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市城市边缘区乡村水系景观优化研究

2020-11-29 07:37王万喜
绿色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坑塘沟渠水系

王万喜

(长江大学 园艺园林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1 引言

城市边缘区是指城市与乡村腹地相交界的过渡地带,是城乡结合的产物,是城市景观特性和乡村景观特性的共同载体[1]。城市边缘区乡村是既拥有与城市紧密联系的区位优势,同时也具有明显田园特征的景观区域,它既是城乡功能互补、融合、渗透的中间交错结合地带,又是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矛盾冲突最突出的区域。荆州地处江汉平原中部,河塘众多、水网交织,水既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必须的物质基础,也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城市不断向周边农村地区拓展,人们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城市边缘区水系景观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因此,进行城市边缘区水系景观的优化,对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乡地域风貌、满足市民就近游憩需求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同时也是实现乡村村容整洁、促进乡风文明的重要内容,事关新农村建设成败。

2 城市边缘区乡村水系景观优化的意义

城市边缘区乡村水系景观优化是指利用乡村河流、池塘、灌溉沟渠、湖泊等水系及其周围环境,通过对水系的环境整治、生态修复、景观营造等一系列措施,实现水生态系统在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等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同时营造出符合视觉审美需求的景观效果。

2.1 维持城乡生态平衡

水是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重要资源,具有调节温度湿度、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的生态功能,对保持物种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水系与人类关系密切,它受人类干扰也较为明显。城乡水资源一脉相承,维持城乡水环境的异质利于场所特性的塑造[2]。长期以来,由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我国城乡环境之间割裂。利用城市边缘区乡村水环境整治,优化构建生态绿色水廊,联系城乡空间环境,构建安全生态的江河生态水系体系,这是维持城乡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和基础。

2.2 促进和谐乡村建设

水环境与乡村生态、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从源头上扭转水环境恶化趋势是推动民生水利新发展的首要任务,更是促进人水和谐、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实践[3]。城市边缘区水系景观优化,一方面可以提升乡村整体形象、增加乡村的魅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村落村民的生活品质、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和谐乡村的建设。

2.3 实现水系实用功能和风景价值的完美结合

城市边缘区水系根据其不同的水体特征和实用功能,在充分满足其在供水、灌溉、排水、种养殖等方面实用功能前提下,然后再体现它的旅游、观光、美学等风景价值,使水系实用功能和风景价值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3 城市边缘区乡村水系景观优化原则

3.1 生态优先原则

水必然从源头流向汇水盆地,从小溪、细流到江河有明显的连续性。然而,池塘、湖泊和湿地的连续性和相互作用并不明显,但它们同样是水流中的一环[4]。在对水系进行优化时,应在区域范围内综合整体考虑,有关土地利用分配和发展容量应与合理的水分供应相适应,保护流域、湿地和所有河流水体的堤岸。

3.2 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城市边缘区水系景观分为自然水景观和人工水景观。在对水系景观优化前,首先梳理这两类景观。对于人类干扰较少或人口稀疏的自然水景观,应以保护为主,尊重水系的自然属性。而在人类干扰较大的地段或区域,应在不影响水景观的基本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利用水景观特点开发休闲功能、提高经济效益。

3.3 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的原则

随着城市的开发向乡村蔓延,城市边缘区水系周边土地的属性也随之发生改变,水系破坏严重。近期,首先治理被污染的水体景观,贯通被截断的河道沟渠,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自组织能力让这些生态系统慢慢恢复活力;其次通过设计和必要工程整治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一方面发挥自然界自有的恢复能力,另一方面人为地帮助这些生态系统逐步完善起来[5]。远期,建立起一个健康完整的区域水系网络。

3.4 重要节点与一般区域相结合的原则

按照水体的形态特征,将其可以分为点状水体(一般指小于一定面积的池塘、 坑塘、塘坝水体)、面状水体(一般指湖泊水体)、线状水体(指的是溪流、河流、人工沟渠)。各种形态的水体与道路及农村居民点相互交错分布,呈现多样的面貌特征。在对水系景观优化时,应先梳理该水体的主要功能,并结合水体所处的位置综合考虑。村口及交通道路附近等人流量大,这些地方的水体对美化环境、改善农村风貌具有决定作用,应在满足最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重点通过打造有特色的水景观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和观赏需求,其他区域水体充分发挥基本功能[6]。

4 荆州市城市边缘区乡村水系景观现状分析

荆州市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地势低洼平坦,沟渠纵横,湖泊湿地众多,水系发达、水网密布。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不断扩张并向郊区延伸,原有的河湖、水系、水网的空间分布、数量以及空间形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水体类型多样化

荆州市边缘区大型的自然水体,南边有长江、沮漳河,北面有长湖及支流、荆襄外河、散落分布的自然坑塘等,境内还有人工修建的西干渠、太湖港渠、引江济汉渠、水库、塘坝、鱼塘、种植塘等水体形式。

4.2 系统性不强,水面缩减

不同水体类型的功能不同,如:引江济汉渠在龙舟垸设进水闸和泵站取水于长江,从荆州市西、北侧穿越,设计通航标准为限制性三级航道,为独立的渠道水体;沮漳河荆州段,上游自菱角湖农场凤台入境,自西北流向东南,在与引江济汉渠相交会的地方沮漳河被截断,在学堂洲附近入江段已经被填埋变成了建设用地,即沮漳河变成严重的肠梗阻河流。再者,大量分布在村落附近的坑塘水体随着开发的进程加速,许多被填埋,造成水面消失或缩减。

4.3 水体功能单一

排灌沟渠是江汉平原水系中重要的水体形式,纵横交错构成网络状,其主要作用是排水灌溉,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起着一定的生态改善作用,如改善田间小气候,为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等。但是,排灌沟渠实际上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工程,其景观生态、美学及其他功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如分布于村庄附近大大小小的坑塘,一般用于养鱼、养鸭和种植水生植物(水花生、藕等),还有许多权属不明的闲散坑塘,基本处于荒废状态,有的成为了垃圾坑。

4.4 水环境生态问题突出

无论是排灌沟渠还是坑塘、水库环境,在当下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下,城乡边缘区的水系难逃被影响的局面。靠近居民区附近的干渠和大小支渠、坑塘,其水环境一方面受村民向水体里倾倒生活垃圾影响使水体面积缩减或淤堵。另一方面,生活污水、养殖污水及家庭作坊污水的非达标排放,造成水质污染较严重。水体污染不利于水生植物生长,相反恶性杂草(如空心莲子草等)生长在沟渠和田埂上,造成沟渠阻塞;还会使一些对污染敏感的水生植物群落灭绝,取而代之的是耐污染及其经济价值不大的植物群落[7]。

5 荆州市城市边缘区乡村水系景观优化措施与方法

5.1 控制污染源,修复水生态

(1)增建污水处理设施,引导建设生态农业。在城市边缘区有许多企业工厂及生活区驻扎,应集中规划建设工业废水和园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可以解决工业污染源不能稳定达标的水环境问题。对减少农村种养殖业污染,可以从源头以及途径上控制。调整农业结构,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对农业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或提高还田技术,针对畜禽养殖要分类管理,采取综合利用畜禽粪便;散养可以结合沼气池建设,规模化养殖可以采取种养结合,实现畜禽粪便综合利用,从源头上解决水系生态问题。

(2)河道渠系除障清淤,河岸建设防护林。首先,通过清淤保障河道渠系水流畅通,河道渠系既是灌溉系统同时又在涝季承担排水功能,只有保证其畅通才能使其基本功能得以发挥。在水位以上岸堤部分种植水生植物,堤上种植防护林,形成基本农田防护网络骨架。河道灌渠岸边的植物栽植在注重水土保持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林木搭配的观赏性,提升其景观价值,营造美丽的乡村风貌。

5.2 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群众意识

对水的管理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对水的管理,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既有自然属性又有商品属性,结合现代高科技技术,把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及利用状况建立档案数据库,随时监测和掌控;二是对人的管理,人作为环境的一部分,人的理念灌输、发展战略应优先考虑,主要是针对利用、保护、从事开发活动的人进行督导、协调及教育。

5.3 功能实用性与景观特色相结合

对于长江水体,防洪、航运是首位,在沿岸地段可以开发成郊野公园,在保障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休闲好去处,同时,郊野公园的建设应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对长江最大程度的保护。引江济汉渠是往北方输送的饮用水渠,保证水源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沿渠周边一定范围用地应划为水源保护地,宜将该范围开发成公园绿地或防护林,构建一道亮丽的风景视廊。对于排灌沟渠在穿越农田的部分,应保持自然状态,对于穿越村庄附近地段应加以整治,在不影响功能的前提下,对渠岸进行景观化处理,为附近村民提供休闲场所。对于村落内散落的坑塘,应结合新农村建设引导村民进行景观化改造。

6 结语

古人云“得水而兴、弃水而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广大农村,河塘众多、水网交织,荆州具有丰富多样的水体形式,它们是农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荆州是长江中游地区典型的代表,通过对城市边缘区水系系统优化的探讨,努力找到保护与利用水系的好思路,充分凸显地域特色,营造美丽的城乡风貌。在当下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后,关于水安全、水景观、水环境、水文化、水经济等尚需进一步深入探索。

猜你喜欢
坑塘沟渠水系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党建引领环境治理 焕发乡村新活力
整治废旧坑塘建设美丽乡村
农村坑塘沟渠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非法采砂不可为
花博园水系整治工程中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神兮 魂兮——感怀于许昌水系建设和曹魏古城修复而作
不同类型沟渠对农田氮磷流失的拦截效果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