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常熟张鸟园建设对策研究

2020-11-28 09:30崔心卉吴瑞石
绿色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农家乐村庄特色

崔心卉,吴瑞石

(1.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1;2.国营常熟市虞山林场,江苏 常熟 215500)

1 引言

“三农”问题是我国民生建设领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把乡村振兴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为振兴乡村的行动明确了具体的任务和目标,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作为我国的基本治理单元,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在乡村中尤为突出,乡村振兴关系到我国整体发展是否均衡,关系到国家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常熟自然村落中的张鸟园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张鸟园发展的现状和先进做法,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张鸟园的发展现状,针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 发展现状

2.1 自然、文化资源丰富

张鸟园南靠虞山、东临常熟主城,北沿三环快速路,区域交通便捷,与上海、苏州,无锡、南通构成1 h经济圈。张鸟园位于常熟三峰管理区,在虞山风景区的资源辐射范围内,半城半景,坐拥良好的地势,南侧山林资源丰富。三峰管理区内有常熟著名景点——三峰清凉禅寺,另有许多风景名胜,如秦坡涧、瑞石涧、玉蟹泉、老观石、龙井湾、七星墩、万松林,名人墓有杨晋墓、蒋元枢墓、翁咸封墓和翁咸封祠堂等,是江苏虞山国家森林公园景点的特色旅游地。

张鸟园附近有陈家坞、鱼家宕、张家宕、徐家宕等组团。村庄生态良好,景色秀美,产业特色鲜明,有着自己的独特优势。溪壑幽深,水木清华;公共基础设施完善,茶园实施林茶间作,环境优美,健身步道连接各景点,村居散落其间,民风古朴淳厚。

2.2 一主多辅,产业多元迸发

村庄产业特色鲜明,第一产业主要农作物为茶叶、盆景和花卉,类型丰富多样,占比较多。种植桂花、杜鹃等多种花树、花卉。有种类丰富、环境优美的杜鹃园,可供游览观赏。第二产业为茶加工产业,虞山绿茶深受市场欢迎。区域内三产旅游业开发十分兴旺,主营农家乐茶社及清凉寺旅游行业。通过产业融合,以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带动一产和二产的蓬勃发展。区域内景观优美,加之本地由来已久的饮茶休闲文化,农家乐数量可观、业态兴旺、人流量大,是常熟本地人休闲放松的常去场所。

张鸟园现有一群传统工匠,包括制茶技艺、茶艺表演、竹编、盆景修剪等手工艺人,共计40余人,为传承村落传统手工艺、弘扬特色匠人文化、促进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

2.3 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

三峰片区的美丽村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张鸟园的环境整治优化,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初步完成。三峰陈家坞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工程与2013年开展,新建6300 m2生态型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2000 m2文体休闲广场,配套150 m2健身器材场地,改扩建1000 m2村道,450 m休闲观光游步道。完善村庄标识标牌,新建公共卫生设施。种植绿篱1000 m、公共绿地8100多m2。三峰街及张鸟园美丽村庄示范点建设工程建设于2014年10月开工,于2015年2月初竣工验收,新建陈家坞游步道,改建张鸟园环路,改建三峰街道路,道路总长750 m,新增消防管道,铺设天然气主管。翻修停车位、场地2500多m2。三峰街两侧建筑的立面整饰、三峰街主入口改造,改造内容有入口处停车场,三峰“精神堡垒”及绿化景观调整,改造后的三峰街成为具有江南传统建筑风格,乡村休闲旅游特色的商业街。

3 存在问题

3.1 产业特色有待提升

目前来说,张鸟园的产业包含了茶叶种植及后续加工、以家庭为单位的农家乐经营、乡村旅游观光、手工艺人制作盆景售卖等,虽然产业建设涉及面广,但很大程度上依托原有的自然环境,同质化严重,缺乏自身特色。茶叶产业以家庭承包管理、茶厂加工进行包装售卖,茶田单位剩余产量很多会被承包人进行私售,冲击品牌茶叶市场,长久发展容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茶园虽面积可观,但未做统一规划,茶厂没有统一布置洒水、除霜等设施。茶园可观赏程度较低,缺少设置游客亲身体验采摘的项目,未对其进行集中开发导致形式单一。农家乐经营多为村民以家庭为单位自主经营,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顾客聚会喝茶、纸牌休闲为主,没有资金及现代化管理的引入,没有形成规模化的茶室产业,不能有效降低单位成本,反而经常会出现争夺客源等问题,影响用户体验,导致恶性循环。对于旅游观光来说,没有利用好现有资源,闭环式或链条状参观路线仍未彻底完成。与大数据等新技术结合度不高,参观模式较为传统,对于整个区域的宣传力度也有待加强。对于盆景手工艺,技师们没有固定的销售渠道,而零散售卖双方掌握信息的不对等,导致很多高价值作品被低估,损害了手工艺人的利益。

3.2 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现状设施配套基本齐全,但基础设施分布的密度不合理,一些民宅密集处没有空余场所建设活动室及停车场。还有一些公共活动场所,形式单一,缺乏特色,部分指示标志的不合理设置,造成了游客的不便。村民跟风经营农家乐,导致拥堵和脏乱差情况加剧。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多,节假日人流量多的时期排污管道会出现排通不畅,污水系统和雨水系统的分离急需完成。同时,用电需求也日益旺盛,电网布局、用电扩容也需重新规划。由于是自然村落,尽管经过多年的整治,村庄原有的空间肌理以及与生态已经紧密联系,但仍缺乏整体的区域划分,部分村落缺乏村民公共体育、文化活动的场地。

3.3 村庄文化有待彰显

目前现有特色文化挖掘不够深入,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名片。作为历史悠久的自然村落,紧邻虞山,乐器、书法、绘画、棋艺等都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自身内容,但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对这些文化元素的认识逐渐淡薄,村民也缺少对于历史文化进行宣传的意识和自觉。随着现代各类文化的冲击,年轻人对于该地区的文化认可度降低。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缺少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旅游发展关注于生态环境这一核心竞争力,却忽略了地方文化这个重要因素,将文化内涵融入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的一大重要支撑。相较于全国范围内乡村发展的典型,张鸟园尚未形成良好的乡贤文化,公序良德和乡规民约也还没有深入人心。

4 方向和对策

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发挥乡村特色,统筹推进乡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促进乡村经济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城乡协调发展,发挥三峰文化底蕴深厚,林农产品丰富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放大美丽三峰特色乡村建设品牌,虞山为载体,以茶和农家乐作为特色要素,建设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生态宜居的特色乡村。

4.1 美化环境、优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营造优秀的生态环境,注意凸显原生态特色。保留地域文化和田园乡村风貌,营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的乡愁”的特色生态、田园乡村景观。科学规划从而进行空间提升,打造精品乡村。在张鸟园山涧环绕、林鸟相融的基本格局基础上加以优化整理。秉持节约经济、尊重现状、不大拆大建的原则,采用微改造、微处理的规划设计手法,合理规划建筑外立面风貌,优化村庄景观环境。优化公共空间体系,对重要的空间节点进行优化提升,凸显风貌特色。

在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有计划推进村级的村庄整治、道路改善和生活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建设,建成健身步道、小游园、老年活动室、三峰图书分馆、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项目,提升村名生活的便利性和娱乐性,增强村名生活幸福感。

4.2 产业优化升级,形成特色产业

通过在现有完善产业的基础上,以村委为主导,多方协调,实现村民共治,共同发展。形成特色农业产业聚集区,推动产业发展,进一步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4.2.1 优化茶叶种植、茶加工产业,创新种植生产新模式

对于茶田,可以利用地形,将现有阵列式茶田提升为梯阶式茶田,形成层次分明的梯阶茶海景观,以梯阶对茶田进行分割,便于管理,增强体验性和观赏性,强化田园特色。现有茶叶多为普通的绿茶,可以提升种植技术,建议适当开发新茶叶品种,规划试验田进行有机实种,增加茶产品的多样性,增加产业收入,开发的新茶叶品种也将为茶技艺研学提供样品基础。保持现有发展势头的基础上,以科学为指导,发展产能。发挥现有虞山茶厂的优势,延续并优化传统手工艺。引导种植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种植效率,增加产能。

4.2.2 融合乡村田园特色,鼓励盆景种植、花卉种植

可以充分利用村居宅前屋后的闲置地,由村委组织,鼓励种植盆景,由种植经验丰富的村民教授经验,开发盆景品种及售卖渠道,增加村民收入,同时盆景也可作为特色景观,美化村庄,形成特色。在花卉种植方面,可以现有杜鹃园为基础,开发花卉种植,形成一定体量,可打造四季花海,作为村庄特色产业之一进行推广,从自产自销和对外销售两方面,增强村民对于花卉种植的积极性,兼顾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4.2.3 农家乐升级,打造休闲旅游综合体

深入挖掘山水景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助推农家乐发展壮大、规范营运,促进农家乐提档升级,提升区域内农家乐、茶社的硬件设施、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管理区可引导农家乐自我提升建设,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农家乐,建设一批设施标准高、服务质量好、自我特色强的新型农家乐。

引入并发展民宿产业,引导升级原有住宅改造为民宿,打造提升一批特色旅游酒店和精品民宿。打通全方面的美食居住体验链条,形成乡村旅游2.0版本——二日游。引进文创产业,拓展乡村经济发展,继续完善休闲观光配套设施,引导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努力把三峰农家乐打造成为融农家休闲、民宿度假、乡村购物、民俗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文化休闲旅游综合体,实现乡村振兴。

依托区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响应号召,发展夜间经济。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突出文化旅游在夜间经济中发挥的带动作用,创新发展夜间经济商业新模式,丰富夜间经济产品形态,完善夜间经济公共服务。在夜间人流量较大的健身步道周边地区推出特色旅游购物夜间集市,展示贩售特色农产品、竹编等手工艺品。积极发展老百姓喜爱的休闲娱乐活动,例如受中老年人喜爱的昆曲、苏州评弹,受年轻人喜爱的露天电影等。

4.3 发掘文化特色,弘扬村庄精神

通过景观提升、设施完善和产业规划,大力发展特色乡村建设。形成文化旅游和产业发展的互补特色文化,建设特色乡村文化体系。挖掘张鸟园历史文化,结合时代精神,推进村庄文化建设,结合文化项目,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和对村庄文化的认同感,同时结合产业发展培育新的文化类型,形成丰富的多元文化格局。

发挥村庄乡贤能人及优秀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培养村民形成积极进取、艰苦创业、团结一致的村庄精神。通过建设各类文化设施、公共活动场地等,提供更多的村民交往环境,促进传统文化传播,增强村庄的凝聚力。

猜你喜欢
农家乐村庄特色
“农家乐”应提升吸引力
农家乐
特色种植促增收
村庄,你好
农家乐
湖北省高星级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村庄在哪里
村庄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