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南亚聚落边界及其防御性比较研究

2020-11-27 12:13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11期
关键词:防御性村寨东南亚

李 波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89)

老子《道德经》中的名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早已成为阐述建筑的空间本质的经典。聚落空间被不少理论家比喻为系列的大小不同,功能各异的“容器”,它要远比单一的建筑空间复杂的多,针对聚落,我们可以进一步说“当其无,有居之用”,因此,在聚落中,我们体验的是其中作为“无”的中心、街道、领域等空间概念,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意到聚落中的“实体”,也要考察实体创造出的“空间”,看到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的“行为”等。另一方面,还要广泛地汲取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美学的观点来深刻理解聚落的多种含义。这样我们对聚落的问题,就不会满足于形式,还要深究其内容;不满足于现象的观察,还要探索其本质。因此,在分析中国及东南亚聚落中防御性的体现的同时,应探求其边界形成的内在机制的异同。

1 中国聚落及其防御性边界

《文献通考》中阐述聚居的文字如“昔日皇帝始经土设井,以塞争端……即牧于邑,井一为邻,邻三为朋,朋三为里,里五为邑,邑十为都,都十为师,师十为州。”其显示了聚居地的多层次特征,也说明了聚居的必要性,同风俗、通财货、有利于安全保卫、互相协助等等都是聚居产生的“聚居效应”。这种“聚居效应”既是聚居的结果也是聚居的原因,表明聚落形成伊始便与“防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为保证聚落安全发展,人类不断克服外界环境中各种不安定因素:自然界的威胁,如洪水、封杀、野兽等;战争、变乱的危害;人类生活自身相互作用造成的冲突和矛盾,如匪盗、宗族械斗等。在这种对安全的需求下, “住防合一”成为中国传统聚落的一个主要特征。相对于普通聚落,人为设防的聚落有明确的防御目的及物化的防御设施,安全防卫机能呈强化之势,故称其为“防御性聚落”。

在防御性聚落中,以外围线性设防为主的群落形式,其防御功能对聚落边界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防御性边界。

2 中国聚落围式边界形成机制及其防御性特征

2.1 先有中心后形成边界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以血缘为基础,因此,人类居住的村落,便成为以血缘为基础聚族而居的空间组织。早在五、六千年前的西安原始半坡村落,就有了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聚族而居的雏形,整个村落由中心的一所大房子和周围的46座小房子组成,小房子的门都朝着大房子开。这种向心内聚状的聚落空间,显然是为了借助氏族血缘的力量来获得整体上的防御优势。对于北方地区,地缘关系对聚落的形成也尤为重要。

这种以血缘、地缘基础上形成的聚落,多是在聚落的宗祠等中心外围向外发展,发展方向及规模没有规划。在特定的时期如战乱、外敌入侵时,以族长或地方乡绅为领导者的聚落修筑边界,增加防御性。由于防御性边界修筑于聚落自由扩展后,因此边界多无整齐的形态。

2.2 先立边界后建设聚落

中国的城市由于内敛、自卫的传统文化观念,将城市的范围以封闭的墙限定出来。城市这种先筑墙后建城的做法在传统聚落中也有体现。这种聚落边界的防御性能在聚落营建之初便被考虑,多存在于客居他乡,以防御为出发点营建的聚落中,由于考虑防御的高效性等规划因素,聚落边界多呈较为整齐的形态。

2.3 防御性特征

中国传统聚落的防御外围多与内部房屋分离,为单纯的防御工事。防御机制由于聚落组织结构的层次性也具有多层次性。

3 中国传统聚落与东南亚聚落的关系

中国与东南亚毗邻,在地理、气候上有很大相似区域。文化上,东南亚是古代民族迁徙的“十字路口”,是民族交往、相互影响的桥梁。这些民族迁徙中就包括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向中南半岛北部山区的迁徙、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华人向整个东南亚地区的迁徙。由此,在东南亚形成了“汉藏语系民族”及“汉语民族”。这种文化的渗透在聚落领域的形成机制中必将成为重要的影响因子。

有学者研究证明:“每一个民族都拥有共同的空间概念,具体的表现在三个方面:1)同一个民族的聚落有着相似的空间组成;2)同一个民族的聚落在相似的地形环境中建造聚落;3)根据上述两点,空间概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环境及民族的相互影响,使得中国和东南亚聚落在空间概念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中国及日本等学者聚落考察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

4 东南亚聚落边界形成机制及其防御性特征

4.1 结合自然的防御边界

以印度尼西亚达雅克人的聚落为例,达雅克人原来的分布地区较广,后来受到其他族群移民的排挤,逐渐退缩到内陆山地,只有一部分留在沿海地区。因此达雅克人的聚落在建造中便较多的考虑的到防御性因素。他们喜欢选址在丛林深处的小河边建造长屋,便于隐藏自己而不宜被敌人发现,而他们自己则驾一叶小舟,行驶于小河之中,来去无踪。这种聚落的边界多为有利于防御的自然地形。

4.2 与原始崇拜相关的防御边界

东南亚数百计的少数民族,散居或聚居在山地密林地区,他们多信仰万物有灵和原始崇拜。在这些地区,聚落多以村寨形式出现,而这些少数民族村寨一般会拥有一个神圣的“门槛”或“入口”,并且形式多样,由此分隔出圣俗两界。出于实际的使用需要,这些村寨往往设有寨门,分有形和无形两类。规模较小的村寨的寨门一般不会完全隔绝内外,寨门通常以树木和石碑为标志,是一种宗教性的防御措施。这类寨门虽没有实际的使用功能,但对外人具有警示作用,同时也具有防止鬼怪侵入居住领地的作用。而另一种规模稍大的村寨即设有大小、形式各异的寨门。作为出入口标志的同时,它还有界定村寨范围的作用。

寨门和村寨的象征性范围线共同构成了聚落的无形边界,虽然没有具体的物质形式与实际的使用功能,但反映了人们的一种领域感和主观心理上的“守护神”意识,同时这种开敞的村寨布局形式使聚落与自然环境更好地融为一体。

4.3 防御性特征

聚落及其中的建筑都会在其周围形成一定的影响范围,这个范围产生“区域”。当若干聚落或建筑并存时,区域与区域之间就会形成界面(边界),通过界面的划分来界定空间的领域。划分空间的内部与外部界面的是边界和重要节点。

区域一旦形成,边界和相关节点也会出现。比如,就建筑而言,连接室内外空间的门窗就是连续开合的建筑边界,阳台、露台、前室、门厅、廊道等则可以认为是具有边界功能的区域。就聚落而言,村(寨)门一般是连接聚落内外的边界和重要节点。在东南亚,聚落和建筑之间不存在完全封闭的空间。

作为区分聚落内外的界面当中有明确的东西,也有模糊的东西。明确、可视的东西有河流、海滩、城墙、屏障、栅栏、壕沟等等,并设有村(寨)门作为关键节点,这些是防御入侵的装置。而模糊、不可视的界面一般与宗教文化有关,只有内部人才能察觉得到,并隐藏着深刻的含义。

5 结语

中国与东南亚的聚落在形成上由于文化上的渊源有很多共同之处,聚落空间概念相似性强。在出于防御性形成的聚落边界形态上,两者有很多相似性,例如具有防御性的自然环境在聚落边界中的地位。两地聚落在聚落边界形成的机制方面也有共性,以血缘、地缘为凝聚聚落领域的主要要素,聚落边界多为自然生长。在边界的防御性方面,中国传统聚落多以实体防御工事作为外围结构,连续性、封闭性强,而东南亚聚落边界对自然边界的运用更为多样,人工防御工事也多以各种标志作为警示,视线上较为开放,宗教性质强。

猜你喜欢
防御性村寨东南亚
中国国旅:加关税背景下“防御性”凸显
无蚊村寨丁屋岭
基于印象管理理论分析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村寨——海坪彝寨
特色村寨
防御性紧急避险之提倡
浅析雷州古民居防御性特征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