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财务管理问题的分析

2020-11-27 00:46李俊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11期
关键词:融资资金部门

李俊

(珠海至和健康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广东 珠海 519000)

企业从外界融入资金的能力就是对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高度概括,该项能力体现了企业同外界资金融通运转水平的高低。企业在融资决策前不仅要有财务融资目标规划,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预测企业资金的需求量,采用与企业相匹配的融资渠道和方式进行融资,并对其科学、合理使用,以实现财务利润的最大化。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融资中的重要性

(一)使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出现根本性的变革

随着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的高速进步,企业经营业态百花齐放,经营模式、方法也是推陈出新。财务管理的本质是理财,其出发点和归宿是获利。我国企业从计划经济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将企业基本重心点转移,原来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主,转为以资本经营为主,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力,才能与国际大公司相抗衡。而这种经营重心的改变必然致使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出现根本性的变革,即现代型企业是以实现财务利润的最大化、财务资源配置最优化为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这就凸显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及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处于主导性的位置。

(二)在融资中处于关键位置

在我国进入市场经济的情况下,企业经营的终极追求目标是企业利润最大化,要想最大化实现企业资本增值,必然要优化企业的财务配置。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企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市场经济的影响,已逐步形成共识,即现代企业的发展壮大要以管理为中心,而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开拓新的经营项目,对新产品进行研发,都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那么融资就成了每个企业管理决策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财务管理在企业融资过程中,可以使企业管理层根据资金需求做出合理安排;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控制企业融资风险。如何在企业融资过程中把财务管理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应是每个管理者关注的重点。

二、融资过程中的财务管理问题

(一)融资决策缺乏独立性

企业融资首先由企业决策者发出融资指令,然后由企业投资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共同制定融资方案,融资方案会包括融资的规模、融资的渠道、时间节点等内容,两个部门细化融资方案各项节点并进行商讨以及测算。但在融资方案制定的过程中,企业其他部门为了自身利益会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对融资方案施加影响。此外,在企业融资过程中财务部没有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本该由其负责的工作由于职责混乱不明而疏于管控,再者融资决策中设立的审核流程、环节也不完善,审核过程流于形式,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资风险。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管理层的主观决策也会影响融资方案的确定,由此企业各方因素的制衡导致财务管理部门在融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二)融资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

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有众多的融资方案,企业应从中选取最优的融资方案。但在当前的经济形式下,企业融资人员的专业水准并不能达到融资专业要求,无法做到与时俱进,不能明确把握当前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动向,并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洞察力较低,不能一针见血地把控要害,对融资风险把控等都不到位,以致融资方案并不能达到企业预期效果。在该种情况下,企业管理层在审核融资方案及做出选择时,很难做出与当前市场发展趋势相吻合的正确判断,同时也会造成财务风险。

(三)融资方案缺乏有效的监管审核

在企业融资实践中,部分企业在融资时责任监督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责任划分不明。多数企业没有明确的融资管理审核管理流程和制度,即使有的企业制定了融资审核管理流程和制度,但在工作实际运用中都是流于形式,并没有按审核流程和制度去执行。造成如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为数不少的企业普遍存在着管理层对决策的话语权过大,影响融资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此外,不利的融资审核因素必然给企业带来各种融资风险,比如资金风险:有很多企业对融入的资金并没有纳入企业的精细化管控范畴,资金的使用和细节管理都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融入资金的使用行为不合理也不规范,用前没有详细核定资金需求量并规范资金的使用范围,应收、采购在途资金、存货的使用量占用严重,资金回笼速度缓慢。当企业需要使用资金时,出现资金被不合理占用,苦无资金使用的现象。再如决策风险:企业在制订融资决策的过程中,财务部门没有参与融资决策的制定,基本上是由企业的投资部门和企业的管理部门确定,这就必然导致融资方案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对企业存在着严重的决策风险。还有监督风险:企业进行融资,对各部门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都会产生影响,企业有些高层管理人员为了个人利益,会让企业的融资规模变得模糊,导致企业对融入的资金也缺乏良好的监督。

三、加强企业融资财务管理水平的相关措施

(一)提升财务人员的独立决策能力

企业财务部门要明确自己的部门职责,能对市场环境和企业本身经营规模、经营特点综合考虑,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与企业相适应的相关决策制度。财务部门在确立融资渠道、融资规模的过程中,要详细了解国内外经济情况,还必须对国家实施的各种经济政策、施政方针进行认真研究,把因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变动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的改变对企业融资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以确保企业资金链的正常运行。

此外,在融资全过程中财务部人员应按照自己的责、权独立行使职权,不能因各种原因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这样财务管理部门才能依据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并结合企业的现有的资本结构,企业负债抗风险的能力,资金成本的承受能力等制定合理的融资需求方案。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要不断提高,时刻关注国内外金融市场动态,研究金融知识,及时分析国家推出新的金融政策。并且企业管理层要引入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建立健全追责制度。

(二)完善管理制度,运用科学管理工具

第一,贯彻责、权、利原则。就是责、权、利同享,负责融资的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专人、专责专权。一旦在融资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融入资金在使用中发生浪费情况,立即可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惩处。第二,技术手段和经济分析相配合。在融资过程中有的企业在技术手段和经济分析二者之间总是有所偏见,但在实际工作中这二者都很重要,所以把技术手段和经济分析二者有机融合起来非常重要。第三,建立目标一致管理原则。企业在管理和使用融资时,确保资金支出的安全性、科学性、合理性,是所有企业的目标。要实现此目标企业必须建立资金使用预算目标计划,并严格按预算目标计划实行,没有特殊情况禁止更改。融资过程中的各项指标都需要经过财务人员根据科学的财务管理工具分析得出。

(三)加强融资资金的细节管理

首先要明确“现金流”概念在整个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资金的流量和流向问题。融入资金的使用都是专款、专用,这就决定了融入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就更为严格。在融资的前期,财务管理部门按照需要应制定几套备选的融资方案,这样出现不同的融资问题都可以配置合理的融资方案,推进融资速度。在融资的过程中,针对融资的进展、资金规模、时间节点等细节,财务管理部门与融资人员要及时沟通,及时调整不适应本企业的融资方案,确保融资计划的顺利进行。在融资到位后,财务部门要制定严格的资金使用计划,做到专款专户、专款专用等资金使用制度。并且财务管理部门也要有专人负责跟进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时统计资金使用的相关数据,分析资金使用效率、成本等。

其次,企业可以设置专门的融资财务管理系统,加大计算机和财务分析软件的力度,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来管理使用资金,让资金使用更高效、合理。企业不仅要做好内控管理,同时还要保证财务信息的及时、有效、准确披露,让融资投资者对企业信息能及时了解,节约融资成本。此外,财务部门还要调动企业各部门节约资金的主观能动性和良好观念,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信用基础,增加资金留存时间,并缩短采购资金在途占用时间,对库存采用定额管理,减少存货对资金的占有量,特别在资金流出环节,一定建立好各种内控措施。

(四)加强融资方案审核力度

审核融资方案,健全监督、激励机制是企业加强融资方案审核力度必不可少管理制度。在企业确立融资方案过程中,任何一个融资方案都会有利弊,并可能对企业各部门的利益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为避免企业各部门人员为了各自的利益私底下进行舞弊,企业要构建完整的融资责任监督机制,企业董事会应决策融资方案,监事会要发挥监督作用。为决策活动提供可靠的信息来源,把融资信息公开化、透明化。融资方案确立后,企业财务部门与会计事务所一起做好融资风险评估,科学审查融资全程。要对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奖励;对于违法乱纪的员工应当给予惩处,同时,企业还应当严格执行竞争淘汰制,采取竞争上岗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以此来激发财务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四、结束语

融资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组成部分,财务管理在企业融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部门要充分发挥融资财务杠杆作用。融资同时也是企业追求利润的催化剂,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企业的融资能力是企业资金运用能力高度概括,因此做好企业融资管理是企业财务部门、财务人员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猜你喜欢
融资资金部门
融资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5月重要融资事件
7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