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企业印度避险指南

2020-11-27 10:54黄雪杉编辑章蔓菁
中国外汇 2020年4期
关键词:礼品印度电商

文/黄雪杉 编辑/章蔓菁

近年来,得益于快速增长的本地互联网用户,印度电商市场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吸引了众多国外资本的涌入,阿里、亚马逊、沃尔玛等陆续通过合作、并购等方式,布局印度电商市场。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内电商企业将目光投向印度市场,希望从快速发展的印度电商市场中分得一杯羹。然而,一些急于“出海”掘金的电商企业,往往在税务、股权代持、知识产权以及劳资关系等方面有所疏漏,从而为后续经营埋下风险隐患。如何识别这些风险,并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成为那些希望长期耕耘印度市场的电商企业的必修课。

防范避税风险

不管是在已较为成熟的欧美电商市场,还是在当前新兴的印度电商市场,跨境电商在当地早期发展时,都会一定程度上面临法律监管的空白,从而为各类避税行为留出了空间。但随着企业在当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这些避税行为必然会引起当地政府的关注。不少电商企业就曾经利用欧洲各国在税收方面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在跨境电商增值税上的立法空白,设计实施避税方案;但随着这些电商企业在欧洲市场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少欧洲国家开始关注到跨境电商的税务漏洞,并出台相关法案堵住税收缺口。在印度,一些电商企业同样也会利用当地税收法规上的漏洞进行避税。一个典型代表就是以“礼品”名义规避关税。根据印度《对外贸易法案》的相关规定,非居民印度人给家人送礼物不高于5000卢比的部分免征各类税项,同时对礼品的数量也未设限。这一规定成为一些电商企业寻求避税的突破口,将印度客户下单订购的货物按“礼品”的方式报关,以获得关税减免。然而,随着这些企业在当地销售规模的扩大,上述避税行为已引起关注。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2019年6月,孟买海关查获了国内某电商的500多件包裹,并查封了该公司在孟买的仓库。孟买海关表示,这些包裹是以“礼品”方式进行的通关申报,但实际上货物的包装是B2C模式。此外,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由于存在与上述某电商类似的避税行为,国内另一电商平台在印度当地的子公司也被海关没收了少量包裹。

为进一步打击上述避税行为,印度政府现已要求全国的港口管理局对来自中国的以“礼品”名义报关的货物进行检查,并停止为中国廉价电商的订单进行清关。同时,印度政府还计划引入支付网关,当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付款时,所支付的价格将自动包括商品服务税及关税,征税幅度最高可达50%,从而使得通过该种途径进口商品的中国卖家不再拥有超过本地卖家的价格优势。不仅如此,为治理礼品清关逃税问题,印度政府还拟删除与“礼品”免税有关的法规。在上述高压政策和立法趋势下,中国电商以礼品名义进口实现避税的方式几乎被阻断。此外,不少电商企业通过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商标授权使用费、咨询费和物流费等方式避税的行为,也引发了印度税务部门的关注。电商企业如果被税务部门或司法机构发现技术咨询合同、许可合同中的许可费等定价较为随意,或与市场实际状况相差较大,则很可能会因被认定为利用合同方式非法转移利润而遭到严厉处罚。

针对上述强监管态势,国内电商企业需要认识到,虽然避税行为在早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收益,但随着国内电商企业在印度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同类型的避税行为必然会引起印度政府部门的高度警惕。特别是那些在当地销售规模较大的企业,更容易引起税务部门的注意,如果仍一味追逐短期利益,最后反而可能会招致当地政府的严厉惩罚,给企业经营带来严重影响。为最大程度地降低税务风险,企业需要密切跟进印度相关税法的实施动态。特别是随着商品服务税(GST)改革在印度的落地,一些国内电商企业惯常使用的避税手段将面临较大的合规风险,企业需要及早意识到这些问题,及早组织公司财务人员对税法进行研究,采取更具针对性的税务筹划并调整业务模式。

鉴于目前通过邮寄礼品的方式在印度避税已难以操作,“海外仓”模式或将成为未来跨境电商在印度的新营业模式。虽然相较于邮寄礼品的方式,“海外仓”模式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电商企业支付海外仓储费、处理库存以及寻找合适的销售渠道等;但先从中国批量进口货物到海外仓,再从海外仓发货,所适用的关税税率将低于按单发货模式下的税率,不但有助于降低关税成本,还可降低物流成本,缩短收货时间,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规范股权代持

出于保护本土行业的考虑,印度的电商行业无论是B2C还是B2B模式,均不对外资开放。为了能够在印度快速开展业务,一些电商企业会在印度注册成立新的电商公司(下称“新公司”),并将股权挂靠在印度籍员工名下,以绕开外资准入壁垒。然而这一做法如果疏于防范,则会面临被这些挂名股东侵吞公司账户资金的道德风险。一些电商企业为降低印方挂名股东的道德风险,选择了与挂名股东签署股权代持协议的做法来加强对新公司的控制权;但根据印度外商投资政策的相关规定,该种做法可能构成“非法经营”,所签署的股权代持协议可能会因此被判无效。

对此,电商企业可考虑通过以下两种方式降低风险,以更好地实现对新公司的控制权:(1)股权质押。电商企业可要求印方股东质押其名下的股权,一旦印方股东与电商企业产生纠纷,电商企业可通过实现股权质权的方式保障自身权利。(2)通过合法方式实施利润分流。电商企业可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结合相关法律规定、自身业务经营范围以及公司收益情况,通过商标授权使用合同、咨询合同、技术服务合同、设计合同、定价转移合同等方式,实现利润和账户资金汇出,避免新公司账户上留存的资金过多,以此降低挂名股东的道德风险。

警惕商标抢注

自主品牌的保护和知识产权的布局,是不少中国企业“出海”时容易忽视的问题。对电商企业而言,商标抢注问题是其在印度市场面临的一大挑战。实践中,许多电商企业在初期试水印度市场时,为降低销售风险,往往会委托由当地代理在印度市场进行销售。但由此引发的风险是,如果商品在印度适销对路,销售前景看好,很容易诱使当地代理抢注产品商标。而一旦后续双方合作关系破裂,国内电商企业再使用同一商标销售,就有可能被当地合作伙伴或者代理索要高额转让费,从而给公司产品在印度市场的销售带来严重影响。即便企业有意通过诉讼来取回商标,由于印度法官稀缺、案件堆积量大以及法院审理案件没有审限,诉讼程序会非常拖沓,企业将不得不付出高昂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因此,有意布局印度市场的电商企业,在进入印度市场之前,就应及时注册相关商标,以防后续风险。当公司因前期的疏忽导致商标被抢注时,如果该商标仍然处于印度法律所规定的三个月公告期内,可以考虑委托当地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在公告期内迅速提起商标异议。在准备异议材料及搜集证据时,重点搜集对方可能接触到公司商标的证据、商标在先使用的证明、商标注册证,以及证明对方具有抢注商标的主观恶意。如果商标已经被对方注册成功,且公告期已过,此时可根据印度2012年颁发的《知识产权上诉委员会(程序)规则》,向知识产权上诉委员会提起商标撤销诉讼。

重视劳资关系

劳资关系是不少电商企业在印度开展业务时面临的一大难题。即使引入印方股东,中方仍然要全盘操控整个电商企业的运作,常常需要招聘本地员工来协助公司运营。而印度的劳动法体系相当复杂。由于印度宪法赋予中央政府和地方邦政府在劳工福利方面立法的权力,因此,在劳工保护方面合计约有五十部的中央立法和三十部邦级立法,从工作条件、公积金、雇主责任、工作报酬以及产假等多个方面保护劳工福利。特别是对工作时间和妇女权益的保护尤为明显,要求员工的周工作时间累计不得超过48小时,妇女的产假最长可达26周。在这些方面,企业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劳资纠纷。对于近两年集中进入印度市场的电商企业而言,在快速进行业务扩张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印度劳动法体系的研究,确保严格执行当地的劳动法,以免给劳资关系埋下隐患。此外,印度独特的文化、风俗也是电商企业在当地开展业务时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印度各邦均享有刑法的立法权,部分邦已将宰牛、食用牛肉以及饮酒入刑。对于这些当地的“特色”法律,企业应组织中方管理人员尽可能事前做好“功课”,以避免不必要的囹圄之灾。

猜你喜欢
礼品印度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如果可以去印度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订阅专享
订阅专享
订阅专享
最高警察
包装礼品等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
大型电商十大热卖玩具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