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高中生多元能力的项目式学习模式
——以“金属钠及其化合物”为例

2020-11-27 04:10单楚涵陆国志
山东化工 2020年21期
关键词:金属钠高中化学探究

单楚涵,陆国志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1918年,杜威的学生克伯屈在The Project Method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教育领域的项目式学习概念及特征[1]。此后,项目式学习在国外教育界得到了广泛关注。美国的巴克研究所成立以来,一直致力发展与推广项目式学习,认为项目式学习与真实世界更有关联。目前项目式学习的理论研究已经发展成熟,以“做中学”、在学习中解决真实问题的项目式学习被人们所熟知。常规教学中的项目式学习承载着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的功能, 同时又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所以在我国目前中小学的课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

高中化学知识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较抽象、难以理解。项目式学习将真实复杂有挑战性的问题拆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结构化、系统化、功能化的知识体系[3]。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使化学知识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不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利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1 高中化学课堂中实施项目式学习的必要性

1.1 社会进步依靠创新型人才

当今世界对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布的“全民教育全球检测报告”、美国的“21世纪技能”、欧盟的“八大核心素养”、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宣言”、日本的“21世纪型能力”以及中国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体现了对受教育者的创造和创新能力培养[4]。可见创新型人才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教育创新”。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选择学习资源,围绕一个或多个项目展开学习,通过合作探究,创新实践来完成项目任务,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项目式学习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实施, 结论的得出, 研究成果的评判, 均由学生自己完成, 因而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性[5]。

1.2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与之前的大纲相比有了质的突破,阐明了化学课程对学生的影响,突出强调培养受教育者的问题解决能力,掌握基本的知识与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受教育者兼备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兼备[6]。在此背景下,化学教师传统的教育理念发生转变,更多的应用现代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使学生整体的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7]。项目式学习作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受教育者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有效手段[8]。项目式学习的特点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谋而合,这种教学模式顺应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3 高中生学习化学的状态不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可见实践操作对于学习高中化学知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高中化学教学常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长此以往学生对为什么学习化学产生疑惑,学习的积极性逐渐消磨殆尽。此种教学方式虽然在呈现的应试考试中呈现一定的分数,如若让高中生实际运用所学内容,简直是“纸上谈兵”。项目式学习是在真实的环境下,学生以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对部分学业不良、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有一定帮助,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

2 研究案例——“金属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2.1 制定项目式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比课内教学目标要求更髙,更多的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9]。通过学习这节课,让学生了掌握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了解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常见应用。更重要的是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毅力、批判性思维及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能力。

为提高高中生的思维品质及多元能力,以“金属钠及其化合物”为例,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1)教师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掌握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2)学生通过课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让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囚禁在书本知识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对了解到的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进行实验验证,并对产生的实验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2.2 实施项目式学习的具体方案

2.2.1 分组探究

在项目式学习开始之前,教师需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班内学生进行分组,依据学生最近一次的考试成绩,采用S型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并要求小组内推举出一名组长[10]。课前师生都要对所学内容进行充分准备,以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展开。

2.2.2 实施流程

把学习内容拆分成小的项目,教师设置层次清晰的驱动性问题,学生通过自行探究,最终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从预习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切入,学生对金属钠的基本性质有所掌握后,再探究金属钠在空气中生成化合物的性质并了解其实际的应用原理,这节课的最后小组成员进行总结。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见图1):

图1 教学设计流程图

3 实施项目式学习模式给教师的启示

3.1 教师改变原有的角色定位

实施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原有的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及“课堂掌控者”的角色中释放出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促进者”,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其高度参与到问题解决中来,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究,发散学习思维,并从原来禁锢的思想中解放出来,这样才能以批判的思维及主动探究的精神进行学习。

3.2 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条件

我们身处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转变,各种新的教育模式也层出不穷,教师的教育理论与思想唯有不断更新,才能“与时俱进”,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虽然项目式学习起源于国外的上世纪初,但国内直至21世纪初才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作为国内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教师唯有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及思想,实施起来才能游刃有余。

3.3 教师需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活力,学习内容也丰富多彩。与此同时,教师要考虑课时问题,师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如若运用不合理,便增添了师生的负担。此外,项目式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如若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可能存在思考不周之处,实施过程中易造成课堂秩序紊乱,这与实施项目式学习初衷相悖。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合理的设计教学流程并考虑在教学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防患于未然,确保教学顺利展开。

4 结论

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培养学生多元能力是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方面发展的人,而不是成绩优异的“书呆子”。高中化学课堂与项目式学习有机结合下,在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让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学生可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并对实验进行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及批判性思维。并且每个学生都有上台展示、辩论的机会,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项目式学习有利于学生的潜能、创新力的激发,可见与高中化学教学相结合还是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的。

猜你喜欢
金属钠高中化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金属钠保存试剂探究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金属钠的性质与考查方式赏析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