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药物及辅助用药的药师干预效果观察

2020-11-26 03:34焦鲁青
医药前沿 2020年22期
关键词:不合理药师医师

焦鲁青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31)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加之环境污染因素,导致恶性肿瘤患者发生率逐渐上升。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也是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2]。目前临床上仅少数特异性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病变部位,常见的治疗方式仍以手术治疗、化疗、放疗为主。由于大部分抗肿瘤药物不具有选择性,因此很多患者在采用抗肿瘤药物以后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而且化疗用药不合理使用也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通常需要采取抗肿瘤辅助药物以降低化疗药物对患者的伤害[3]。但是目前临床上缺乏抗肿瘤辅助药物使用标准,很多医师主要是通过自身经验对患者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式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经济压力,还会影响治疗效果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因此合理使用抗肿瘤及其辅助药物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而言非常重要。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强化合理用药落实情况,卫生部颁布《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工作方案》,旨在建立临床药师制度促进合理用药。本院在2019 年提出临床药师干预,通过制定合理的抗肿瘤药物使用方案,且持续性改进相关管理措施,以不断的提升抗肿瘤药物和辅助药物临床应用价值,以下是具体报道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8 年1 月—12 月期间,对本院抗肿瘤药物及其辅助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从中抽选50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在2019 年1 月—12 月期间开展临床药师干预,对该期间收治的500 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对所有病历资料抗肿瘤药物及辅助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点评,点评内容包括:遴选药物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等情况。

1.2 方法

在2018 年期间并未开展临床药师干预,2019 年临床药师干预方法:①临床药师参与肿瘤科日常查房工作,协助医师制定化疗方案。②根据《抗肿瘤药物及其辅助药物使用规范》[4]、《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关指南,将相关工作内容传至后台工作站,方便医师查阅。③制定《抗肿瘤药物及其辅助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方案,并落实到各个部门,由信息科设置权限管理,并由相应级别的医师开具使用方法。④临床药师开展前瞻性医嘱进行审核,在发现不合理用药问题以后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说明[5]。⑤加强医师、药师临床合作配合度,组织医师、药师共同学习新型药物相关知识,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宣传和培训,定期出刊医院药学通讯,使得临床医师、药师能够全面掌握最新药物信息,了解抗肿瘤药物及其辅助药物最新动向;⑥每月定期将抗肿瘤药物处方专项点评结果通报至临床科室,并对不合理使用药物情况进行统一汇总,与医师进行沟通,对同一问题出现2 次的医师进行相应的处罚;⑦加强抗肿瘤及其辅助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向医护人员培训抗肿瘤药物及其辅助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干预前后抗肿瘤药物及抗肿瘤辅助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计算出各类不合理情况所占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2 年间药物使用不合理发生率对比

开展临床药师干预后2019 年间药物使用不合理发生率为11.80%(59/500),低于未干预前的38.60%(193/500),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见表1。

表1 对比2 年间药物使用不合理发生率

2.2 干预前后不合理用药类型分析对比

干预后,联合用药不适宜、溶媒使用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给药时机不适宜的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组间数据对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临床药师干预前后抗肿瘤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n(%)]

2.3 干预前后联合用药不适宜情况对比

在联合用药问题中,抗肿瘤药物及辅助药物最常见的不适宜属于免疫增强类药物联合使用问题,部分患者还存在2 种以上联合用药不适宜的情况,干预后免疫增强药物、止吐药物等情况发生明显降低,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对比干预前后联合用药不合理使用情况[n(%)]

3.讨论

药师的职责在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在推动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中具有重要地位。临床药师干预通过分析本院抗肿瘤药物及其辅助药物使用现状,制定并落实促进此类药物合理使用干预措施,通过制定规范化、有效性药物知识宣传、干预措施,加强临床用药知识宣传,让临床药师参与药物知识宣传与培训等事前干预措施,让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开展前瞻性医嘱审核干预措施,并展开处方点评、通报、奖惩等干预措施,积极降低抗肿瘤及其辅助药物不合理使用率。通过临床药师干预,对处方中、医嘱专项点评常见的联合用药不适宜问题进行分析、汇总、处理后,与相关医师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改进,降低相关情况发生。加强医师、药师之间的合作,同时对双方展开最新药物知识培训宣传,提高临床药师与医师合理用药意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用药,并及时调整用药不适宜情况,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6-7]。

经过分析,抗肿瘤药物及其辅助药物用药不合理主要包括:联合用药不适宜、溶媒使用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以及给药时机不适宜、用药疗程不适宜等。

本次结果可看出干预后抗肿瘤及其辅助药物不合理使用率大大降低,与干预前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肿瘤及其辅助药物不合理使用中, 联合用药不适宜情况占据比例最多,而联合药物使用中,免疫增强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率最高,在开展临床药师干预后,各项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均大大降低,差异显著(P<0.05)。

由上所述,开展临床药师干预促进抗肿瘤药物及其辅助药物合理使用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这是因为临床药师受到临床知识限制,对处方的点评存在一定影响,导致处方点评不够深入,使得干预措施尚且存在不足之处,仍需要不断持续性改进。除了充分利用大数据以及信息化管理模式,加强药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外,临床药师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学习、深造,利用更多、更加专业的知识为临床提供药学服务,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全面提升抗肿瘤药物用药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猜你喜欢
不合理药师医师
药师之歌
药师之歌
药师“归一”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我院2018年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