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环境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路径探析

2020-11-28 13:05王翠
文存阅刊 2020年21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文化自信培养

王翠

摘要:进入信息时代之后,我国各种媒体蓬勃发展。与之并行的高校文化教育也借力于媒体的发展,呈现出形式更加多元的趋势。在高校的文化教育中,文化自信的教育又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文化是精神的支柱,尤其在媒介融合越发迅速的今天,高校学生每天接触到的外界影响因素众多,如果不能通过高水平的文化自信来严格约束自己,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本文针对媒介融合环境下大学生文化自信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以及大学生文化自信当下的普遍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媒介融合;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

文化自信是一项长期的培养任务,尤其在大学时代,学生开始和社会产生更加密切的接触,在这一过程中,媒介形式的多样也给学生带来了不同方面的信息。海量的信息将不同的观念、思想灌输给学生,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凭借扎实的文化自信来应对多方面的信息,很容易在心智发育成熟的关键阶段,受到消极的影响,进而对未来的发展造成阻碍。所以,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让其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有力武器,在严格约束自己行为的同时,用文化自信来影响他人,带动身边的同学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

一、多元文化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加大力度对社会进行发展,对经济进行建设,时至今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人们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的同时,文化的多元融合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对于自控力不足、自我约束行为落实不到位的大学生来说,多元的文化在为他们带来更加丰富体验的同时,也让他们深陷在了文化交融的氛围中,长时间地经受不同文化的洗礼。“00后”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群体,不仅善于接受新鲜事物,而且他们个性鲜明,敢于表达自己。在当今互联网高度发展的大背景下,学生每天接触到的海量信息中,有很多是没有经过严格筛选的,甚至还有一些信息为了博取学生的眼球故意歪曲事实,通过低劣的宣传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洗脑”。大学生正处在刚刚接触社会的关键阶段,甄别信息的能力有限,如果没有强大的文化自信,非常容易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造成价值观发生扭曲。多元文化给了大学生更多展现自己的空间,但是与此同时,学生也在经受着开放时代所产生的文化洗礼,各式各样的信息在传达给大学生之后,会对他们产生不同的影响,要想让学生在文化观念成型的关键时期能够准确把握自己的行为,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对他们的文化自信进行培养,让他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观点来接受多元文化,避免自身的价值观受到强烈冲击,养成不良行为。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

我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不同文化交融发展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影响,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甚至还产生了相关的产业。尤其在大学校园中,学生们兴趣各异、爱好不同,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将不同的文化带入了校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风气。这些文化元素在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时,也往往对学生的各种观念造成了影响。尤其现如今媒体发展迅速,各种形式的媒体深入校园,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学生受到的文化影响越发深入。互联网的使用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了更大的便利,但是与此同时,有些学生在接受了西方的文化之后,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了对西方某些文化的盲从现象,导致学生的观念和行为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西方化,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失去了认同,导致自身传承文化的自觉性不高,进而逐渐丧失了文化自信。

三、媒介融合环境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方法

(一)坚持“一个主阵地”的原则

文化自信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尤其大学生处在学校和社会衔接的关键环节中,教师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一关键时期,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文化自信教育,学生在未来就可以凭借扎实的文化基础,寻求更好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当以课堂作为主阵地,通过对高校思政课进行联合,来达到培养文化自信的目的。另外,高校还要扎根于课堂教学,让专业课也能够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另外,高校也要对教学体系进行完善,不仅要适当增加和文化自信教育相关课程的时间,还要适当丰富课程的种类。比如,高校可以开设国学、西方哲学、中西方文化比较等课程,教师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对中西方的文化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同时以辩证的思维来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利弊,同时对西方文化的利弊也要形成足够的认识,这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才不会被外来文化的表现所蒙蔽,能够通过深刻的认识来以正确的方式接受外来文化。

(二)坚持“两个主体”理念

大学文化自信教育应当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方面教师应当具有足够的认识。在传统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大都控制着教学的节奏,以自身为主体,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但是,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教师应当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采取多种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个体差异受到尊重,以便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提高。然而,“两个主体”的教学理念并不意味着教师的重要性有所下降,教师应当积极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结合贴近生活的案例,来让学生对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有更加充分的认识,高质量的文化自信教学也是对教师的一种促进,能够让教师的思想认识得到巩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高校也应针对这两个主体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以多样的形式展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从简单的内容入手,循序渐进形成对文化的深刻理解,进而形成文化自信。

(三)坚持“三个平台”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文化自信的教学时,平台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应当以家庭文化平台、校园文化平台以及社会文化平台这三个平台为基础,对文化自信的教学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完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生活时,绝大多数已经离开了父母,开始了独立的生活,教师更应该对学生在相对自由的状态下的思想进行把控。比如,高校可以在校内网站上发布相应的文化公开课的课程表,然后让学生对校内文化课程的安排有所掌握,这样能够更好地进行选择。高校还要重视社会文化平台的建设,将校内的文化活动延伸到社会中,以便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比如,高校可以和社会机构进行联合,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开展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感受到和校内不同的文化体验时,提高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认同,同时利用多种媒体将正确的文化内容传达给学生,形成学生对文化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便在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更好地传承文化,抵御不良信息的影响。

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步入信息时代之后,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是大学生接触到的文化更加多元,触及到的信息更加广泛,为了让他们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把握自己的行为,养成文化自信,高校应当注重相关内容的教学,通过建立完善的文化自信教学体系,搭建和文化教育相关的平台,以此来为學生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教育,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邵艳梅,贾淇.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文献综述[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05):73-76.

[2]王文寅,冯翰飞. 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意义及对策[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31(02):85-88.

[3]李南,庄泽槟. 当前我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研究综述[J]. 现代交际,2019(15):19-21.

[4]魏寒冰,王莹. 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问题研究述论[J]. 理论观察,2019(10):121-123.

课题项目:2020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活用媒介资源 巧做立德树人》项目编号SKL-2020-2140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文化自信培养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