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多元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0-11-28 07:45周春峰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现象物理探究

周春峰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使用,不仅可以给课堂教学注入更多趣味性和活力,也可以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学科素养,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透过各种方式构建多元化课堂,首先要让自己的教学思维更加灵活开放,在课堂上多创设学生能够参与的学习活动,丰富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形成良好的整体教学氛围,让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从整体上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

一、基于实验展开知识内容的探究

构建多元开放的物理课堂,教师可以将各种教学元素融入其中.比如,在探究具体的知识内容时,除了传统的知识分析解读模式,教师也可以通过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相应的实验背景下建立对于知识的学习认知,这会起到更好的教学实施效果.很多物理学知识需要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加以体现,不仅如此,大量知识原理如果能够让学生以实验过程加以体验,不仅问题的探究会更加直接,学生的学习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因此,教师可以考虑多将实验要素融入到课堂教学的背景中,透过各种轻松有趣的实验活动形式给学生架构开放化的活动空间,鼓励学生思维探究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掌握知识.

比如,在学习“浮力”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大家以实验的形式展开.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展开了各种猜想.随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实验进一步推进教学进程.教师把实验的步骤与过程告诉学生:拿出你们事先准备好的空饮料瓶,用手把这一空饮料瓶按入水桶之中,随着饮料瓶逐渐地深入水中,说说你的手有什么感觉?完成了这个实验过程后,教师让学生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有了亲身实践的经历后,学生各种猜想的合理性在明显提升,大家也很想让老师来揭示答案.有了这个良好的教学基础后,教师再来给大家进行知识的分析解读,学生的学习印象会更加深刻,对于知识原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

二、利用生活素材分析实际问题

在学到那些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和体现的知识内容时,教师不妨多列举一些生活化的素材作为教学辅助,让学生对各种学习问题做有效分析和解读.教师可以课前搜集各种相关的生活化素材和资源,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阶段将这些内容以生动直观的形式给学生呈现出来,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情境中.这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也会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学习印象,加快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掌握程度.有了这种教学铺垫后,教师再来给学生做细致的知识分析解读时,学生理解上的很多疑虑都可以有效消除,大家对于知识原理也能有更好的吸收掌握,这才是课程教学要达到的整体实施效果.

比如,在教学《熔化和凝固》这部分内容时,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描述两种生活现象:第一种是春暖花开冰雪融化,第二种是寒冬腊月滴水成冰.随后,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这两种生活现象包含了什么物态变化?”于是,学生对这两种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进行思考.有的学生说:“春暖花开冰雪融化的生活现象包含了熔化的物态变化.”从学生的各种猜想中可以看到,大家对于这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不陌生,学生也能够较快地理解其中包含的物理学知识.有了这样的导入模式后,教师再系统地给学生讲解熔化和凝固的知识原理,学生理解起来会更加轻松,对于知识的吸收掌握也更迅速,这才是物理课程教学要达到的良好实施效果.

三、训练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与开放性

随着物理课程教学的不断推进,教师不仅要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理论根基,也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构建,注重学生思维灵活性与开放性的培养与锻炼.教师要在课堂上多设计问题,发挥问题的教学导向作用,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到学习的整体氛围中.同时,教师也要慢慢开始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要让学生具备较好的知识分析与总结的能力,逐渐构建自身的知识架构.

以“声现象”这一章知识的教学为例.学完这部分内容后,教师要让学生及时做好理论知识的梳理回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思维导图作为辅助,将这一章节中包含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有的学生以“声”为关键词,向四周划分出“声音是什么、声音的特性、令人厌烦的噪音、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等分支;也有学生以“声现象”为关键词,向四周延伸出“声音的定义、乐音的三个特征、奇异的声现象、噪声、声与现代科技”等分支.利用这种直观的知识梳理方法,能够让学生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吸收掌握,强化学生的知识学习印象.这样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會得到锻炼,大家的核心素养也会得到很好的训练与提升.

猜你喜欢
现象物理探究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猜谜语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