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28 07:42祁世红
学周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应用研究小学语文

祁世红

摘 要:趣味教学法的选择应用,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需求和兴趣,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来自学生的主观上的动力支持。从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现状来看,由于教师、学校和学生等多方面的问题,使得这种教学方法在目前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文章针对这种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小学语文;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3-01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3.053

趣味教学法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提升小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多种辅助教学工具的应用,使得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趣味教学法的应用意义

趣味教学法的应用,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法对于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认同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模式

小学生对于相对固定和约束性很强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方式存在不适应的现象,这与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思维模式具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年龄较小,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其在课堂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以兴趣作为教学的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应用与小学生的兴趣需求相符合的趣味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够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为进一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供动力。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对于小学生来说,过于传统且固定的教学氛围对于学生不仅缺乏吸引力,而且如果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教学氛围下,很容易引发其对于课堂教学的厌烦感,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而利用趣味教学法开展教学,则意味着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元素会有所增加,课堂本身的灵活性也会得到提升,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下完成课堂教学过程,对于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必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有利于多种教学工具和模式的引入

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必然需要教师引入相应的教学工具辅助课堂教学。从现阶段的课堂教学工具类型上观察,比较有效的可用工具包括多媒体工具、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等。具体来讲,包括交互式电子白板、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情景式教学法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适当引入相应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模式,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供支持。

二、趣味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趣味教学法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融合应用,需要把握好相应的原则,只有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完成趣味教学法的应用,才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对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原则进行分析。

(一)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趣味教学法的实施,无论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还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其教学的主体和目标都是学生。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这种教学方法应用的核心目标。因此,教师在应用这种教学方法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切入课堂教学的内容,或者以有吸引力的内容和呈现形式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以达到从主观上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更加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发挥好教学辅助和引导的作用。

(二)课程选择的合理性原则

趣味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慮课程教学的内容是否符合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条件,也就是说,应当注意这种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具体的课程内容特点。在选择应用这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要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内容,从而为进一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保障。另外,从具体的角度进行分析,趣味教学法的应用在辅助教学工具和模式的选择上,也应当注意合理性和适宜性。

(三)明确教学目标的原则

这方面的原则主要是对教师角色提出的,从本质上来说,趣味教学法的主要目标在于通过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兴趣,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应用这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其核心目标,避免只注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趣味性,而忽略了本质上教学目标的实现,最终达到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现阶段趣味教学法应用中的不足

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在多元的语文教学中,会遇到许多实际的问题,这也是导致语文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足的主要原因。下面就现阶段这种教学方法应用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和讨论,以便为进一步提出有效的应用方法打下基础。

(一)不注重教学氛围和情境的创设

部分教师在应用趣味教学法的过程中,往往存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能够引入不同类型的工具和模式开展教学,但在整体的教学情境营造上却缺乏重视的问题。这会直接影响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法应用效果的主观感受,不利于学生对于具体语文知识的理解。

(二)对于学生的主观教学需求不够重视

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的主观学习需求和定位不够准确对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组织应用趣味教学法的过程中,虽然在形式上应用了辅助教学的工具,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但教师仍然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说,整体的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实施是在教师的控制下完成的,这就意味着教师对于学生的主观学习需求有所忽略。

四、应用趣味教学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分析

在明確了趣味教学法的开展原则和在目前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后,下面从具体的教学策略出发,提出提升语文趣味教学法应用效果的策略。

(一)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直接引入趣味教学法,在效果上只能引起学生短时间的学习兴趣,而要使学生产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兴趣,则需要教师从整体的教学氛围营造和教学情境设置入手,注重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开展《燕子》这一课程的教学时,为了营造一个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引入环节,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首先引发学生对于燕子这种动物的兴趣。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见过燕子吗?”这一问题的提出,会使学生的大脑迅速转动,在生活中搜索燕子的踪迹。对于没有见过燕子的学生来说,这也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促进其思考与燕子相关的问题。随后,为了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频的方式,让学生先从燕子的叫声上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了解这种动物的欲望。燕子的叫声,也更加容易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它的特点上,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然后,引入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中,且在具体的课文段落的讲解中,可以依据作者对燕子的描写适当融合应用视频素材,让学生对于燕子的形象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和了解,最终在真实体验和感受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同类型方法和素材的融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切实起到提升教学趣味性的作用。

(二)通过开展游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点主要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联系和转化,将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化为更加灵活和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模式。这会引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并且在游戏环境和模式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得到很好的激发,实现了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目标。例如,在开展《巨人的花园》这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程内容在故事背景和情节设置上与童话故事的相符性,采用分角色的方式组织学生将课文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这就相当于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教师在尊重学生主观意愿的基础上分角色开展游戏教学,通过角色分配将阅读和学习文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另外,学生在自主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个人的理解融入一部分个人情感,使得角色扮演的过程更加生动丰富,角色本身也能够更加立体饱满。这种趣味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和理解的空间,还能够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完成学习任务。

(三)提升教师的趣味性教学组织能力

上文已经提到,在趣味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可以运用的教学素材和资源具有非常显著的多样性特征。这种特征意味着趣味教学法的应用需要教师在组织和引导的环节中掌握更多样且具有灵活性的方法。从本质上来说,这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取得切实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资源的利用方法和趣味性的体现方法。例如,在开展《盘古开天地》这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资料,让学生从视觉感官的角度出发,对于这个故事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解,让学习过程转变为分析和理解故事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融合应用趣味教学法,是一种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的学习效果要求相匹配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教师对于教学组织的思路和实践应用的模式有一个充分的把握,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邹圣洁.趣味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12).

[2]高富丽.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8(36).

[3]宋成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1).

[4]陈加坤子.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上),2019(2).

[5]张德慧.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教师,2018(17).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法应用研究小学语文
浅议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法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例谈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低段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