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布依民族文化的数学教学资源研发与应用
——以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为例

2020-11-27 03:1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布依数学课程教学资源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贵州·黔西南 562400)

0 引言

近年来,虽然少数民族教育在不断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但少数民族理科教育仍然是民族教育发展的“拦路虎”,数学更是少数民族理科教育发展的“瓶颈”,备受学者和一线教师关注。一些学者和一线教师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索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发展的路径,如吕传汉等提出了跨文化数学教育研究,周长军、杨孝斌等对云贵少数民族数学教育进行研究,彭光明等对黔西南州布依文化中的数学资源进行研发等,均取得可喜成绩,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指导。

教学资源是为教师开展有效教学而提供的素材或可利用的条件,是教师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因素。从学生生活环境和认知心理,挖掘学生熟悉的教学资源,是民族地区学校数学校本研究的一种方式,值得借鉴和参考。本文将以黔西南州布依文化数学教学资源研发和应用为主要内容,介绍资源研发的基本方式和应用形式。

1 民族地区数学教学资源研发及应用现状

为了解布依地区数学教学资源研发和应用现状,随机抽取了典型民族学校学生和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资源适应情况和教师教学资源研发利用情况。共发放学生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发放教师问卷20分,回收有效问卷20份。

1.1 学生调查情况分析

表1:学生对布依文化融入数学教育有用程度的认识统计表

表2:对布依民族文化融入数学学习的态度统计表

通过调查,认为数学内容抽象,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占总人数56%,68%的学生认为将布依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是有助于数学学习,72.5%的学生愿意将布依文化融入数学课堂。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学生数学学习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数学学习难度大,没有学习兴趣,希望教师能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布依文化。

1.2 教师调查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65%的教师认为乡土将布依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是有用的,但在教学中结合民族文化进行教学的教师仅占30%,愿意将布依民族文化融入课堂的仅占40%,教师普遍认为,利用民族文化进行数学教学方面缺乏指导,不敢贸然尝试。从对教师的调查可以看出,民族地区教师在研发本土性教学资源方面能力不足,有待加强。

表3:教师对布依文化融入数学教育有用程度的认识统计表

表4:将布依民族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态度统计

2 布依民族数学教学资源的研发及应用

要合理研发布依民族数学教育资源,需对布依民族文化中的数学元素进行挖掘,并按照一定的研发原则对收集的素材(文字、图片、视频等)进行整理,形成文本材料或教学材料本文主要借鉴彭光明等收集整理的“布依生活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内容,结合其提出的教学案例编写的原则和模式,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几个模板进行探讨。

2.1 数与代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数与代数”中有理数、实数、代数式的内容,要求理解有理数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能运用有理数运算解决简单问题。对代数式,要求借助现实情境了解代数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分析具体问题中简单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等。以上这些内容在布依民族文化中均有体现,如果能有效将布依民族文化中的素材融入到数学学习中,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生数学知识,可以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如案例一:

七年级教材有理数运算的例题,具体内容如下:

阅读下面信息,并提炼出数学运算问题和每一个运算的含义。

我们折了36个红星,还有24个蓝星。

我们买了20瓶矿泉水,每瓶2元。

我们有24米长的彩带,三分之一做蝴蝶结,五分之一做中国结。

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将其中的素材改变为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

改编为:阅读下面信息,并提炼出数学运算问题和每一个运算的含义。

现制作一批布依服饰,已做男式服饰36套,女服饰25套。

我们买了2块“布依狗肉”,一共1.5Kg,每Kg23.5元。

一块“姑娘田”,用三分之一种花生,用二分之一种水稻。

上面的案例是希望学生能感受到“有理数”的意义,借助熟悉的生活物品学会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在上面的教材改编中,充分运用了布依族的传统民族文化,“服饰”“布依狗肉”是布依族传统物品,代替原版教材中的红星、矿泉水,在C中,用“姑娘田”代替“彩带”,这里的姑娘田指的是布依族人给未出嫁的女儿留的田地。这样的改编,让学生能体验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领会数学用于解决实际生活到作用,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并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

2.2 图形与几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图形与几何”中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了解从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线段最短,理解对顶角、余角、补角的概念,能结合实例体会用有序数对可以表示物体位置,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等。比起教材提供的一些素材,布依民族生活中的建筑、图形等最佳贴近学生生活,能有效吸引学生进入课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案例二:

从一个侧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长方形、正方形、线段和顶点。

此题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教学参考的例题,主要是希望学生能将常见的立体图形抽象成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是一类很重要的抽象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借助布依建筑,先让学生有感性认识,学会思考和探究,提炼和整理出相应的数学知识,再过渡到抽象问题的解决上。

在初中数学“图形和几何”教学中,教师借助布依民族文化进行数学知识的挖掘,同时针对布依民族文化进行教学案例开发,可以提升布依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使布依民族地区教学实现创新性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图形与几何”教学和布依民族文化的融合。第一,围绕布依民族文化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通过日常观察充分了解周围的几何事物;第二,教师创建特殊的布依民族文化情境,借助几何结构拆分使学生了解几何构成元素;第三,围绕布依民族文化特色整理和开拓教学内容,同时分析布依民族文化中丰富的数学几何元素,并将其应用在教学实践中。

2.3 统计与概率

早在200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就已经将“概率与统计”纳入了初中数学课程范围之中,在后来的多次课程改革中,“概率与统计”都占用一定比例。究其原因,是因为“概率与统计”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应用能力、计算能力以及逻辑空间能力,学习“概率与统计”对于学生数学运用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使得学生辩证思维手段得到了提高,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魅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统计与概率”模块分为“抽样与数据分析”“事件的概率”两个方面,主要要求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处理的过程,体会抽样的必要性,能通过列表、画树状图等方法列出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等等。包括“统计初步”和“概率初步”的知识,前者包括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以及应用数据四大部分,而后者主要包括事件的概率与概率的应用两部分内容。布依民族文化中很多学生事件和生活用品均可以融入到数学学习中来,让学生融入到民族文化的氛围中进行数学学习。如案例三:

设计调查方法。了解本年级同学是否喜欢某电视剧。调查结果适用于学校全体同学吗?适用于全地区电视观众吗?如果不适用,应对如何改进调查方法?

改编为:为了了解本校同学早餐是愿意吃五色糯米饭+鸡蛋,还是布依灰粽粑+鸡蛋,为学校食堂提供准备早餐数量依据,现对七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此调查结果适用于学校全体同学吗?适用于全地区学校学生吗?如果不适用,应对如何改进调查方法?

此题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参考的例题,主要是对于许多问题,不可能、或不必要得到与问题有关的所有数据,只需得到一部分数据就可以对总体情况进行估计。

但得到的样本是否能客观反映问题是需要思考的,因此,需要设计一个好的样本及抽取方法。将电视剧改编成布依学生经常见到的五色糯米饭和布依灰粽粑,让学生身临其境,即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对本民族文化充满自豪感,体会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解决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

2.4 综合与实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阶段数学课程中课题学习进行了修订,改为了“综合与实践”,主要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境,经历设计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体验数学建模、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发现和提出问题,进一步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布依民族文化中有很多的游戏、节目、活动、图案等,具有更强的自主性、趣味性、实践性、灵活性,能够更好地培养民族地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让学生在本民族文化氛围中体验数学活动的经验,获得思辨能力培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民族地区的数学教材改编能够使得民族地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高的自豪感,同时学习“综合与实践”课程内容时布依民族地区的初中数学教材在改编中也应该重视对布依文化的运用,致力于提升民族地区学生的全面素质。下面将举例说明:

下面是三个“综合与实践”的数学案例和经过改编后的数学案例。

案例1:《艺术字与轴对称》

改编1:《布依民族传统服饰与轴对称》

案例2:《测量旗杆的高度》

改编2:《测量布依粮仓的高度》

案例 3:《制作“人口图”》

改编3:《制作本校/班的“布依民族人口图”》

在上面提到的三个教学案例改编中,都对“综合与实践”知识进行了改编,将原始教材具有共性的教学资源创新性地进行研发,和布依民族地区文化融合在一起,分别借助布依民族传统服饰、布依粮仓、布依民族人口这些具有特色化的应用场景,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有更强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信念。

3 结论及展望

少数民族数学文化资源丰富且有着自身的特点,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地区数学教育现状看,目前大部分边远民族地区教学资源的研发和使用比较匮乏,布依民族地区研发和应用本土性数学教学资源力度不够,教师可以运用布依民族文化创设有效课堂导入,构建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布依文化的融入,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潜移默化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猜你喜欢
布依数学课程教学资源
山水布依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布依少女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布依八音坐唱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达里雅布依散记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