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之后,应寻找更多推进贸易自由化的途径

2020-11-28 01:27
中国对外贸易 2020年12期
关键词:自由化伙伴关系跨境

本刊特约评论员

11月的最大消息,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在全球肆虐、美国艰难地选出了一位新总统之外,就是包括东盟十国和中日韩澳新联合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了。这个全球最大的自贸区,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占全球总量的近30%,且经济发展动力强劲。关键在于,RCEP是经历了8年艰苦谈判,在经济全球化遭遇严重挫折之际诞生的区域自贸协定。这对于经济全球化在未来摆脱曲折发展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2018年年底,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主导下达成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生效。如果不算非洲大陆自贸协定的话,这是过去几年中生效的唯一一个体量相对较大的多边自贸协定。它的诞生,意味着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正在逐渐成为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主流形态。RCEP的达成强化了这种趋势,或许将意味着全球贸易体系正在从WTO谈判这样全球性自上而下的变革,转为区域自贸协定这样的自下而上的变革。

CPTPP出现的背景是全球贸易自由化在近年取得的进展微乎其微。自世界贸易组织(WTO)多哈贸易谈判失败以来,它的上诉仲裁机制因为美国阻挠法官任命而瘫痪,WTO总干事阿泽维多被迫提前离职,新总干事遴选也遭到了美国否决。在区域化自贸组织的进展上,美国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并迫使墨西哥和加拿大修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并易名为“美墨加协定”(USMCA)。新协定不仅在条款上对自己更有利,而且还塞入了“毒丸条款”,以此阻挠成员国与中国进行自贸协定谈判。

即使排除了贸易保护主义因素,旧有的全球贸易体制也正变得不适应新的情况。数字经济的崛起,带来跨境贸易中的许多问题,例如数据跨境流动带来的隐私和安全以及跨境电商监管等问题。欧美正就大型数字科技公司在税收问题上争吵得不可开交,中国则需要关注数字科技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此前的劳工标准、国企待遇以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是否需要“对等开放”,都是当下贸易自由化所需要面对的直观情况。

作为地理位置相近且成员国重叠程度较高的两个多边自贸协定,RCEP的规模虽远大于CPTPP,但是在应对全球贸易新现象、新变化上仍不如后者,灵活性有余而自由化程度不足。在RCEP破局之后,中国应该在现有基础上更上层楼,一方面加速改革,更大程度上与国际贸易先进标准接轨,另外一方面应该在参与多边谈判的过程中,尝试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当前国际贸易规则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同时积极参与标准制定,为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做出更多的贡献。就这个意义而言,中国领导人在11月中下旬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中国将积极考虑加入CPTPP”,表现出了中国更深入推进贸易自由化的意愿。

猜你喜欢
自由化伙伴关系跨境
论跨境资金池在企业资金管理中的应用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放松美国金融管制的密径?
基于LTE网络自优化方法研究
当代俄罗斯媒体语言的显著特点及其成因
“新常态”下加快发展西安跨境电子商务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本 期 导 读
欧美对华纺织品设限一览
不可随意套用“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