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前后我院产科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020-11-26 03:34王晓红
医药前沿 2020年22期
关键词:产科药学抗菌

王晓红

(宿迁市妇产医院药剂科 江苏 宿迁 223800)

医院在对于创伤性治疗过程中,均需要使用抗菌类药物,医生给药时也增加了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范围,以此减少临床感染的情况,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1]。根据创伤和外科手术的切口分类标准,剖宫产手术属于‖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需预防用药。近年来,针对抗菌药物滥用的问题不断增加,这也是医疗用药值得关注的重要话题。随着产科手术患者的增多,在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抗菌药物尤为关键,但对于预防性治疗如何避免药物的滥用,做到用药的规范性,依旧是一个难题[2]。本文从药学干预前后我院产科药物使用情况予以分析,详细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9 年1 月起对我院产科予以药学干预,采用随机的原则抽取105 例剖宫产患者病历资料,设为干预后组。再选择2019 年1 月前剖宫产患者105 例病历资料,设为干预前组。干预前组,年龄从23 ~46 岁,平均年龄(27.69±2.98)岁。干预后组,年龄从22 ~45 岁,平均年龄(26.84±2.81)岁。所有病例术前都有手术适应证,切口都为‖类切口手术。术后无并发症,无感染。所有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参加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药学干预措施(1)参照2015 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3]和卫生部《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4],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管理办法。(2)院内建立抗菌药物监督管理小组,由主管院长负责,药事管理委员会提供技术支持,医教科、药剂科、感染科、护理部、产科、检验科等共同参与,药剂科负责具体事务。监督管理小组定期对产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督查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处理,且据相应的褒奖制度,对不合理用药予以处罚。(3)强化用药政策和相关的知识宣教,定期举办抗菌药物使用知识的讲座,强调应按国家和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合理用药。药师下临床,对临床医生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讲解,充分讲解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应优点,着重强调过度用药的危害性,增强医师对药物的认知能力,并对其考核且与绩效挂钩。(4)药师积极主动参与查房,参与药物治疗方案讨论,对其合理性进行干预,指导临床用药。经常到临床督查药物使用情况,定期对处方及医嘱进行点评分析,发现不合理用药现象及时与医师沟通并给出合理建议。确保用药的安全性。积极主动收集、整理临床用药有关的讯息,及时通报。并积极开展药物咨询工作,鼓励产科的医生多咨询,药师耐心详细解答相关的疑问。(5)规范开展围手术期各类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严格控制术前预防用药,制定我院剖宫产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确定术前预防用药时机、疗程、联合用药及选药品种等标准。尤其对于部分限制性药品及特殊使用级的药物应严格控制使用并严把审批关。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药学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分别有抗菌药物的选择、用药时机、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等。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从结果看,干预后预防用药的种类选择更合理,用药时机、疗程及联合用药百分率显著优于干预前,给药时间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3.讨论

随着临床剖宫产发生率的增加,抗菌药物的预防性用药便尤为关键。报道指出,给药方法、药物种类和相关联合用药的措施是抗菌药物使用的关键,而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也影响了手术治疗的最终效果,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使得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患者感染发生率不断增加,使得其医药费用升高,也给患者也带来了痛苦。产科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是常见的现象,产科患者也出现诸多病原体耐药的情况。因此,规范产科用药至关重要。现代医学管理中,对于药学的管理尤为关键,规范性用药不仅能够提升疗效,还能降低不必要的医疗纠纷[5]。药学干预是以现代药物管理理念为核心,作为药品临床应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给予科学有效的药学干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药师通过直接参与临床用药、监督药物使用情况,有利于降低不合理用药率,提高药物有效性、安全性。本次调查中,药师参与临床给予药学干预,有助于协助临床医师给出合理用药方案,还能弥补临床医师在药物药效学、药动学方面的知识欠缺,杜绝使用误区,避免不合理用药现象产生。本次调查发现,不合理用药主要有:用药种类选择不当、用药时机、疗程及联合用药不妥等。抗菌药物使用种类选择存在品种选用级别高,无指征联合用药。剖宫产手术切口以G+球菌为主,深部G-杆菌及厌氧菌等,应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为预防用药。若存在感染高危因素时,选一代或二代头孢加甲硝唑或单用头孢西丁。对β-内酰胺类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或氨曲南。药学干预前多用三代头孢如头孢他定、头孢曲松等、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为预防用药,违背了合理用药原则。需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药物预防性用于剖宫产手术。实施药学干预后用药种类选择合格率为96.15%明显高于干预前82.81%,联合用药率明显低于干预前;还存在长疗程用药、用药时机不妥等问题。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包括手术过程和术后4h,或失血>1500ml 补充一个剂量。应短程用药,如有感染高危因素,可延长至术后48h。用药时机在钳夹脐带后立即用。药学干预前用药时机、疗程合格率为61.90%和58.10%与干预后89.52%和96.19%相比合理性明显低。本文结果显示药学干预可显著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延缓细菌耐药,降低医药费用,节约卫生资源。

综上所述,针对产科药物使用予以药学干预,能够提升药物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合理性。应常态化实施药学干预。

猜你喜欢
产科药学抗菌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