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20-11-26 03:34唐德亮
医药前沿 2020年22期
关键词:医学科性肺炎呼吸机

唐德亮

(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安徽 六安 237000)

重症医学科可以称作为ICU,多数患者需要采用机械通气,主要是指采用呼吸机维持患者气道通畅,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和氧合,预防缺氧情况[1]。但是多数采用呼吸机患者容易发生不良情况,使患者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患者病情加重,而对于重症医学科患者实施一项有效的护理操作十分重要,不仅能保障患者机械通气安全性,还能预防不良情况。因此,本次选取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作为对象,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象为收治时间在2018 年度3 月—2020 年度3 月的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

纳入标准: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严重肺部疾病。

观察组30 例,其中男18 例、女12 例;年龄范围40 岁~79 岁内,患者平均年龄(61.21±1.27)岁。

对照组30 例,其中男19 例、女11 例;年龄范围41 岁~78 岁内,患者平均年龄(60.17±1.21)岁。

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由于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护理人员应加强对重症医学科病房的管理和巡查,对病房进行消毒通风,严格执行相关卫生制度,护理人员或者患者家属进入病房前,应穿戴好口罩与隔离服。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式。

(1)由于患者病情较为危重,一般患者是通过临床急诊室或者手术室直接转入ICU,同时由于ICU 病房具有一定特殊性,患者家属无法在旁进行陪护,多数患者易对环境产生恐惧心理,患者由于实施机械通气从而无法正常发音,常常表现出痛苦和沮丧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强化患者心理,重视每位患者心理变化,缓解患者心理问题[2]。

(2)对每位患者进行密切监视,观察呼吸机工作状态,设置相关参数,了解每位重症医学科患者呼吸机运转情况,同时需要做好每位患者管道护理,在患者翻身时应避免由于牵拉从而导致管道脱出,若患者伴有极度烦躁情况,护理人员应使用约束带约束患者上肢,了解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心律,并注意保持动作轻柔,全程采取无菌操作[3-4]。

(3)可以通过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交流,使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了解呼吸机治疗的各项知识,例如安全性、常见问题以及必要性,同时还需要告知患者使用呼吸机容易导致的并发症,若能积极配合护理操作,能预防并发症,从而消除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焦虑情绪,缓解抑郁状态,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操作的满意程度[5]。

1.3 观察指标

两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SaO2指标、PaCO2指标、Pa02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6.0 统计软件分析,对于患者研究中各项指标,计数资料卡方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

2.2 对比SaO2、PaCO2、Pa02 指标

观察组PaCO2(56.17±6.37)mmHg、SaO2(96.17±1.37)%、Pa02(90.37±5.12)mmHg 与对照组PaCO2(89.11±1.42)mmHg、SaO2(76.14±6.17)%、Pa02(71.26±8.27)mmHg 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SaO2 指标、PaCO2 指标、Pa02 指标比较(±s)

表2 SaO2 指标、PaCO2 指标、Pa02 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n) SaO2(%) PaCO2(mmHg) Pa02(mmHg)观察组 30 96.17±1.37 56.17±6.37 90.37±5.12对照组 30 89.11±1.42 76.14±6.17 71.26±8.27 t-12.1746 13.9493 14.9513 P-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机械通气治疗为保障重症医学科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措施,若在进行机械通气过程中护理不当,易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呼吸机应用在临床十分广泛,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多数患者应用机械通气后,会引起一些不适症状[6]。机械通气在临床较为常见,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容易导致患者生理功能受到损害,使人体发生并发症,从而使病情加重,而实施一项有效的措施,能保障机械通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7]。

而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取得显著效果,该项护理模式为一项综合、全面的护理方案[8],综合护理干预中通过强化每位患者基础护理,加强人工气道护理,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为患者提供护理措施,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9],预防患者发生并发症,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10]。通过适当抬高患者床头,能预防食物反流,做好口腔护理措施,能保障患者口腔清洁,避免口腔正常防御体系受到破坏。同时护理人员应了解ICU 呼吸机的性能与工作原理,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节,观察每位患者的情况,若呼吸机发生故障应及时进行处理,能保障患者在应用机械通气过程中的安全,利于患者早期恢复[11]。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相比,具有诸多优势,能改善重症医学科患者的症状,预防并发症发生,同时还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PaCO2(56.17±6.37)mmHg、SaO2(96.17±1.37)%、Pa02(90.37±5.12)mmHg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通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取得十分显著的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
医学科性肺炎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核医学科的放射防护及护理管理研究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简介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