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疮病的诊治

2020-11-27 14:15塔斯肯再努拉
中国动物保健 2020年1期
关键词:口疮羔羊传染性

塔斯肯·再努拉

(新疆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阿勒泰 836400)

羊口疮病也称羊传染性脓疱或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口炎,其病原为羊口疮病毒,绵羊和山羊均可发病,羔羊的易感性较成年羊更强,除能感染羊外,对其他反刍动物和人类也均有感染能力。

1 病原学

羊口疮病毒是双链DNA 病毒,是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成员之一,其形态多为椭圆形,外有交错的小管,似线团[1]。羊口疮病毒目前已经鉴定出了编码白介素10 同源体的6 个不同的基因,同时也鉴定出了能够ORFV002 等3 个调节NF-κ B 的基因,这都为进一步探究羊口疮病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羊口疮病毒主要感染山羊和绵羊,对羔羊和刚断奶的幼羊危害更大,发病率很高。初次感染羊痘疮病毒的患羊一般经过6~8 周可自行恢复,但其体表仍有结痂,这些结痂能够使病毒继续生存。如果在感染羊口疮病毒的同时发生继发感染,则患羊的死亡率会大幅度上升。

2 临床症状

初次发病时患病羊的表现主要为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口鼻处出现小斑点,随着病程的延长口鼻处的斑点会逐步扩散到其他器官,经过6~8 周症状逐渐好转但体表出现多处结痂,此时病毒已经扩散到患羊体内的各个部位,原先的小斑点会变为水泡、红疹等,多数患羊在此阶段会出现牙齿掉落的现象。

3 诊断

首先可以通过患病羊的症状进行初步诊断,发现口鼻出现斑点或体表出现水泡的患病羊可以确诊为疑似患病羊,先行隔离。想要进行最后的确诊较为可靠的方法是对病毒进行分离培养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或者是用PCR 法进行检测,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外,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以及ELISA 法也都可以作为羊口疮病的确诊方法[2]。

由于羊口疮病和羊痘病在临床症状上很相似,所以在诊断的过程中要注意鉴别诊断。这两种疾病最显著的区别是羊痘病毒全身症状较为剧烈,发热、疱疹呈全身性分布,而羊口疮病通常仅局限在口鼻处出现水泡。

4 治疗

发现疑似患病羊时首先要进行隔离,并对圈舍、用具以及运动场进行彻底的消毒。由于患病羊的免疫功能不完全,故要给患病羊一个较为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圈舍的清洁和通风,在饲喂的过程中给患病羊一些容易消化且适口性强的饲草料,在饮水上要保障水的洁净且温度适宜。

在治疗上,首先要对患病羊的痂皮进行剥离,再对患处用碘酒或高锰酸钾进行冲洗,冲洗结束后用冰硼散、青霉素混合凡士林涂抹患处,每日换药一次。当全身症状较为严重时可进行输液治疗,其主要目的是用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也有研究表明,利用西多福韦对患羊的患处进行喷洒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3]。

5 预防

羊口疮病的分布十分广泛且传染性很强,一旦发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且病毒可以在患病羊体内存活较长时间,造成二次发病,加之目前尚没有治疗羊口疮病的特效药物,所以羊口疮病在治疗上还存在不小的困难,这就需要养羊场的管理人员在预防上下功夫,加强饲养管理,降低羊口疮病的发病率。

5.1 规范引种

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减少从外部引入羊只的现象,如果确实需要引入羊只时也应避免从疫区和受威胁区引入羊只,在引入过程中要认真检查羊只的健康证明,且在引入前进行一次筛查,确定羊只健康后方可引入,入场后也不可直接混群饲养,要先对羊只进行隔离观察,1 个月后仍没有异常则可进行混群饲养。

5.2 免疫接种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对羊群进行免疫接种。已经发生过羊口疮病的养殖场可以分离毒株而后制成疫苗进行注射,但此方法对疫苗制作的技术要求较高,稍不注意就会引起羊口疮病的暴发,故对疫苗制作没有经验的养殖场建议使用羊传染性脓疱皮炎活疫苗。由于羊口疮病在羔羊上发病最多,所以母羊产前2 周左右应进行一次免疫接种,羔羊出生后应尽快饲喂初乳,这样才能保障羔羊体内有足量的抗体。

5.3 做好消毒工作

要定期对羊舍、运动场、食槽、水槽等进行消毒,氢氧化钠和草木灰澄清液均对羊口疮病毒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其中草木灰澄清液除可对环境进行消毒外也可以进行带羊消毒。羊口疮病可经破溃的皮肤进行传播,所以在消毒的同时还应注意避免圈舍等环境内有尖锐物品,尽量避免羊皮肤受损也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羊口疮病的发病率。

猜你喜欢
口疮羔羊传染性
麻杏石甘口服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应用试验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医学诊疗服务研究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Kindness Is Contagious
假面
羔羊育肥注意事项
我长口疮了
孤独的羔羊
用开水泡苦瓜可治疗复发性口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