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雏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体会

2020-11-27 14:15王富峰
中国动物保健 2020年1期
关键词:鸭舍雏鸭致病性

王富峰

(福建省浦城县盘亭乡三农服务中心福建南平 353414)

雏鸭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细菌病。主要危害雏鸭,1~3 周龄雏鸭最易感;发病率25%~40%,死亡率10%~30%。本病的病原是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病鸭和带菌鸭是本病外源性的感染源。本病的传染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染感,也有通过种蛋垂直传播。该病以引起雏鸭脐炎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饲养管理粗放,气候突然变化,环境应激等因素易诱发本病爆发。该病已成为危害雏鸭育雏成活率。现将一例雏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情况阐述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9 年4 月,浦城县盘亭乡深坑村惠农生态养殖合作社陈某从江山市贺村交易市场购回5,000 羽雏鸭,15 日龄时,按免疫程序及免疫剂量注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17 日龄时,部分雏鸭开始排白色或绿色稀便,畏寒打堆,吃料减少。陈某认为是免疫疫苗造成应激反应,于是在饮水中添加能量源(多维电解质)和恩诺沙星可溶性粉来治疗,未见明显效果;3d 后雏鸭患病数量剧增,相继出现死亡,遂来求诊。就诊时雏鸭已发病540 羽,死亡280 羽,发病率10.8%,病死率51.8%。笔者在现场观察到鸭舍是废弃的猪舍改成,低矮潮湿,舍内空气极其污浊,有大量粪便未清理。

2 临床症状

患病雏鸭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饮水明显增加,羽毛蓬松,杂乱无光泽,闭目、缩颈、呆立、嗜睡或挤堆;眼结膜发炎,眼睛水肿流泪,有的眼睑粘连,到后期失明,并且出现拉稀,整个泄殖腔周围羽毛黏附成束状。雏鸭常因败血症或体质衰竭脱水死亡。

3 剖检变化

剖检刚死患病雏鸭5 羽,濒死雏鸭5 羽,发现病死雏鸭肌肉多呈紫红色,高度脱水,体重减轻呈干燥状。心包粘连,心包囊内充满淡黄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冠脂肪有出血点,肝脏肿大呈黄红色,边缘钝圆质地脆软,有针尖大灰白色小点,肝表面覆盖一层淡黄色纤维素膜,气囊壁增厚浑浊,表面有干酪样渗出物。

4 实验室检查

按无菌操作采取濒死的雏鸭肝脏病料送浦城县动物疫控中心兽医实验室进行检测。

4.1 细菌分离培养,按无菌操作,将采集的肝脏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 后观察,在普通琼脂培养基平板上生长良好,形成圆形、凸起、光滑、湿润、半透明,直径为2~3mm 灰白的菌落。

4.2 涂片镜检

用无菌接种环挑取单个菌落,于载玻片上制成涂片,进行常规的革兰氏染色、待自然晾干,将涂片置于显微镜下检查,可见两端钝圆、散在的短小革兰氏阴性杆菌。

4.3 药敏试验

按常规纸片法对培养的菌落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对氟苯尼考、恩诺沙星、氧氟沙星、新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敏感,对青、链霉素不敏感。

5 诊断结果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雏鸭大肠杆菌病。

6 防治措施

6.1 治疗

及时将患病雏鸭挑出隔离治疗,用硫酸黏菌素可溶性粉0.2~0.5g 加水1L、氟苯尼考粉0.2~0.5g/kg 体重和芪贞增免颗粒(主要成分:黄芪、淫羊藿、女贞子)1g 加水1L,三者混合兑水混饮,2次/d,连用3~5d;同时用止痢散(主要成分:雄黄、藿香、滑石)拌料,连用3~5d,防止继发感染其它细菌病;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增强雏鸭体质,以利于患病雏鸭康复。

6.2 综合防控

全面清除鸭舍内粪便及垫料,集中堆积发酵,杀灭病原微生物;将病死雏鸡尸体及症状严重濒死的患病雏鸭淘汰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感染鸭群;用二氯异氰脲酸钠粉按1:600 兑水将鸭舍、料槽、饮水器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全面喷洒消毒;改善育雏舍的通风状况,调节舍内温度达到适宜温度;提供营养均衡的雏鸭配合饲料。

通过上述综合措施,雏鸭病情得以控制,第3 天,病情好转,鸭群采食量逐渐增加;5d 后,除75 羽患病严重雏鸭死亡外,全群雏鸭得以康复。

7 体会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及时清理鸭舍的粪便和污物、集中堆积发酵,定期做好鸭舍、饮水器、料槽及周围环境消毒工作。加强饲养管理,鸭舍应有良好通风和保持干燥、空气清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适宜的饲养密度,提供清洁卫生的饮水,饲喂营养均衡的配合饲料,经常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和抗生素,增强雏鸭体质和抗病力。

种鸭场进苗,可避免因种蛋垂直传播大肠杆菌病。该病例就是鸭苗体内带有大肠杆菌,在注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应激下,且饲养管理不当时诱发大肠杆菌病感染。

猜你喜欢
鸭舍雏鸭致病性
雏鸭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高致病性FAdV-4分离株fiber2结构蛋白表达和细胞内定位的分析
蛋鸭养殖春夏季节管理技术
夏养肉鸭注意三要点
雏鸭运输中应注意的问题
最美的童年在乡下
鸡大肠杆菌的血清抗性与致病性检验
台湾地区及多国发生禽流感,以色列发生新城疫
豫南地区规模化养鸭 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