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2020-11-26 03:34陈红
医药前沿 2020年22期
关键词:呼吸科预案风险管理

陈红

(荆门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 湖北 荆门 448000)

呼吸科是临床重要科室之一,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降,导致了呼吸方面的发病概率明显上升[1]。本次研究主要对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评价,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8 年4 月—2019 年11 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00例呼吸科危急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的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奇数对应实验组,偶数对应常规组,每组各150例。其中常规组男女比例为79/71,平均(56.26±4.57)岁。实验组男女比例为83/67,平均(56.49±4.43)岁。两组患者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诊断患者病情符合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存在沟通障碍或认知障碍的精神疾病患者。

1.3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内容包括健康知识普及,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病情评估、饮食指导等一系列基础护理措施。

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对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内容包括:(1)风险管理小组成立,小组成员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由科室护士长进行管理,对每位小组成员的职责进行严格划分,以座谈会的方式交流谈论护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案,对护理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总结,针对每种风险事件做好相应的风险预案,风险预案包括紧急抢救预案,设备、器械故障突发预案,突发死亡预案等多种预案;(2)风险管理知识培训与考核,对风险管理小组成员进行风险管理知识培训,以此提高医护人员对风险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包括实际操作以及理论知识,以此来巩固医护人员的护理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3)完善风险管理制度,设立专项人员对风险管理的实施流程进行跟踪反馈,每月给出相应的跟踪反馈报告,持续督促风险管理制度不断进步完善,完善内容包括为每位患者制定专人的病历资料档案,对患者的疾病类型、具体病情症状、开始治疗时间、护理实施计划、患者年龄、患者姓名、患者恢复情况、治疗结束时间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4)将风险预案贯彻落实,定期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风险预案进行针对性调整,评估结果以及方案调整内容均需做好相应记录,定期对护理质量水平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纳入绩效考核,督促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1.4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主要分为患者护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评估使用问卷为院内自制,单项满分值为100 分,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4.0 软件对护理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学处理,护理质量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验组与常规组护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

护理前实验组与常规组的病房管理、消毒隔离以及基础管理的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病房管理、消毒隔离以及基础管理的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常规组护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s,分)

表1 实验组与常规组护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s,分)

组别 n 病房管理 消毒隔离 基础管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实验组 150 74.18±1.41 90.64±1.38 76.73±1.28 91.53±1.62 75.28±1.60 93.37±1.46常规组 150 73.85±1.53 85.56±1.47 76.65±1.39 86.59±1.55 74.94±1.63 88.42±1.38 t-1.943 30.858 0.519 26.985 1.823 30.177 P->0.05 <0.001 >0.05 <0.001 >0.05 <0.001

3.讨论

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由于其病情类型的复杂性、病情发展的突发性以及病情的不稳定性,一直都是临床护理中的重难点问题[2-3]。

风险小组成立以小组的形式对医护人员进行管理,可以高效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分配,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人力资源利用率,并通过提前做好各类风险预案,可以有效对各类风险事件进行快速处理,避免事端扩大[4];风险管理培训能够帮助小组医护人员有效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降低护理过程中人为风险因素的影响,避免出现医疗纠纷事件;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则可以通过专人跟踪反馈的形式督促风险管理制度不断进步完善,从而有利于各项风险管理护理措施的实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并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5];风险预案的贯彻落实可以保证患者接受的护理服务质量,护理后实验组病房管理、消毒隔离以及基础管理的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切实说明护理风险管理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表现良好,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呼吸科预案风险管理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CBL教学模式在提高呼吸科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探索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风雨中逆行的抗“疫”巾帼战士——记呼吸科副主任张磊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PBL教学模式在八年制早期接触临床呼吸科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