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家“合和”思想对现代社会伦理关系的借鉴意义

2020-11-28 07:50赵西
文存阅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借鉴意义

摘要:国家的和乐就是伦理关系和谐,人们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伦理关系的和谐不但是现代文明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儒家文化中就对伦理关系以“五常”为要求进行有效的规范,其“合和”思想更是为伦理关系的和谐提供了精神支持。

关键词:合和;伦理关系;借鉴意义

随着经济的扶摇直上,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伦理关系也在发生着不同变化。越为越多的智能化的软件出现,没有了同学、朋友、同事间的情感交流;即便父母和孩子这样的关系也都躲在自己的房间,了解天下事。从某种意义来讲,这是一种进步,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但是每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想得到和这个阶段相吻合的情感关怀,可以说儒家“合和”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价值原则和高超的思维方法。

一、儒家思想中“合”“和”的内涵及价值体现

“合和”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合”“礼”是儒家伦理思想对社会秩序所作的外在戒律性规范,是社会和个人要遵循的行为方式;和睦、和谐是儒家思想对家庭伦理社会秩序的追求目标,“克己复礼”是儒家念念不忘的实现“合”礼、和谐这一目标的路径与方法:通过以“五常”为内容的“克已”、“修身”,锤炼道德品性;“复礼”是方法,通过“合”乎“三纲”之礼的约束,使社会秩序在守法伦理和道德人文之间不断平衡,进而统一与和谐。

“合”“和”思想是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而“仁”是蕴含对人的内在人生行为品性的道德行为要求。在“礼”是儒家伦理思想对社会秩序所作的作为外在的戒律性的社会规范,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中不断地一直在试图通过内化于心的“德行”来实现守法伦理与人文价值之间的进行平衡,进而使社会伦理关系期望二者能达到某种程度的统一与和谐。“合”“和”是儒家在礼文化在社会伦理中的实践要求中所遵循的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社会理想的社会效果。作为中华文化主干的儒家文化,更崇尚合“礼”和,追求和谐、和睦。

二、儒家思想中和现代中国社会中的伦理关系比较

儒家思想的伦理关系是一种道德高于准则的关系,是孔子在宗法制的基础上建立的更为完善,更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一套关系。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伦理关系分别从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概括了每个人在不同角色中的道德职责。一方面这种伦理关系对于维持等级制度秩序、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这种伦理关系在后来的社会主义中,在气节、品德方面,在自我节制、意志力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明确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从某种意义来说,中国现代的伦理关系还是受儒家思想中的伦理关系影响和制约着。据可靠数据显示,中国大众对“新五伦”的排序依次是:父母与子女、夫妇、兄弟姐妹、同事或同学、朋友;这里面可以肯定的是家庭和社会关系中伦理原则还是向儒家思想中的伦理规则靠近,呈现依然是家庭和谐,夫妻和睦,邻里融洽;但是也从中可以看出家国呈现的是认同分离。家与国被现代社会伦理关系断开,由家庭伦理无法直接推及国家伦理,家国一体格局被撕破。传统伦理结构的打破,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伦理关系内涵的变化,从家庭关系中“养儿防老”的认知观念慢慢的消失可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碰撞,家庭伦理中的依赖感、共生感逐渐变弱,更多是的一种亲情所依、责任所托的扶持感。从社会关系来看,钢筋混凝土筑起的高楼大厦间,所谓的融洽的邻里关系缺少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亲切与情意浓的场景。从国家生活来年,因为要建立更加广泛的社会人际关系,由家及国伦理推进肯定性递进伦理认同模式被瓦解。

三、“合和”思想对现代伦理社会关系的借鉴意义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其中以“五常”为基本要求的伦理关系,影响深远。尤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共筑诚信、友善的精神世界的当下,不但对处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为人际关系中不信任比重扩大化、社会伦理关系淡漠化的现时代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基础。

(一)和谐自我身心,提高幸福指数

人与自身的和谐,反映的是一个人的行为和内心所要达到的理想要求一致。就是通过修身养性,将所在时代下统一的道德标准、道德品质和道德意为自觉的表现在外在言行上。反映到儒家文化中,就是“仁”的标准和行为相统一。“不学礼,无以立”;“君子博学以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等等,强调了以“礼”作为外在规范来克制、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达到“仁”的要求。而实施这一行为的途径就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通过不断地的反省自己让“仁”的要求成为一种自觉、潜意识的活动,应该“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这种身心一致性的状态,从内在来讲是一种和谐的状态,是一种努力拼搏后的坦然、乐在其中的悠扬,也是一种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奋进、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图强的激励。从外在讲,这种状处在一个自己乐意接纳自己的状态,平合且融洽于社会的大环境之中,在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价值目标不断变换中实现自我价值感,自然就会而产生的喜悦、幸福。

(二)和谐家庭社会关系,促进文明进步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也就是说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儒家的“合和”思想中,以和为贵,合而不同应用于家庭里就是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夫妻之间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理想追求在相互尊重里,在彼此包容里是可以化解的。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不同阶层表达出不同的利益诉求,一些社会矛盾、纠纷、冲突将日益凸现出来。例如医患关系,师生关系等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医生和患者,老师和学生本应该一条心共奋进。可是结果医生人情关怀的缺失、患者“医闹”的出现,老师中利益指标的明确,学生的目中无人形象等等。儒家的“合和”思想综合了“仁、义、礼、 和”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和调整封建时期的伦理关系,它也适用于调整当代社会的伦理关系,因为它不仅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冲突,增进彼此的理解和沟通,使个人的价值取向符合集体的利益、目标和原则,也能让个体与群体形成通力合作的理想关系,从而实现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气。

(三)升华伦理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共同营造人类文明大家庭,也就是费孝通先生所說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让整个世界的关系更为和谐,发展更为美好。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的快速更新以智能化经济的推进,让世界的发展更为一体化。一些国家依仗着本国经济发达、武装设备先进、军事力量雄厚,在追求利益时,不择手段,破坏规则,罔顾他国人民利益,致使社会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国与国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友好关系也遭到了破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命运共同体”就是要求希望大家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也破坏了。这也是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和合”思想,主张“以和为贵”、“合而不同”、“和衷共济”。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人了的共同努力,各国的人民友好相处,对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和合”思想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又是中华文明中最富生命力的精神代表,对现代伦理关系影响及借鉴意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现代伦关系的和谐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立文.和合学概论[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2] 董敏.传统和谐思想在和谐社会价值中的研究[D] .山西师范大学,2014.

[3] 程昌明.论语[M] .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6.

[4] 曹钰.构筑和谐社会 创建幸福家园[J] .人民论坛, 2005,12(4):33-34.

作者简介:

赵西(1982—4),女,汉族 ,河南洛阳,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借鉴意义
论明朝监察制度及对当代中国借鉴意义
探究宋代翻异别勘制度的现代司法借鉴
克拉克财富分配理论对中国财富分配现状的借鉴意义
邓小平的农村改革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唐代官吏考课制度对现行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启示
山西票号兴衰与我国会计发展
儒家思想与明治维新后日企的管理理念
“哈利·波特”的成功因素分析及启示
浅谈山西票号对我国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借鉴意义
重温《补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