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主要任务

2020-11-25 02:43叶金龙
国际商务财会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双循环

叶金龙

【摘要】在国际贸易格局发生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形势下,国家提出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应变战略。作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桥头堡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应与时俱进、主动作为、实现创新、引领各地。文章通过分析自贸区自身定位和特殊条件,结合国家战略和发展方向,从参与国际优质资源分配、打造高端制造业、发展服务贸易、优秀人才引进及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等方面提出系列建议,供自贸区在实际工作中参考。

【关键词】自贸区发展;双循环经济;政策实施

【中图分类号】F752.8

自2013年国家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来,国内成立了十八个自贸区(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与传统保税区、保税港以及各类经济开发区不同,自贸区具有新的定位和功能,突出了投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特征,进一步对标全球先进自贸区和自贸港政策制度和方法措施,强调国际通行规则,打造特殊功能,并能将制度创新、职能转变等成功案例复制推广到国内其他地区。但是,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经济体纷纷与有关国际经济贸易组织脱钩,重新构建双边和多边经贸关系,着力打压我国贸易增长和技术进步,以及2019年底以来突发的全球性新冠疫情肺炎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的战略思路。作为国家对外开放前沿的自贸区,必须紧跟国家战略,调整工作思路,在畅通国民经济,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进行新探索,实现新突破,做出新贡献。

总体指导思想上,要充分依托更为开放的自由贸易条件,发挥自贸区在投资、贸易、金融、运输、数字和人才等自由流动优势和特殊税制安排条件和风险监控经验,打造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循环的枢纽,构建吸收全球先进生产要素的平台,形成和维护完整产业链和高端价值链,赋能国内产业发展,并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凭借投资自由和金融自由等优势条件,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活动,优化配置国际国内两种经济资源,打造特殊经济功能

国内企业曾经大力并购欧美先进制造业企业,以弥补自身的短板。如上海汽车收购英国罗浮汽车全部制造技术、东山精密收购伟创力旗下超毅公司、巨星科技收购瑞士储存设备Lista、诺力并购基金收购法国智能装备savoye等,都是在当时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实现的。而自贸区企业在对外投资、融资、结算、外汇账户、税收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条件。例如鼓励境内投资者配置境外资产,并购或入股国际优质科技企业,进行技术贸易和技术转让;并购或入股科技类基金,或成立自有的科技类基金,掌控相关科技研发机构或生产企业;并购或入股供应链头部企业或核心环节;开展新型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通过贸易组合引入科技企业和销售渠道。使自贸区(港)成为统筹发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重要枢纽。

二、发挥自贸区的产业政策优势,突破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瓶颈,做大做强国家需要的高端制造业

自贸区应站在国家战略高度,目光向外,依托自身优势,为国内产业发展做出特殊贡献。切不可虹吸国内资源,挤占国内市场空间,把自贸区变成经济开发区。要聚焦国家亟需发展的领域,例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突破国际围堵垄断,打出一片新天地。为此国家和各省市给予自贸区大量特殊支持政策。对重大科技攻关、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进口替代等给予关税减免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支持建设各类实验室、工程中心、运用场景。在执行原产地政策上,要把重点放在引进重点领域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关键零部件上,吸收消化先进加工工艺和管理经验,通过区内集成,提高企业总体生产技术水平,逐步形成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并为完善国内产业链提供帮助。

三、依托自贸区服务业开放等制度和措施,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

数据表明,过去几十年全球服务贸易增长速度高于货物贸易和GDP增长速度,在全球贸易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我国则是世界第一大服务贸易逆差国,2019年逆差达到15 000多亿元。在结构上知识产权使用费成为第二大逆差项目,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比例很低,大量高附加值收益被他国获取。

我们认为,发展服务贸易是自贸区的重大任务,服务贸易额是衡量自贸区优劣的关键指标。国家专门设立以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北京自贸区,突出服务业开放和数字经济发展,希望在全国起到服务贸易发展的引领作用。甚至有专家指出自贸区可以不搞制造业,而以服务业为主。例如香港、迪拜、巴拿马等,服务业占GDP较大比重。目前各自贸区除了海南和上海临港面积较大外,均在120平方公里内,留给制造业的空间很小,而给予服务业的空间无限。例如我国在数据服务贸易领域就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北京国际服务贸易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我们要把服务贸易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借助各地自贸区独具的海港、空港、数字港、陆上口岸等条件,用好船籍港、航权等政策和海事商务仲裁等条件,发挥区内运输自由制度优势和跨境数据自由流动端口通道条件,率先进行跨境数字安全有序流动试行,引进国外各类服务贸易商,让在外中资经贸机构回流自贸区,集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数据增值服务、交通运输、建筑和其他工程、電信及电信增值、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旅游健康等服务业。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区内企业加快创新,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增加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在开展离岸贸易,海外并购等活动中,优先采购区内和国内服务贸易商提供的服务。

四、利用人才自由流动,数字便捷连通等开放政策,助力“大循环”

人才流动带来知识流动,科技创新以及知识汇聚形成的聚集爆发效应,科创团队和科技领军人物层出不穷,形成新的科技学科门类和部门,占据科技竞争的制高点,是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最为重要的元素。而自贸区具有最好的国际人才流动政策和人才发展环境,是实现人才在国内外自由流动的最好平台。例如:各地自贸区有关人才引进和交流,内外数字连通措施(海南自贸港优先建立根服务器镜象节点和域名系统),有利吸引国外科学家过来研究研修,建立专门实验室,或与各方机构合作研究(上海临港新片区正在建设顶级科学家社区)。有关机构和企业可利用自贸区境内关外政策,建立离岸孵化基地、离岸创新基地,大力培育科技苗圃、孵化器和加速器,扶持科技企业发展壮大(如上海临港新片区的离岸孵化器与海外科技园,海南海口国际离岸创新基地)。吸引国外名牌理工类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来自贸区独立办学或合作办学,开设紧缺学科,为国内培养紧缺人才,并培育类似硅谷的创新创业氛围,使之成为中外人才协同创新的重要基地。

五、依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授权,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在参与国际经济治理方面做出成绩

目前,各国都在进行双边和多边经贸关系或协定谈判磋商,研究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政策方案,关心全面和先进的亚太经贸协定(TPTPP)等进展情况。我国在坚持经济全球化,实施更大力度的开放政策下,如何加快与世界各经济体和贸易组织的深度合作十分紧迫,如何深入各项谈判取得较大的发言权十分重要。而自贸区更应利用自身的特殊条件,主动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运行规则的引领或制定,具有特殊意义。当前可以做的就很多。例如,北京和上海技术交易所国际板实际运行,设立国际商事法院和海事法院,引进或建立各类国际仲裁机构,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国际油气和金属粮食等商品交易平台。建立各类商品交易指数,期货指数,航运指数。建立自贸区统计指标体系,各国自贸区评价体系。制定各类技术标准、商品标准、采购标准、排放标准,由专家提出海南自贸港可参与东盟多边经贸协定等,为国家参与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应对国际垄断和打压提供数据、案例、规则、措施和风险测试等有力依据,成为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试验田。

猜你喜欢
双循环
“双循环”格局下物流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双循环需要怎样的科技创新生态?
主动融入“双循环” 齐心唱好“双城记”全力打造“天府成都·品位锦江”
以双循环格局促产业链供应链升级
朱民:推动“双循环”互动发展,最根本的是持续改善营商环境
双循环泛品牌空调服务改造结构设计方法
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循环”培养模式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依托工会优势,践行“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脱硫改造方案研究
五年制建筑装饰专业“双循环”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