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苇岸的乡土自然写作

2020-11-28 07:21邓小燕
鄱阳湖学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乡土中国梭罗

主持人语:苇岸作为中国当代最早具有生态自觉意识的作家之一,对追求现代化和消费主义的时代主题秉持着一以贯之的批判态度。虽然由于早逝,他的“大地上的事情”只展开了很小的一角,但这位乡村和自然的圣徒从未曾消失,且他作为当代中国自然文学先觉者的形象越来越受到肯定。本组文章尝试从多个角度讨论苇岸的自然写作。其中,走出书斋、投奔田野,回应作者与其所在地方万物的情感关系,是对谈稿《重返文学现场——在北小营村谈苇岸》的缘起。而对村庄作历时性的考察也为评价苇岸的自然写作提供了一个参照系,这也就是《苇岸自然写作中的现实与想象——基于北小营村的田野考察》一文的视角。此外,中国当代自然文学并非由内而生,其文学视野的形成和批评尺度的确认,与作为参照的欧美自然文学密切相关,就苇岸而言则突出体现在梭罗对他的影响上,这也是《论苇岸的乡土自然写作》一文所关注的问题。因而在整体上,本专题的3篇文章是相互补充的。苇岸作为一个先行者对于自然书写的高度专注,在身体与文体上的高度自律,及其在沟通乡土文学与自然文学这两大文学传统上所作的努力,至今仍显示出不可多得的典范性。这也是苇岸虽然逝世20余年,但他的自然文学创作仍值得一再讨论的根本原因。(邓小燕)

[摘 要]苇岸是中国最彻底的梭罗主义者。在自然和乡村风景急速消失,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苇岸继承了梭罗自然文学的文明批判精神。但与美国自然文学以荒野作为文明批判的武器有所不同的是,苇岸特别重视乡村的意义。他的写作确认了乡土中国自然面向的文学价值,这使其既有别于以现代化为目标的乡土文学传统,又不同于当前沉溺于表现乡村治理失序和经济崩溃的挽歌悲调。自然和乡土的结合,激活了乡土文学潜在的对现代化的批判力。

[关键词]苇岸;梭罗;自然文学;生态主义;乡土中国

1999年初,作家鮑尔吉·原野在辽宁文学院授课时谈道:“在二〇二〇年左右,在中国应该出现的文学大师当中,应当包括苇岸,如果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始终在文体和诗意上努力,始终怀有对大地的饱满的爱。”①但同年5月19日,苇岸便因肺癌离世,年仅39岁。命运扼杀了这位年轻的朝圣者,同时终止了他试图塑造乡土中国自然性格的写作探索,他所走的那条乡土自然文学小径也因后继乏人而荒草萋萋。苇岸将梭罗的自然写作与中国的乡土文学结合起来,激活了乡土中国自然面向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潜能,因而他的写作具有强烈的预言性。当前,生态问题和乡村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文化危机的核心,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文化和文学领域内的生态资源也不断被激活,重新讨论苇岸显得很有必要。①2019年,笔者在苇岸故乡昌平北小营村和水关新村住所作了3次田野考察。在充分调查苇岸写作的自然环境和藏书阅读的前提下,本文试图对苇岸的乡土自然书写作一个整体性的论述。

一、梭罗的中国圣徒

1993年8月8日,苇岸游走在京西潭柘寺,寺中古树令他十分欢喜:“还有两树也令我感兴趣,标名为‘七叶树,又为‘梭罗树,见到此树甚高兴,久寻不得,终于看见,分别在树下照了相。”②“七叶树”又名“娑罗树”,由印地语“sāl”而得名。据传,释迦牟尼涅槃时托身娑罗林下,因此佛陀有“娑罗树王”的称号。③潭柘寺娑罗树为唐代所植,是寺中圣物,笔者实地所见,树牌实际上写的是“娑罗树”,苇岸却偏偏将其写为“梭罗树”,这并非笔误,而是因为他所皈依的不是佛陀而是梭罗。1993年站在“梭罗树”旁的苇岸,与1999年专程前往瓦尔登湖的博物学家威尔逊(Edward O. Wilson)目的相同,都是在他们所热爱的世界已面目全非的当下,自觉接受梭罗的感召,决心“成为一个彻底的梭罗信徒”。④在致朋友的信中,苇岸写道:

一张饼吃饱三千人,只能算作小奇迹,现代人的心灵也许并非饿着,而是像河床一样积满了淤泥,梭罗立愿要疏浚人类精神河道里几千年腐臭的垃圾,丝毫不逊色与佛陀立愿将世人度出苦海。思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我认为我已经找到了一个相当满意的答案。⑤

苇岸将梭罗与佛陀和基督⑥并举,将他们都视为圣人,这是极具眼光的判断。斯蒂芬·哈恩(Stephen Hahn)在《梭罗》一书中写道:

借用哲学家雅斯贝斯(Carl Jaspers)的话,可以说梭罗是个“楷模”。雅斯贝斯曾用这个词来形容梭罗的四位伟大而久远的老师:苏格拉底(Socrates)、佛陀(Buddha)、孔子(Confucius)和耶稣(Jesus),他说到的这几位老师的“历史性和唯一性”,正是梭罗在更小意义上与他们所共有的特性。⑦

雅斯贝斯和哈恩认为圣人的序列中应有梭罗,这也正是苇岸对梭罗的看法,因而苇岸与“梭罗树”的合影便有了朝圣的意味。

中国读者习惯于把梭罗看作陶渊明一类的隐士,⑧而苇岸则认为梭罗“并非去做‘返归自然的隐士”,⑨因为梭罗不是独善其身的,而是有着“与万物荣辱与共的灵魂”,①这种品格在商业文明大行其道的时代显得极为重要。苇岸在转述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对梭罗的评价时,也极看重这种精神。他认为梭罗没有雄心去追逐美国领袖的地位,而是投身自然去当“采黑果队的队长”②(the captain of a huckleberry)。苇岸是在《梭罗集》后所附年表中读到爱默生的上述说法的,③他不止一次提到这一说法,足见他对“采黑果队的队长”这一自然桂冠的欣赏。不过,译者将“huckleberry”译为“黑果”,显然是对梭罗不甚熟悉,也未能把握梭罗的独特性。在苇岸生前所藏张爱玲翻译的《爱默森文选》中,张爱玲将其译作“采浆果远足队的首领”,④也不甚佳;而王艳芳译作“美洲越橘党头目”,⑤就非常形象地传达了梭罗“与万物荣辱与共”的品质,应是目前有关梭罗自然形象的最佳译法。“huckleberry”是梭罗很喜欢的野果,他不仅对这种野果作过长久细致的观察,在《瓦尔登湖》和大量自然志(Natural History)写作中都留有很多与其相关的优美文字。⑥梭罗写道:“那位诗人说过,最适合于人类研究的是人。我则说,学会如何忘掉那一切,放眼去看整个宇宙吧,那种说法不过是人类的狂妄和自大……”⑦立足于自然这更为广阔的基础上,梭罗对以人为中心的文化逻辑展开强烈批判。当19世纪的铁路正在塑造一个全新的美国时,梭罗却说:“越橘减少也是我们为修铁路付出的代价之一。”⑧从这个意义上看,梭罗“美洲越橘党头目”的形象,在生态危机已成为时代核心议题的当前,越来越具有楷模意义。

其实,爱默生认为梭罗缺乏抱负,语含微讽地称其为“美洲越橘党头目”,而苇岸却就此与梭罗产生了共鸣。在《人道主义的僭妄》一文中,苇岸试图清理现代文明阴暗面的思想根源,对作为人类中心主义的“人道主义”展开激烈批判,因为“人道主义”的理论根源是认为“自然界的面貌都是上帝为了特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人类的利益安排出来的”。⑨梭罗与苇岸都投身于自然,从对自然的认识与对话中获得另一种美与德行。

梭罗对北美越橘的情感为他争取了“美洲越橘党头目”这顶自然桂冠,同样,华北田野上的胡蜂也成为苇岸的自然桂冠,因为苇岸把胡蜂视为自己的“家徽”,是神的奖励。⑩在时间不长、产量有限的创作生涯里,苇岸的写作基本上是围绕北京乡野地区的自然风物展开的,特别突出的便是大量关于蜂的文字,它们分散在散文、日记、书信等各种作品中。苇岸对熊蜂、蜜蜂、采蜜人、捣毁蜂巢者等都作过细致的观察和描写,尤其是两篇《我的邻居胡蜂》代表了他“大地上的事情”系列的最高水准。这些精彩的文字后来也最为评论者所称道。即便在苇岸逝去20余年后,他的书房窗外右上角处仍垂着被其视为“家徽”的胡蜂窠巢。鲍尔吉·原野十分钦佩苇岸的散文,誉之为“梭罗二世”,①这一称谓恐怕就如将梭罗视为“爱默生的影子”一样。但苇岸却说:“关于梭罗与爱默生的关系,我更愿意相信他们在心灵上、思想上存在一种先天的契合和呼应。”②在相同的意义上,苇岸会更愿意给梭罗冠以“美洲越橘党头目”这一称誉,而作为一个细心的胡蜂观察者,苇岸本人应被视为“华北胡蜂党头目”,因为自然才是从心灵和思想上将苇岸与梭罗契合起来的关键。

二、捍卫自然与文明批判

梭罗时代的美国已沦为“一个不顾廉耻的、新的、富于创造性的、瞬息即变的社会”,田园美景和安逸闲暇已荡然无存,铁路也从瓦尔登湖旁驶过,③自然的消失成为他关注的问题。与此相类似的是,在商业化与工业文明全面崛起的1990年代,苇岸的故乡北小营村也遭遇瓦尔登湖同样的历史命运。1988年春,作为“八五”计划重点项目的北京水泥厂选址昌平北小营村,消息传开之后,当地农民普遍欢迎工业文明的降临,④而苇岸却写道:

我的家乡就要遭受一场劫难,没有什么事情比这更使我震动,我感到悲哀。在村子的东北面,在家乡田园景色最典型的那个地方,将建起一座大型水泥厂,他像死神就要做村子的邻居。令我时时向往的家乡,我的灵魂萦绕的地方将不复存在。⑤

苇岸称北小营村是“华北大平原开始的地方”,⑥因为它保有华北地区悠久农业文明最典型的乡土景观。根据笔者的田野调查,苇岸生前的北小营村是典型的北方平原村落,村舍群聚中央,四围都是田地,可耕面积千余亩,旱地凿井灌溉,泉井出水如注;村北为麦地,坦坦平原直抵燕山;村西水流汇入人工湖,湖东有牧场;村东有东河,与南边的四家庄河合流,汇入南部广阔的水域;村南广种水稻,近水处芦苇遍生,水中可拾田螺,近旁广植桑树,葚果肥美,最为儿童喜欢。苇岸逝世前后,村庄正处于翻天覆地大变动的前夜,先是北京水泥厂于村东北建成,旋即南部水田为吉利大学建校使用,大批外来人口、商店纷至沓来。1980年该村共有村民1935人,当前已达2960人,外来人口则已过万;且河流全部消失,地下水全面枯竭,村北建有自来水厂以济水需;农地全部非农化,农民以农地补贴和房屋租赁为生。

在苇岸的生命和写作中,北小营村的意义与瓦尔登湖之于梭罗相类似。北小营村于21世纪前后发生变迁,具体而微地呈现了中国农业文明被工业文明摧毁的过程,苇岸则是这翻天覆地大变动下那个痛苦的灵魂。正如铁路爬满美洲的荒野时,梭罗为越橘的消失而不平,苇岸也为田园景色的命运而愤怒。作为梭罗的心灵契合者,他拥有同样敏锐的良知,预先窥见现代文明的阴暗面,这阴暗面便是自然的消失。

考察苇岸对文明阴暗面的揭示,不妨由他对自己的“家徽”——胡蜂——历史命运的评价和全新书写来展开论述。苇岸在总结中国人与胡蜂(毒蜂)的交往史时写道:“在它们与我们的敌对历史上,可以断定,不会有任何一次冲突真正起因于它们。”⑦苇岸提出一个于人类似乎无关紧要,于胡蜂却非常重要的伦理问题,即毒蜂的生存权问题。他在日记和《大地上的事情》中,不止一次地表示对于故意捣毁胡蜂巢穴者的愤慨:

你为什么要烧掉那窝蜂呢?为什么要残忍地搗毁一个家呢?显然它们永远也不会妨碍到你,还没有一只马蜂会主动攻击人。你无非只为以此表示一下勇敢,显示一下伪英雄主义。因为你是男人,现在男人已进步到除了施暴于比自己弱小的动物,……无足以做英雄……这就是人。①

苇岸对胡蜂的生命史作过持续多年的细致观察,在胡蜂身上“看到了某种大于生命的东西”,②这种品质超越了狭隘的男性气质,因而他认为故意捣毁胡蜂巢穴的行为,体现了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极具侵略性的品质,乃是可鄙的堕落。苇岸的这种写作倾向,同传统的自然态度是很不一样的。《诗经》中“莫予荓蜂,自求辛螫”代表了中国人与毒蜂最普遍的关系,而《说文解字》释“蜂”为“飞虫蜇人者”,进一步巩固了这种关系。除了被驯化的蜜蜂常作诗料,胡蜂是极少引发诗情的。毒蜂与人的关系,除了作为蜇人之虫,便是它们的蜂子可为食物,是贡奉给“帝王和贵族的珍贵食品”,③如《岭表录异》所载宣歙一带的人捣毁蜂巢,盗取蜂子,然后“以盐炒暴干。寄入京洛,以为方物”。④本草家则以蜂入药,如《本草纲目》以胡蜂治干呕、雀卵斑及面疱等疾。⑤在古代笔记中,蜂也偶尔被纳入伦理层面,但多以其类比儒家的忠义,如赞赏它们能守君臣之礼。《菽园杂记》就有过这样的记载:

太仓张用良,吾妻兄也。素恶胡蜂蜇人,见即扑杀之。尝见一飞虫挂于蛛网,蛛束缚之甚急。一蜂来蜇蛛,蛛避去。蜂数含水湿虫,久之,得脱去。因感蜂义,自是不复杀蜂。⑥

张用良“不复杀蜂”与苇岸不杀蜂,二者的出发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看到的是蜂身上的“人性”,而这恰好是苇岸认为所当批判的。颇有意思的是,“义蜂”的故事有着“自然的伦理化”倾向,这也是现代以来经周作人为代表的“草木虫鱼之学”一脉所强烈反对的。但苇岸对“义蜂”伦理叙事的反对,却是基于对其背后强烈人类中心主义的批驳,这与周作人在疾虚妄的科学精神下,对于“儒教化”“道教化”自然书写的批判是很不一样的。与周作人对“自然的伦理化”和“载道”文章的排斥相反,苇岸却是“文以载道”的拥护者,⑦他的自然写作伴随着“自然的再伦理化”。在这一点上,苇岸延续的是梭罗的传统。支撑他的还包括一批热爱梭罗的自然主义者,如斯奈德(Gary Snyder)和利奥波德(Aldo Leopold)。苇岸引述斯奈德的话说:“最受无情剥削的阶级是:动物,树木,花草,水,空气。”⑧他特别看重斯奈德在“土地道德”方面的思考:

最初的道德观念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后来增进了处理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内容,但是迄今它还未触及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这个不可无视的领域。迄今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以经济为基础的,土地如奥德赛的女奴一样,只是一笔被任意役使和处置的财富。今天,道德向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延伸,已成为一种进化中的可能性和生态上的必要性。①

苇岸在中国人与胡蜂漫长的交往史中,增加了一种全新的关系可能。他以平等精神看待自然造物,并承认其自由品质,因而将胡蜂视作自然界可以亲近的同胞和空间上的邻居。他怀着善意去观察和体会造物主投注在它们身上的神性光辉,而不是发现胡蜂身上的“人性”。苇岸的这种新风尚同他对自然的热爱与耐心分不开。他具有体物入微的博物学家品质,这种品质当然不仅见于对待熊蜂和胡蜂的态度,还包括对待野兔、蚂蚁、象甲、麻雀、壁虎、杜鹃、白桦以及庄稼、节气、雪、太阳等等的态度。在苇岸看来,自然物中蕴藏的德行与美,绝不次于“兴观群怨”或“事父事君”,也非书斋化的博雅君子的“文人趣味”,而是与“载道”主题保持距离。因为早逝,苇岸来不及读到梭罗晚年那些精彩的博物学著作,但他已经开始攀登那座有着异样风景的山峰了,那山峰正是梭罗在《瓦尔登湖》之后抵达过的新的高峰,②其显露的是一种崭新的时代精神。梭罗说:“我是镇上唯一认真看待浆果(即越橘)或者了解浆果的人,我不是以金钱的价值来衡量它们。”③苇岸眼中的胡蜂同样如此。他笔下的胡蜂是美的、自由的,也是与人平等且可以对话的神圣造物。因而,苇岸是胡蜂的解放者,“华北胡蜂党头目”的冠冕是他的家徽,更是他的荣耀。

三、书写乡土中国的自然面向

《表土与人类文明》一书对苇岸产生过“深刻影响”,④其中写道:“文明人跨越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因为“文明人已经糟蹋了自身久居其上的大部分土地”。⑤这构成苇岸写作的道德动力,也让他与梭罗、斯奈德和利奥波德这些卓越的灵魂一样,提醒人们大自然的衰落。在《鸟的筑巢》一文中,苇岸写道:

在神造的东西日渐减少、人造的东西日渐增添的今天,在蔑视一切的经济的巨大步伐下,鸟巢与土地、植被、大气、水,有着同一莫测的命运。在过去短暂的一二十年间,每个关注自然和熟知乡村的人,都已亲身感受或目睹了它们前所未有的沧海桑田式的变迁。⑥

值得注意的是,同是记录自然的消失和进行文明批判,苇岸的创作与美国自然文学却有着不小的区别。自然虽被视为现代文明的批判性资源,但在新旧大陆上的表现却各有侧重:新大陆上的自然常以荒野的面貌出现,而旧大陆的自然主要指向乡村。荒野与文明的对立,乡村与城市的对立,成为新旧大陆现代性批判的不同表现形式,自然的消失相应地也指向荒野的消失与乡村的消失。确认苇岸自然写作的现实意义,就要对二者的区别予以辨析。

自然作为美国人独立于前宗主国的精神资源,它使北美辽阔的荒野有了自由的品质,这种观念还促成包括《荒野法案》(Wilderness Act )在内的一系列自然立法。纳什(Roderick Frazier Nash)在《荒野与美国思想》(Wilderness and the American Mind)中写道:“荒野是美国文化的一项基本构成。利用物质荒野的原料,美国人建立了一种文明。他们曾试图利用荒野的观念赋予他们的文明一种身份和意义。”⑦梭罗说的“荒野是世界的保留地”最常被引述,《漫步》一章开头就写道:

我想为自然说句公道话。与人类完全世俗化的自由与文明相比,它拥有的是一份绝对的自由和旷野。因此,我们应该视人类为自然的居民,或者说是自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非社会的一员。①

梭罗的“趋于野性则美”与苇岸的“农村永恒”代表了不同的地方特性。苇岸曾引述苏联的“农村赞美者和护卫者”阿勃拉莫夫的话,認为农村应该永存,“因为人性的主要贮存器之一,就是土地,动物和人同他们的交往”。②在谈到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时,苇岸也认为“只有在俄罗斯乡村中才能写得好”。③面对自然的消失,美国人会格外敏感到“荒野的消失”的痛楚。利奥波德说:“很多我们借以铸造出亚美利加的丰富多彩的荒野已经不复存在了。”④因为,与旧大陆悠久的农业传统不同,北美新大陆上农业的拓张与现代技术的兴起具有同步性,乡村在文化上并不是城市的对立面。与旧大陆乡村持续生产田园蛊惑不同的是,那种认为美国农村能将发展主义与纯朴自然相结合的“农业神话”,早就被证明自相矛盾。正如唐纳德·沃斯特(Donald Worster)在论述“超越农业神话”时写道:

这个农业神话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明显的、无法调和的矛盾。一方面,人们认为文明将在这一地区达到更高的发展阶段。关于这一点,史密斯写道:花园神话“肯定了进步与经济大发展的信条”。另一方面,西部又被当做逃避文明的地方,同一神话暗示着“一种对城市化和文明进步的结果的不信任”。⑤

梭罗曾说:“对我而言,希望和未来不是在草坪和耕田上,不是在乡镇和城市,而是在难以渗透的沼泽泥淖中。”⑥这种对农村的不信任,是旧大陆上的读者不易感同身受的。新大陆上的农业同现代工业社会并不全然敌对,而与之相反的是,亚欧大陆上的农业有着漫长的前现代记忆,尤其是要在农业中国找到不曾留下农业印记的荒野是很困难的。因而,同样是自然的消失,其在北美表现为荒野的消失,在中国则表现为乡村的消失。中国的乡村足以构成对现代文明的批判力量,这也是中国乡土文学具有独特地位的内在原因。

苇岸创作中乡土与自然结合的特点已非常清晰,如他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就读时发表在《丑小鸭》上的诗作《秋分》:

把丰满的果实留给

诚实的树

燕子将巢穴

托付给北方

纯朴的土屋

小河同怀里的村庄

一起消失

失去了太阳宠爱的草儿

憔悴了

象遠古的传说

一样干枯

天空告别了大地

静夜里

再也听不到

虫儿缠绵的低诉①

目前苇岸的各类文集都未收录他早期的诗作,这首《秋分》是笔者见到的他发表最早的诗作,北方村庄自然风物是该诗的中心意象。联系苇岸逝世前最后的作品《一九八八 廿四节气》,可以说乡土自然书写贯穿其整个创作生涯。

苇岸极少对本土作家表示认同,但对乡土作家沈从文却颇有好感:

他(沈从文)说的下层中那些纯朴、善良的人存在于哪里呢?当他从城镇走入农村便能遇到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在减少,像我们感觉纯空气、河水、鸟在日益减少一样,这样的人在商品经济面前或者痛苦或者蜕变。②

苇岸从自然的消失这一角度把握沈从文的乡土写作,而且格外看重与之相伴的德行的丧失,而他们两人都是以现代都市文明作为自身对立面的。苇岸对沈从文的赞赏,有在中国作家中寻觅知音的用心,然而无论是重返“人学”的1980年代,还是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1990年代,苇岸都显得形单影只。他同主流文学格格不入的情形,从其自述文章题目“一个人的道路——我的自述”中便一目了然。

近年来“乡村的消失”不绝于耳,日益严重的“农村人口流失”“农地抛荒”“空心村”等现象,以及种种触动人心的说法,如“回不去的故乡”“留不住的乡愁”等等,无不指向乡村的消失。但乡土悲声总体尚未超越“三农”悲歌的限制。回溯历史,近代以来乡土中国越来越被视为同城市中国相区别的一种经济产业(第一产业)和社会样态(熟人社会)的结合物,并因其现代化水平显而易见的劣势而被问题化,农业经济和社会治理成为想象乡土中国的单一方法。但无论是经济的还是治理的逻辑,都是以人类活动为唯一的中心,它完全忽视了村庄作为人与自然长期磨合的人文地理空间这一事实。与此相对应的还有自然的境遇。自然科学垄断了关于自然的全部真理,自然丧失了天人合一的属性,不再具有美和德行,而是单纯作为人类改造和征服的对象,只是实现人类的意志的载体。这些观念的束缚,直接导致当前乡土写作某种共同的缺陷。无论是风头犹盛的乡土“非虚构”写作,还是高校知识者周期性的返乡书写,社会学视野下的村庄纪实,以及童年追忆式的乡土挽歌等等,无不是以治理的松弛、经济的衰落和人伦秩序的崩溃为内容的乡土悲歌,极少能超越挽歌的基调,遑论从乡村中发现批判性的文化资源,并回应更大范围的生态主题。

早在20多年前,苇岸便超越了这种以人为主题的悲情主义叙事,他的写作将自然与乡村联系在一起,将目光投注到土地上那些无言的公民。他明白“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不光污毁了自然,显然也无益于人性”。③苇岸认为,更健全的德行与美蕴藏在一切习见的乡土风物中,《大地上的事情》讲述的是乡土自然物的生命史,《一九八八 廿四节气》则呈现的是农业时空内的自然景观。即便是他笔下的人物,也因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品质而更高尚,如在大地上追逐鲜花的放蜂人,他们处于“自然的核心”,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存在。④人断绝与自然的情感关系而造成的德行的丧失,也是苇岸写作的主题。

近年来,随着西方博物学(Nature History)在中国的“复兴”,同时受到自然写作(Nature Writing)、生态主义(Ecologism)的影响,以及国家层面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与自然相关的写作热度陡增。如以徐刚的《伐木者,醒来》《大森林》、李存葆的《最后的野象谷》《大河之子》等为代表的,以森林破坏、江河水体污染、珍稀物种灭绝等为主题的“愤怒的田园诗”;以阿来的《成都物候记》为代表的都市草木笔记;沈苇的《新疆词典》《植物传奇》一类富有笔记色彩的植物文化史;韩少功的《山南水北》及阎连科的《711号园》一类融入自然因素的乡土写作,等等,层出不穷。但整体而言,尤其是近年来,自然书写只是作为创作中的一种补充,缺乏对自然在伦理和文体上的双重自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作家们未能从内部有意识地重组自身的知识结构。苇岸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他大量阅读与自然相关的书籍,对昆虫学、植物学、微生物学、药用植物学、鸟类学、宇宙知识、物候学、农学、土壤学,以及沙漠、河流、草原、森林、化石、养蜂、养鸟、养蛇、自然摄影等广泛涉猎,试图接续与自然对话的知识断层。这种知识上的断层是由现代化教育决定的,并成为现代知识人需努力挣脱的宿命。另一方面是创造者未能将与自然万物全方位接触作为自然写作的生活状态,并长久细致地保持对自然生命史的记录。这一点也是中国为什么缺少吉尔伯特·怀特、梭罗这一类人物的原因。当前颇有热度的自然书写中,自然物的生命史与写作者的生命往往格格不入,形成的文本多是征引古诗文、抄录杂俎笔记、检索本草图书条目等等,这类自然写作往往成为另类的文化散文,大自然的淋漓元气并不充沛。

不妨仍以胡蜂为例。阎连科在《711号园》中也有一篇《黄裙马蜂》,文中作者写到自己冒犯马蜂招致一顿痛蛰,但他抑制住“复仇的妄念”和“满腔怨气”,高风亮节地宽恕了毒蜂,并为自己“没有产生用汽油火炬去烧掉蜂窝(像许多人那样)的恶念而骄傲”。文章结尾写道:

现在,那高举在我家丁香树下的黄裙马蜂窝,……用二年时间的安然繁衍,也已有了上百只,成了马蜂族群中的大部落。而那盘似的银白的马蜂窝,也成为人蜂和谐的纪念物高高地展在天底下。①

阎连科缺乏对自然物体物入微的关注,这阻碍了他与马蜂展开两种平等主体间的神圣对话,而他颇有绅士风度的对“生态正确”的恪守,恰好暴露了其作为人的优越感。高悬的马蜂窝成了“人蜂和谐的纪念物”,但这“和谐”并不是来自人与自然的心灵沟通,而是出于完善自我人格的道德施舍。在这一点上,作为“华北胡蜂党头目”的苇岸,却以博物学家的姿态,持续两年对胡蜂的生命史作细致观察和记录。他欣赏过胡蜂充沛的生命,便从另一种生命形态中领受了造化无限的馈赠,这些馈赠促成他自觉对抗人的价值预设,进而重订人与土地的情感契约,捍卫乡村和自然在精神世界的位置。在《我的邻居胡蜂》(二)结尾处,苇岸也以空悬的蜂巢作结:

到了十月九日,这天,风和日暖。午后,我发现许多蜂意外地起飞了,我明白,这意味着它们告别的日子已到。在依依不舍地环巢飞舞后,第一批蜂开始离去。接着,十月十三日,十九日和二十二日,都有蜂离巢。它们挑选的,都是好天。而最后的几只蜂,在渐渐进逼的寒冷中固守着家园,一直坚持到了十月三十一日。

它们全部离去了……它们为我留下的巢,像一只籽粒脱尽的向日葵盘或一顶农民的褪色草帽,端庄地高悬在那里。在此,我想借用一位来访的诗人的话说:这是我的家徽,是神对我的奖励。②

苇岸笔下的乡土中国,超越了狭隘的农业经济和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视角,也超越了当前流行的挽歌哀调。他以长期受到遮蔽的自然为着眼点,从乡土中国的自然面向汲取文明的活力,在解放华北胡蜂的同时,自身也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枷锁中获得解放。

四、结语

如今,抛撒过苇岸骨灰的麦地已全部消失,村里的年轻人几乎没人听说过苇岸,甚至村委会负责文化和档案的负责人也不曾听说过这位作家,留存记忆的仅有少数几位老人,而且基本上都是苇岸的同学。而在从事文学研究的同辈中,也少有知道或阅读过苇岸作品的人,人们几乎已经遗忘了致力于成为“人类增光者”的苇岸。梭罗逝世后,爱默生将“美洲越橘党头目”的桂冠赠予他,并惋惜美国失去一个伟大的国民,爱默生的话同样适合用来形容作为“华北胡蜂党头目”的苇岸对于中国的意义:

美国还没有知道——至少不知道它失去了多了伟大的一个国民。这似乎是一种罪恶,使他的工作没有做完就离开了,而没有人能替他完成;对于这样高贵的灵魂,又仿佛是一种侮辱——他还没有真正给他的同侪看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就离开了人世。①

责任编辑:王俊暐

责任校对:徐 敏

猜你喜欢
乡土中国梭罗
卷土重来
梭罗的账单
梭罗的账单
200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乡土中国”的审视一种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
“后乡土”视域下农村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梭罗是怎么隐居湖边的
事关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