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康复治疗对小儿脑瘫膝过伸的疗效观察

2020-11-26 03:34陈雅恒余延云林阳罗碧清
医药前沿 2020年22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治疗师脑瘫

陈雅恒 余延云 林阳 罗碧清

(中山市人民医院 广东 中山 528400)

脑瘫膝过伸属于儿科中较严重的疾病,严重威胁患儿的生活及生长发育,甚至可能危及患儿生命健康,所以需要在确诊疾病后予以科学有效的治疗[1]。在对患儿的治疗上,常规康复治疗的方式虽说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治疗时间较长且疗效不显著,无法显著改善患儿的下肢病情,所以临床中积极探讨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2]。近年来,随着临床中对脑瘫膝过伸研究及治疗的进一步深入,在对疾病的治疗上就在常规采取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并实施个性化康复治疗方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43 例小儿脑瘫膝过伸的患儿为对象,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的相关诊断标准,无先天性血液或免疫疾病,患儿家属均知悉目的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实验组22 例,男性15 例,女性7 例;年龄2 ~8 岁,平均年龄(5.4±0.6)岁;病程1 ~4 年,平均(2.4±0.4)年。对照组21 例,男15 例,女6 例;年龄1~8年,平均(5.2±0.6)岁;病程1~4年,平均(2.2±0.4)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具体是予以肌电生物反馈与推拿治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主要是用SA9800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取患儿坐位,采取双通道刺激,两组电极片,一组置于患儿腘绳肌的肌腹上,另一组放于股四头肌肌腹处,设定刺激频率在60Hz,脉宽600μs,刺激时间3s,间隔1s,每次20min,1 次/d。推拿方法是采取汤氏推拿方式,主要是辅助患儿坐位,用五指推法循患儿三阳经的走行进行点按,到达颈项部位变为三指拿法,按揉颈项两侧与大椎两侧,之后单指按揉印堂、百会、太阳、凤池、大椎等穴位。对患儿四肢采取拿捏揉法,配合肢体前屈、后伸及外展等,充分刺激各肌群,1 次/d,0.5h/次。

实验组则结合患儿实际情况予以个性化康复治疗,具体如下:(1)康复评估。全方位检查患儿身体状况,依据检测结果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每天安排专门医护人员检查患儿康复情况,结合康复进程随时调整方案。(2)心理干预。每天安排治疗师同患儿进行交流沟通,让患儿以愉悦心态面对康复治疗,且同患儿家属进行交流沟通,讲述治疗过程相关注意事项,缓解家属担忧情绪。(3)对患儿进行肌电生物反馈及推拿治疗,方法同常规康复治疗一致。(4)饮食干预。指导患儿科学禁食,禁食上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物,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主要是通过蛋白质补充促进患儿记忆与思维能力的改善,且指导患儿进食高脂肪与高纤维食物,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及提高机体免疫力。(5)运动干预。①跟腱牵拉训练:取患儿仰卧或坐位,治疗师一手握住患儿脚踝,一手手心置于患儿脚跟,握住患儿脚跟使患儿脚心紧贴前臂,炎水平方向牵拉,每次牵拉时间2 ~3min。②肌力训练:辅助患儿坐位,进行伸膝训练,将毛巾卷置于膝关节下方,让膝关节离床或者同地面保持一定距离,之后嘱咐患儿习管家下压,绷起大腿持续6 ~10s 放松。③控制能力训练。治疗时面对患儿,患儿双手置于治疗师肩膀,治疗师双手置于患儿膝关节外侧面,控制患儿膝关节活动,使患儿处在直立位并缓慢下蹲,之后缓慢立起。此外可借助固定自行车训练,治疗师协助患儿进行反向蹬车训练使小儿关节控制能力提高。

两组均干预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依据治疗后肌力大小及自理能力评估疗效。显效:肌力达到Ⅲ级并恢复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有效;肌力达到Ⅱ级且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无效:未达有效的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仰卧位与站立位膝过伸角度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1.0 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疗效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膝过伸角度

较治疗前比较,经治疗后两组仰卧位与站立为膝过伸角度均显著降低,实验组治疗后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不同角度膝过伸角度变化比较(±s,度)

表2 治疗前后两组不同角度膝过伸角度变化比较(±s,度)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n 仰卧位 站立位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 22 15.71±2.45 9.75±1.75* 16.23±3.21 10.24±2.26*对照组 21 14.66±2.41 11.41±2.01* 16.21±3.18 13.41±2.71*t - 1.416 2.892 0.021 4.173 P - 0.164 0.006 0.984 0.000

3.讨论

脑瘫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机体运动残疾,患儿的症状主要以运动障碍表现为主,患儿常伴膝过伸这一典型的异常姿势[3]。脑瘫膝过伸主要指的是膝反张或者膝反屈畸形,站立位膝过伸角度明显,长期膝过伸会因膝关节周围肌力不足使得膝关节逐渐失去伸直的能力,这造成患儿前倾异常步态,影响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对患儿需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

对小儿脑瘫膝过伸,临床中多是采取康复训练进行矫正,而因为疾病病因比较复杂,在国内外尚未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在国内针对疾病的治疗上,主要采取肌电生物反馈及推拿治疗的方式,采取这一治疗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儿的病情,但是部分患儿存在干预后症状变化不显著的情况,这对患儿生长发育不利,因此需要探讨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在本次研究中,针对小儿脑瘫膝过伸,采取个性化康复治疗,结果显示较常规康复治疗的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仰卧位、站立位不同状态下的膝过伸角度也是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这提示个性化康复治疗对患儿的治疗效果满意。该结果同尚红熠[4]的研究结果一致。个性化康复治疗核心在于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并且实施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治疗内容涵盖心理、针灸按摩治疗、饮食干预及运动干预等,其中心理干预通过医护人员予以患儿心理方案的安慰及鼓励,让患儿可以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这样有助于患儿的康复;针灸按摩治疗是常规康复治疗的主要措施,有助于改善患儿肌力及纠正膝过伸;饮食干预上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提供优质蛋白食物有助于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让患儿能够耐受长期的综合治疗;运动干预上通过进行牵拉、肌力及控制能力等的训练,协助患儿膝过伸的改善,让患儿得以尽早的康复[5-6]。

综上所述,针对小儿脑瘫膝过伸这一儿科常见的疾病,临床中采取个性化康复治疗方式,可取得满意的干预效果,促进患儿症状的改善,同时显著改善患儿仰卧位与站立位膝过伸角度,让患儿能够尽快恢复正常到正常的生活及生长发育进程,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治疗师脑瘫
更正启事
基于生物反馈的非遗表演沉浸式体验与交互研究
2020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开始招生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瘫患儿采用康复护理进行早期干预效果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通过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教学评审
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第8期课程班即将开始
精神分析心理学反移情概念的发展及应用
补中益气汤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40例
二十一个学生娃与脑瘫姐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