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化妆品含氧衍生物原料的性质及制备》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0-11-27 04:10胡彩玲
山东化工 2020年21期
关键词:职教化妆品微课

胡彩玲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株洲 412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化妆品化学(有机)》是作为化妆品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含有丰富的思政元素,和其它专业课程一样,都是育人的主阵地。在该课堂上如何把握住思政教育的内涵,将民族自信、品质管理、严谨规范等素质培养贯穿全程,思政元素落实在教学的相关环节中,将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有机融合,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每位任课教师必须承担的光荣使命与职责。

1 整体设计

1.1 单元内容分析

《化妆品化学(有机)》课程是化妆品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教学内容选自第8个模块醇、酚、醚和第9个模块醛、酮,共计16学时。因醇、酚、醚、醛、酮这些物质具有保湿、美白、调香、防腐、抗氧化等重要功效,是化妆品配方中的常用原料,因此《常用化妆品含氧衍生物原料的性质及制备》的学习将为学生今后从事润肤霜、香水等化妆品生产、研发、检验、销售等相关岗位工作提供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1.2 学情调研与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高职化妆品技术专业一年级二期学生。经调查,50%的学生高中未接触《有机化学》知识的学习,约80%来自文科生,但他们普遍学习目标明确,热爱本专业,主动学习欲望强烈,思维活跃、网络搜索能力强,具备了较好地利用智慧职教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经测验,绝大多数同学已经掌握了烃、卤代烃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加热、萃取等基本操作、会鉴别和制备一些简单的有机物。但对复杂化合物的鉴别、合成方案设计有难度,不会独立分析和处理制备实验中的异常现象。

1.3 教学资源与环境

图1 MOOC资源

教学资源:选择初玉霞主编的国家级规划教材、精品教材《有机化学》为主教材,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编写的《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为辅助教材;在智慧职教系统化开发了《化妆品化学(有机)》课程MOOC资源,含课件(27个)、微课(91个)、题库(460道);搭建了《化妆品化学(有机)》课程平台方便教学管理;采用chemdraw、chem3D、美丽修行APP等软件资源助力教学。

教学环境:配备专业实验操作台和移动式可交互显示屏,无线网络全覆盖的化妆品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室。

1.4 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和学情分析,确定了本单元的知识、素质、能力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①了解醇、酚、醚、醛、酮在结构上的差异;

②掌握醇、酚、醚、醛、酮的命名方法;

③了解醇、酚、醚、醛、酮的物理性质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理解氢键对几类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④掌握醇、酚、醚、醛、酮的化学性质及其实际应用;

⑤熟悉醇、酚、醚、醛、酮的制备方法。

能力目标:

①能应用醇、酚、醚、醛、酮的理化性质进行鉴别、分离、合成方案设计;

②会利用醇、酚、醚、醛、酮的性质进行鉴别操作;

③能进行回流装置的组装与拆卸,掌握β-萘乙醚的制备方法;

素质目标:

①养成操作规范、品质管理的职业素质;

②树立安全环保、团队协作的意识;

③培养民族自信、爱国敬业的品质。

教学重点:

①醇、酚、醚、醛、酮的命名方法和化学性质;

②回流反应仪器的组装与拆卸。

教学难点:

①醇、酚、醚、醛、酮化学性质的应用;

②实验操作条件的控制。

1.5 教学策略

1.5.1 教学实施思路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确立知结构、会命名、知性质、会应用、能操作的能力递进提升主线,贯穿到各类有机物的知识学习、技能习得的过程,并将职业素质(规范严谨、环境保护、团队协作、产品质量)、课程思政(民族自信)融入教学全过程,做到知行合一,素能共育。

1.5.2 教学方法与手段

基于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紧密围绕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进行教学设计,采用任务驱动、小组讨论、问题情境、理实一体等主要教学方法;利用教学团队在智慧职教平台共建的《化妆品化学》(有机)微课、题库、实训录像等课程资源、chemdraw、chem3D绘图软件,同时辅以云课堂app,助力课堂实施、管理和评价,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2 课堂教学实施

2.1 单元教学实施总体安排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实验、微课、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运用智慧职教立体化课程资源、chenmdraw、化妆品配方软件等教学资源,助力知识、能力、素质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提升学生岗位核心能力。

图2 实施总体框架图

2.2 单元教学具体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确立了“5S”(设置情境、观看微课/视频/实验、说出现象、寻其原因、设计方案)的教学组织实施新模式,让学生在思考、小组讨论中学习。同时将民族自信、品质管理、严谨规范等素质培养贯穿全程。以模块8任务二酚的结构、命名、性质、制备(如图3)为例讲解教学实施过程。

图3 酚的结构、命名、性质及制备实施过程图例

2.2.1 课前导学

教师在职教云平台学习任务,学生在平台自主学习酚的ppt和微课,小组讨论设计去除检验员衣服上苯酚污渍的方法并上传至职教云。教师根据提交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2.2.2 课中深化

教师先总结学生课前任务完成情况,然后通过“5S”教学组织实施模式学习酚的理化性质(见图6课中深化)。巧设与专业相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动力的同时提出问题。观看学生代表实验、虎门硝烟视频、原创实验视频等立体资源,提升学生兴趣的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操作规范等素质的培养,实现润物无声的人才培养教育。通过学生说出实验现象和教师引导思维,使学生明白现象背后的原因。在小组成员的互帮互助下,学生设计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实现教学重难点的自我突破。最后利用开发的题库资源测验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云课堂app助力教学全程采集与量化考核评价,辅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图5 观看原创实验微课

图6 成醚反应动画

图7 小组讨论合成方案

2.2.3 课后拓展

学生在智慧职教完成醚的预习任务为下次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饮料中茶多酚的鉴别巩固课上所学,利用美丽修行软件查找化妆品成分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2.3 单元教学目标达成度分析

2.3.1 知识掌握情况有所提升

对比单元前、后知识测试情况,90分以上学生人数增加明显,70-90分之间学生人数明显下降。这就表明“5S”教学组织实施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智慧职教平台MOOC资源也便于学生时时处处开展学习,突破了传统数学课堂的局限,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图8 单元前(左图)、后(右图)测试情况分析

2.3.2 学习能力显著提升

图9 学生创业获奖情况

从教学活动参与度,提交方案正确性看,都较改革前有明显提升。而且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也明显改善。学生在开展的各类创新创业能力大赛中屡获佳绩。

2.3.3 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养成

对比改革前、后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学习比例、课中认真听讲比例和课后能通过有效途径解决问题的比例,数据表明改革后三项数据都有明显提升。这就表明学生由原有的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主动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养成。

图10 学生学习习惯问卷调查表(前)

图11 学生学习习惯问卷调查表(后)

3 教学反思与改进

3.1 特色与创新

①践行教学“三紧贴”,实现了基础课教学的“二转变”教学目标紧贴就业任职需求,教学内容紧贴专业课知识需求,教学过程紧贴立德树人过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思政和职业素养互渗透,实现了基础课教学向“知行合一,素能共育”转变。

②课程配套资源原创比例高,资源受益面广课程配套资源开发相对完整,原创比例高,先后遴选为省级名师课堂、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拥有注册学员2000余人,涵盖了175所学校或企业,资源受益面广。

3.2 存在不足和改进

①两级分化情况仍然存在。要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级,分层级布置课后任务,加强对能力不足学生课后辅导,做到人人达标。

②加快开发与mooc资源配套的新型云教材。

猜你喜欢
职教化妆品微课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圣诞化妆品包装很雷同?那是因为你没看见这些!
2018年,化妆品要“减负”!——便携式化妆品成新热点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