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嵌入式讨论”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020-11-27 03:42
江苏教育 2020年73期
关键词:关键点批判性环节

沈 娟

批判性思维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学生缺乏提问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现象较为普遍。为了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的经验与事实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提出质疑;要引导学生对英语活动过程及文本信息进行反思,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等思维来识别、解释自己的想法;同时还要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多种方式整合观念,并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嵌入式讨论”是一种学习方式,它整合多种讨论方式,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是系统的,而非散点的。学生在讨论中倾听别人的观点,对信息做出合理的判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优化,并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嵌入式讨论”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着问题相互交流、探究。

一、在学生的经验处讨论,激活已有认知,培养疑的能力

质疑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在经验处讨论能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并帮助他们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1.紧扣生活经验与文本内容的连接点,培养反问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的火花通常闪现于思考和提问中。因此,教师应基于学生的角度审视文本,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以及情感体验,同时在其经验处讨论,引发他们思考。如在教学译林版《英语》四下Unit 3 My day 的Fun time、Sound time 、Song time 时,教师设计了以下环节:

环节1 出示图片,初步感知

T:Look,this is a circle. Can you guess what it is?

环节2 小组讨论,交流质疑

What’s this?Is this a...?

环节3 个人展示,问题生成

图片1:Is this a ball?Is this a cake?Is this a football?图片2:Is this the sun?Is this a clock?

在以上环节中,教师先让学生看图片,这两个圆可能是什么呢?这需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然后用英语表达出来;接着教师让学生猜测,对图片进行质疑,学生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在与他人的交流中,确定自己的问题,最终问题生成。一个个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在反问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2.紧扣知识经验与文本内容的连接点,培养追问的能力。

紧扣知识经验与文本内容的连接点指的是利用语言、文字、图像等激起学生的共鸣,学生以回忆的方式串联英语知识点,通过自己的思维辨识信息、发表观点。在教学译林版《英语》五上Unit 6 My e-friend 时,教师设计了以下环节:

环节1 讨论图片,初步分析

T:What’s that?

S:It’s a computer.

T:What does Wang Bing do with it?

学生小组讨论。

环节2 再次讨论,追问信息

T:This e-mail is to Wang Bing’s e-friend Peter.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Peter?Discuss in groups.

环节3 个人汇报,问题生成

T:Let’s share your questions.

S:How old is he?Can he speak Chinese?What subjects does he like?Does he like playing football?Does he like swimming?What does he do after school?

以上教学,教师运用了两次讨论:首先让学生初步讨论Wang Bing 用电脑干什么,接着通过问题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Peter?进一步激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再次讨论后生成新的问题。这里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了6 个问题。这些问题是现场生成的,经过小组讨论后,学生完成了对文本的追问,也产生了自己的问题。

二、在逻辑的关键点处讨论,梳理文本脉络,培养思的能力

在逻辑的关键点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文本脉络,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促使其“独思”及“反思”能力的提升。

1.寻找事件的逻辑关键点,培养“独思”能力。

寻找事件的关键点指的是学生就故事发展中的关键信息在组内展开讨论,进而完成对关键信息的梳理。在译林版《英语》五上Unit 8 At Christmas(Story time)的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图文匹配任务,学生小组讨论后,进行图文匹配,初步了解语篇大意。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将文章排序,完成对关键点first、next、then、finally的梳理。整个学习过程都伴随着学生的质疑、讨论和独立思考。

此次改革的时间表非常明确:中央和国家机构改革,2018年年底前落实到位;省级改革方案,2018年9月底前报中央审批;省以下改革方案,2018年年底前报党中央备案;所有地方机构改革,2019年3月前基本完成。

2.寻找文本的情感关键点,培养反思能力。

利用情感关键点指的是围绕课的情感主线,在关键点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如译林版《英语》四下Unit 7 What’s the matter?一课的情感关键点是对他人的关心。一教师以此为主线,设计了两个环节Try to help Liu Tao 及Try to help Tom。在Try to help Liu Tao 环节,教师设计问题“What can you say to help Liu Tao?”该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思考,同时将语言学习与情感发展结合了起来。而在Try to help Tom 环节,教师设计了The Love Party 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帮助更多的人,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三、在教材信息的差异处讨论,立足多元视角,培养辨的能力

教材中蕴含着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语言习惯等。在教材信息的差异处讨论就是利用教材中中西方文化及语言习惯的差异,引发学生的讨论、比较、分析、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1.借助教材中的文化差异,培养识辨能力。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讨论中外文化的差异,可帮助学生学好英语。仍以Unit 8 At Christmas的教学为例,教学环节如下:

环节1 Have a party

呈现party 场景,播放Song time歌曲

环节2 Give presents

呈现礼物盒,呈现Fun time板块(制作卡片)

环节3 Let’s judge

小组讨论判断对错,每个成员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

(1)People only make cards at Christmas.(2)People often have parties at Christmas.(3)Christmas is about a turkey.

环节4 Tell a different story(Christmas &Love)

本课,教师以圣诞节为依托,设计了聚会活动和制作卡片活动。为了让学生对圣诞节有清晰的认识,教师设计了Let’s judge环节,学生讨论What is Christmas?并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样能让学生对圣诞节有更深的思考,只有真正搞明白这个节日,才能完成看似简单的任务。接着教师设计了讲故事环节,这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又一次挑战。

2.借助教材中的语言习惯差异,培养辨析能力。

中西方的语言习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批判性思维就要尊重这些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译林版《英语》三下Unit 5 How old are you?一课讲的是售货员帮助不同年龄的孩子挑选玩具的故事。玩具是分年龄段的,因此售货员需要询问孩子“How old are you?”,但这句话并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用的。教学时,有教师是这样设计的:(1)小组讨论,如果向一名成年女顾客问“How old are you?”,她将怎样回答。(2)在此基础上辨析中外语言习惯的差异(西方人注重隐私,谈话一开始就问年龄,会让他们觉得不礼貌,但如果对方是小孩则可以问。如果How old are you?是以感叹的语气说的,那么表达的意思是“你多大个人了”,言外之意是“怎么还这么幼稚”)。(3)学生在续编同女顾客的对话时,加入了自己对How old are you?的理解。学生只有辨别这些语言差异,并对这些差异有自己的理解,才能真正地说好英语。而最后女顾客生气的表情与动作,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如此学生就不会不分场合地用How old are you?询问别人的年龄。

四、在文本的留白处讨论,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创的能力

文本中的留白可以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创造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的留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提升其创造能力。如在译林版《英语》四下Unit6Whose dress is this?(Fun time 及Cartoon time)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三个场景:Prepare for the party,On the way,At the party。在场景3中,教师设计了讨论创编的任务。Bobby 和Sam 在路上遇到了小刺猬,决定带小刺猬参加聚会,在聚会上会发生什么呢?这里的讨论能丰富文本内容,拓展故事情节。学生在倾听别人观点的同时,会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在合作分享的过程中会经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之后,教师让学生自己创编故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得到发展。

总之,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在经验处讨论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英语学习与生活经验,提升问的能力;在关键点讨论可以激发学生对关键问题的深入思考,培养思的能力;在差异处讨论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利用文化差异及信息差异提升学生辨的能力;在留白处讨论,需要教师抓住联想点及故事延伸点来培养学生创的能力。

猜你喜欢
关键点批判性环节
论建筑工程管理关键点
肉兔育肥抓好七个关键点
建筑设计中的防火技术关键点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