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2020-11-28 00:13李晓勤
成才之路 2020年33期
关键词:红色精神政治

李晓勤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红色文化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红色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体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之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其中很多文化资源能够通过形式创新、内容创新、途径创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完全可以引入富有时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红色文化资源,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一、红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

改革开放背景下,受内外部因素和影响,社会的价值观念变得更为多元化。特别是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人们接受的外部信息途径更加多样,社会上的多种价值观都能够通过网络途径进行传播。而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具有思想引领价值和道德激励价值。

(1)思想引领价值。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出来的文化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与时俱进特征,与我国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的高度契合性,是民族精神和时代价值的具体体现。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为了反对压迫,反对殖民主义,他们以牺牲自我来实现心中的理想信念。为了不再忍受屈辱和压迫,他们心怀爱国情怀,前赴后继地与反动势力作斗争,在这一时期集中体现了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精神。而这些精神信念,能够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价值引领,同时也能够回答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现实问题。

(2)道德激励价值。道德激励的重要前提是要把握好社会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规律,在规律的基础之上,通过设置一定条件的诱因来催发社会个体的道德需求动机,从而实现道德激励的目的。红色文化资源蕴含在每一段革命历史之中、每一种革命精神之中,这些文化资源无不体现党和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过程中所形成的高尚道德品质。这些道德品质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与将来,都将起到道德激励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实现目标激励。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清正廉洁、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勤劳爱岗的优秀道德品质,这些优秀道德品质闪亮着人性光辉与人性之美,在新时代能够成为人们道德层面追赶的目标。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更应该将这些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榜样激励。红色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涌现出了董存瑞、焦裕禄等一批具有人性光辉的榜样人物,他们的事迹不仅感召着人们不断奋勇向前,而且对于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二、红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取得的成效。红色文化资源深刻地体现着爱国主义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当前很多高校都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有机结合,并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等主旋律思想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帮助大学生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新的历史时期,更应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文化资源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非常注重革命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存在的问题。一是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结合得不紧密。当前,部分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未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实践中仍对红色文化资源存在认知偏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缺乏深入调查,只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简单的拼接,并未看到红色文化资源的全貌,也未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意义和时代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导致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得不紧密。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还存在认知偏差。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师与学生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功能、内容、时代价值认知还存在偏差,一些大学生认为红色文化资源已经过时,部分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学习重视程度不够。

三、红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实效,高校应将红色文化资源纳入到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构建更为科学的评估机制。

(1)将红色文化纳入实践教学环节。首先,创新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形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开展过程中,高校要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载体进行探索和研究,让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发光发热,激发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资源学习的兴趣,启发他们对革命精神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将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时代精神和道德品质内化到内心深处。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利用革命旧址、革命胜地、烈士陵园、纪念馆等红色文化资源载体,让大学生进行实地参观,了解革命先烈的光荣事迹,使大学生在现场感知红色文化精神,领悟红色文化内涵,提升德育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对经典著作和红色文化精品进行深入研读,并结合当代出现的社会热点问题,学会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其次,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在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既可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院系为单位,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组织广大师生观看历史题材的红色经典作品,写读后感,加深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理解。高校也可以让大学生深入到红色文化资源胜地,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并撰写调查报告,对于如何保护红色文化资源、如何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进行系统的探讨和分析。高校还可以组织红色文化征文、红色文化演讲等团体活动,增强大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

(2)构建红色基因教学评估机制。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高校不能只是走马观花地将红色文化资源运用其中,有必要构建红色基因教学评价机制,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进行认真评价,进一步促进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高校要从红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进一步提升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具体评估过程中,高校可以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对本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文化资源结合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高校也可以邀请其他兄弟院校对红色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价值与具体实现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得出相应结论,进而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加以优化。

总之,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自身的属性,使其既能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也能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从教学需求和学生实际需要的角度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将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让红色文化资源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载体或平台,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红色精神政治
虎虎生威见精神
红色是什么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拿出精神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