设计及结果

2016年秋季学期的期末测试题及测试情况如下表5:

表5 2016级留学生研究生学术写作能力测试结果

阅读所给的两篇文章,完成以下任务:

一是分别为两篇文章写出摘要(300字以内)和关键词(3—5个)。

二是参考所阅读文章的内容,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看法。

要求:(1)文章包括题目、正文、参考文献。(2)有引用,且格式正确。(3)不低于800字。

2017级测试题(见表6):

表6 2017级留学生研究生学术写作能力测试结果

文章1和文章2都对楼盘命名进行了调查研究,但是文章1是一篇公众号推送文章,读者是普通群众,所以其文体、风格都不属于学术论文。请你以文章1所提供的材料、数据和观点,参考文章2,将文章1改写成一篇完整、规范的学术论文。

要求:1.内容有: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2.有引用,且格式正确。3.字数不限。

2018年测试题(见表7):

表7 2018级留学生研究生学术写作能力测试结果

一、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1.在文章空白处选择合适的句子填空。2.这篇文章的开头结尾分别引用了老舍《出口成章》的句子,请根据给出的信息写出本文的参考文献。3.请在空白处用随文注的形式补充引文出处。

二、下面是一次社会调查的有关材料,请根据这些材料写一篇小论文,内容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要求:格式规范、结构完整、层次清晰、数据分析合理、观点明确、语言通顺。字数不限。

2.调查结论

整体上来看,参与课程学习的同学在撰写论文标题、参考文献、引用、摘要方面的能力明显优于没有参与课程学习的同学。相比较而言,对照组的学生在整体的汉语水平上要优于培训组。由于学生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愿选择免修不免考,因此对自己的汉语写作水平比较自信,尤其是华裔,或者是曾经写作过毕业论文的学生,普遍选择免修不免考,但是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他们在学术汉语写作方面明显要差于参加过课程学习的学生。

出现问题最多的是参考文献和引用,其次是摘要(包括关键词)。问题最少的是正文的结构。也就是说,对于一篇学术论文,其中的内容模块,大部分学生比较熟悉,也能运用得当。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在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和作业完成过程中,都需要大量阅读本专业领域的论文,对论文的结构、特点比较熟悉;另一方面,学术论文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议论文,而议论文的写作,在留学生汉语本科学习期间大多受到过训练,因此对论文的结构组成并不陌生。

但是,像参考文献、引用、摘要、关键词等体现学术论文特点的部分,对于没有受到专项技能训练的学生,是难点,尽管他们对这些板块并不陌生,甚至受到过训练(用汉语写过论文或者经过一学期的训练),但是落实到自己的写作上,仍然会出现各种不符合学术规范的现象。除了标点问题外,主要表现为:

第一,位置问题。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引用在什么地方写,哪里需要写。

第二,格式问题。尤其是参考文献,汉语的写作规范和外语的写作规范有区别,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要求不一样,有些学生写过论文,但是没有及时关注到最新的规范要求。

第三,对板块的功能理解不够。在摘要写作上,很多学生将摘要写成了引言或提纲。这些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学生只注意到摘要出现在正文前面,但是没有理解摘要的功能与引言是完全不同的。除了摘要写作,在引用方面学生出现的问题也非常明显。一方面表现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引用;另一方面表现为引用的使用不当。后者表现为有些学生为引用而引用,完全不顾上下文的需要而随便在文章中使用引用。相应的一个现象是论文中缺乏综述部分或者对已有文献的综述不恰当,其本质也是对引用的功能缺乏认识。

以上这些方面,对照组和培训组相比较,培训组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这些方面,即使汉语水平不够好的学生,经过训练之后也会明显有所改进。

三、启示和建议:学术汉语写作能力及培养

调查说明,对于留学生研究生,对汉语论文写作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也是留学生活中的主要压力所在;而即使有过论文写作经历的学生,在进行汉语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学术规范不明确、学术写作技能有待提升的问题。因此,在留学生研究生入学之初就加强汉语学术论文的训练,提升留学生的汉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对于对外汉语教学而言,如何加强汉语学术写作能力的训练呢?我们认为,首先要明确汉语教学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然后才能通过有效途径进行高效训练。

(一) 学术汉语论文写作能力的内容

关于学术汉语论文写作能力,目前学界还没有文章明确提出并进行界定,但是英语教学界在这方面有比较多的文献,值得借鉴。

对于学术英语写作能力,郭强认为是语言能力、社会语言和文化对比能力、交流策略使用能力和篇章构建能力的综合体现。(2)郭强.论非英语专业博士生英语学术写作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熊淑慧、邹为诚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培养:学术论文的语篇规则;学术语言;科学思维。(3)熊淑慧,邹为诚.什么是学术英语? 如何教?——一项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英语”的课堂试验研究[J].中国外语,2012,(2).语篇规则能力指的是使用学术论文国际最通用的篇章结构,即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及其变体的能力;学术语言能力指的是把握英语学术论文的语言风格;科学思维能力指的是具有科学思维与推理能力,即能够明确研究问题,确定研究方法、综述文献等。齐彬(4)齐彬.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构成与培养[J].未来与发展,2014,(4).指出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即指通过利用从事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所必需的知识体系与技能系统,写作者将自己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或独创性学术见解用英语文字呈现出来的能力,由7种子能力构成:学术思维能力、理论能力、应用能力、工具能力、文献能力、专业能力和话语能力,其中应用能力起核心作用。

以上研究成果,尽管有分类多寡的不同,但是所关注的核心内容,不外乎学术能力和语言能力两个层面。学术能力包括写作者的科研能力、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专业现象的见识,语言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要写出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必须同时具备学术能力和语言能力,二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但是,学术能力属于专业领域及个人专业素养方面的能力,虽然在外语课上也可以得到提高和发展,但是不应该属于外语教学的教学目标,也不是外语课一门语言课程所能负担得了的。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仍然应该是语言能力,是对学生进行学术语言学术篇章方面的知识讲授和技能训练。因此,我们认为,在外语教学中的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目标,应该主要集中于语言能力的训练,而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学生个人科研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根据英语学术写作能力的有关研究成果,以及我们上述的调查及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汉语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即在撰写汉语学术论文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能力,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中的教学对象,其性质仍然属于语言技能教学,即写作技能的训练教学,主要表现为:学术论文体裁意识;学术篇章能力;文献引用能力及遵循学术规范的能力。

体裁意识(语体)、篇章能力是与普通汉语写作教学相同的训练内容,不同之处是需要加强具有学术论文特点的体裁意识和篇章能力,这方面的具体内容我们将另文说明。遵循学术规范,是学术论文必须要在格式上符合有关学术论文的规定,这是学术论文作为一种“制式”篇章的体现,毋需多谈。值得说明的是文献引用能力,这是学术写作中显著区别于普通写作的能力。文献引用是学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特征之一。(5)Huang,J.Publishing and Learning Writing for Publication inEnglish:Perspectives of NNES Ph D Students in Science[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10 ,(1) ;Hyland,K.Disciplinary Discourses: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M].Harlow,UK: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0;Petric'B.Legitimate textual borrowing:Direct quotation in L2 student writing[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12,(2) .学术写作与通用写作的显著区别在于需要使用外在知识资源,如文献材料。(6)Paltridge,B.& Sue Stareld.(Eds).The Handbook of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West Susset,UK:Wiley Blackwell.2013.在学术写作过程中文献引用能够帮助写作者进行研究的定位、确立研究问题、支持研究结果、増强论证的效果和力度、避免抄袭等。学术论文写作其实就是对各种观点的求证、关联、比较、应用等。(7)王俊菊,杨凯,孙田丰.英语研究生学术写作的文献引用特征研究[J].外语界,2017,(5).而这种语言能力的掌握,是写出规范的汉语学术论文的前提和保证。

从我们的调查和教学实践中也可以看出,留学生研究生对于汉语论文写作的焦虑主要来源于不熟悉学术论文写作的套路,不知道如何使用参考文献,不能够恰当地进行文献引用。因此,在教学当中,应该将文献引用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 提高汉硕留学生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途径

学术写作能力绝不会从通用写作能力自动转化而来。(8)吕长竑,李京肽,周军,等.美国高校学术写作课程体系调查研究[J].外语界,2016,(4).学术写作能力需要培训,一方面,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训练才能将通用写作能力转化为学术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学术写作训练需要通用写作能力的支撑,通用写作能力对学术写作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影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种训练的主要战场是学术汉语写作课。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也说明,开设专门的学术汉语写作课,对于留学生研究生的学术写作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学术汉语写作课上,我们提倡注重过程的教学方法。学术汉语教学本质上是写作技能训练课程,不能靠知识的传授就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学生的写作实践必须占主体,通过具体大量的写作实践及及时的教师反馈和修改,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写作课程要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集于一体。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的学术写作意识、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强调过程写作,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学会写作。这些能力的形成必须依靠具体的大量的写作实践,通过阅读、调查、推理、质疑、提出观点使学生在过程中学会研究。

学术能力培养的关键不在于学科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和学术技能。否则即使使用学科材料,如果训练内容仍然只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本质上仍然是通用教学而不是学术教学。因此,学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工程,不仅需要写作课,还需要其他课程共同作用。

猜你喜欢
学术论文留学生汉语
本期主要学术论文英文题目及摘要
学术论文征集启示
学汉语
学术论文征集启事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追剧宅女教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