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自然体验型教育的实践与启示
——以日本GREEN WOOD自然体验中心为例

2020-11-29 08:09吴家禾井仓洋二曹湘波龙岳林
绿色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孩子教育

吴家禾,井仓洋二,曹湘波,龙岳林

(1.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0;2.鹿儿岛大学,日本 鹿儿岛 890-8580)

1 引言

随着科技发展和物质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联合国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直接涉及环保问题的目标占到了6项。相对于一些有着丰富经验的国家来说,我国自然教育行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根据全国自然教育论坛2018年调查统计,全国至少有398所自然学校及体验机构。与日本相反的是,我国的自然体验基地是从城市开始诞生的,并且一直以来也以城市绿地、公园等为中心进行活动。不可否认在城市开展的自然体验活动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乡村拥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应是开展自然体验的极佳场所。

2 自然体验型教育概述

自然体验型教育属于自然教育方式中的一种。自然教育是指在自然中时间的,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教育,按照类型可以细分为自然知识型教育、自然体验型教育、自然游学型教育以及自然研究型教育[1]。目前人们对自然教育的理解大部分停留在与自然相关的知识型教育,例如小学的“自然课”。而自然体验型教育则是强调在自然中围绕自然进行为了自然的教育,通过调动五感,全身心的感受自然环境的刺激,将内心世界和自然世界联结到一起的教育。

3 自然体验型教育现状

自然教育在我国开始迅速发展的节点可追溯到2010年前后,而此前许多开展环境教育相关工作的机构在自然教育的探索、实践、推广方面进行了铺陈。根据《2018自然教育行业调查报告》得知,近年来新成立的自然教育机构如同雨后春笋,发展势头不容小觑。从分布上来看,四川、北京、广东等沿海或经济发达城市居多,从场地上来看,选择公园、保护区、植物园、博物馆等开放式场地来回应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场地需求的机构占比最高(35%)。从内容来看,体验活动/课程的比例最高(35%),其次分别是解说展示(17%)及旅行规划(13%)[2]。由此可以看出,强调参与的自然体验型教育在自然教育活动中占重要地位。同时,目前自然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已建成的城市或近郊开放场所,乡村处于一个适合活动但刚被开拓的边缘地区。

4 自然体验教育如何进行-以GREEN WOOD自然体验中心为例

4.1 基本介绍

Green wood自然体验中心(以下简称绿木)所在的日本長野県泰阜村,是一个只有1700人的面临人口过疏化问题的村庄。该村位于伊那山脈和天龙河之间的山区,耕地面积贫瘠,但仍以农业作为主要产业。老龄化率高达37.9%,并且面临着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的现状,致使当地的居民协会和消防团人员短缺,地区组织很难维持。并且由于劳动力的流失,导致耕地撂荒的现象日益加剧。当地的村民自讽自己身处于“19世纪的村落”,看不到未来[3]。

1986年,当时曾任职长野县野外教育中心的梶女士(现为绿木会长)来到了泰阜村,开始独立举办自然体验活动,并在1个月的体验活动取得成功后,尝试开展1年时间的山村留学,然而,当时的日本正处于一个升学压力巨大、校园矛盾激化、青少年自杀等一系列社会教育问题频发的严峻阶段,在村民的眼里,接纳外来的城市孩子等同于引狼入室,很排斥外来者[4]。在反对声中,梶女士和其他两名员工,带着4名参加的孩子,艰难地举办了第一年的山村留学。在不断努力下,逐渐改变了当地人的态度。并于1993年,开始着手组织青少年野营。这便是绿木的前身。2001年,作为特定非营利法人的绿木自然体验教育中心正式成立。目前拥有正式员工16名、非正式员工1名。

4.2 机构理念

开创“山村留学”的初衷,是梶女士深信的“学习来源于生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泰阜村和其他的日本农村一样,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文化和智慧。绿木看中的,是“什么也没有”的泰阜村从古至今的自立自律、尊重教育及目光长远、村民之间相互支持、理解、补充以及循环型的生活方式这四点人文特质[5]。如果想从植根当地、从生活中学习的话,就一定要利用当地的潜在资源和内在教育力,在这片土地上,与自然、与当地居民共同生活。

在这份初衷的基础上,如今的绿木,将“多样性的共存”作为其基本理念,努力创建一个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机制。除此之外,绿木一直在追求一个“谁都可以安心生活的社会”,并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比起改变社会,更重要的是要培育无论在何处都能够独立行动并积极思考答案的人[6]。为此必须从体验中学会挑战,学会接受失败,学会接纳他人并积极帮助他人,感受喜悦和失落及作为人的温度。

4.3 经营项目

按照面向人群可划分为:面向幼儿和其家庭的森林幼儿园;面向中小学生的“山贼”夏、冬令营和为期一年的山村留学项目——“生活的学校”;面向高中生及大学生的野营志愿者以及野营指导者养成计划;面向当地孩子的放学后托管及学习本土居民智慧的自然学校;面前社会人士及亲子的安全教育以及图书出版,以及派遣演讲和教育见学。

其中着重对以下2个特色项目进行介绍。

4.3.1 “山贼”夏、冬令营

“山贼”夏、冬令营是每年暑假7、8月及寒假12月举办的短期野营。它鲜明的特点在于,它希望孩子们像山贼一样在自然中快乐玩耍,因此没有事先由大人规划好的详细体验项目清单,而是上至每天的行程安排、下至每天的食物,全程交给孩子们决定。

此外,“山贼”夏、冬令营可谓是充分体现绿木与泰阜村村民的紧密联系的项目之一。原因是,每年吸引约1000名儿童以及300名志愿者的被称为全日本规模最大的野营活动,期间所使用的90%食材均是由当地农户无偿提供的。野营场地粘贴着为孩子们提供美味食物的农户的照片及名字,孩子们在吃饭前双手合十,向食物以及辛勤劳动的农户表示感谢。并且野营结束后,农户们还能收到孩子们亲笔写的感谢卡片。

4.3.2 “生活的学校”

“生活的学校”起始于1986年,第一届的参与者只有4人,而现在已经成长成为一个每年定员20人左右的人气项目。它给城市的孩子提供了一个长时间的“山村留学”的环境,将地区潜在的教育力融入体验活动和日常生活(食、住、玩、劳动),潜移默化的教给孩子自主和互相的重要性。参加者在一年时间里,就读当地小学或中学,与当地学生接受同样的教育,放学后回到绿木的主屋,按前一天晚上由孩子们商量好的第二天的日程表行动。每天谁来做饭,谁来生火烧水洗澡,都由协商决定。除了平时的学业任务之外,孩子们还有着自己独特的“工作”,例如清扫道路、下田劳作、帮助有困难的农户等。绿木所强调的学习能力,并不是在学校取得的成绩有多优秀,也不是马上就能学会生火等基本技能,而是“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绪”的能力。在这里,独立自主和团结合作并不是一件矛盾的事,不存在听多数派的决定,不存在先来后到和上下级关系,不存在谁的声音大听谁的,孩子们可以花几个小时、几周,甚至是一年来协商,合力完成生活中的各种琐事。他们在这里学习着生活的本质。

4.3.3 小结

以上两个项目,共通之处有以下几点。

(1)强调孩子的自主性。比起大人一手操办,更倾向孩子们的高度自由。在绿木的主屋里,从主建筑,到桌椅,再到餐具,都是员工和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句话时刻贯穿在生活之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让孩子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并自己从成功和失败中获得经验或者教训。

(2)强调孩子的沟通协调能力。离开了平时娇生惯养的环境,开始集体生活之后,指导孩子们通过沟通与同龄人、与员工的建立信赖感,通过协调实现自己想完成的事。

(3)与当地关联紧密。无论是从农户手中获得食材也好、与当地居民一同劳作也罢,孩子们慢慢与地区社会产生关联,人口稀疏,老龄化严重的村庄也因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增添了几分活力。

(4)都强调生态循环。追求的在自然中活动,绝不能只是消费自然来进行活动。当地的排水管道直通附近的河流,为了不给环境带来破坏,绿木不使用清洁剂,而是将擦过手的纸巾二次利用,擦去厨具上的油渍,再用孩子们自己编织的洗碗巾和清水进行洗涤。

5 启示及思考

绿木作为日本元老级的自然体验中心,是由原本不属于当地的一批拥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构筑未来社会愿景的“外人”构建的自然学校。但在构建过程中,逐渐和当地产生深刻联系。它在30年的历程中,在至今为止都没有信号灯和便利店的落后村庄里,实现了“教育立村”,振兴了当地经济,也给居民带来了活力和新的思考方式。

从地区建设角度来看,第一,绿木作为非营利组织,每年约1亿日元左右的收入,其中约70%左右间接带动了当地经济(约五成为职员工资、其余为印刷费、食宿费、交通费、邮费等)。第二,它的存在使得少子率的村庄避免了学校减小规模或废校的危机(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统计,2018年日本的废校数量已达6580所)。第三,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当地的闲置用房的再利用。绿木目前移住泰阜村的16名职员,大部分居住在村内原本的闲置的房屋中,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第四,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从主观上来看,随着来访人数的增多,村营旅舍、民家旅馆也应运而生。从客观上来看,孩子们的笑脸和感谢之词激发了当地居民的职业自豪感,例如让一些原本准备放弃农业的农民重新有了目标和动力。

从教育角度来看,绿木的受教育者可细分为孩子和其家庭、地区社会和青年指导者。它通过短期及长期一系列自然体验活动,将这三者联结其中。对于孩子们而言,在绿木生活期间形成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伴随着接下来的人生,并且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其家庭成员。对地区社会来说,绿木所带来的先进教育理念,也促使当地村民开始积极思考如何拯救自己的村落,第三产业也开始在泰阜村出现。对于青年指导者而言,提供了发挥专业知识和积累实践的平台,为日后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我国目前乡村建设的势头如火如荼,许多有识之士也开始尝试把孩子带回乡村,创造健康快乐的成长空间。2019年6月,全国首届乡村与农场自然教育论坛的成立,象征着乡村的自然体验教育引起了越来越多从业者的关注,农教融合,也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一种新途径。遗憾的是,中国目前大多在乡村举行的体验活动大多作为观光开发中的一环,经营场所也缺少拥有一定知识和经验的自然教育指导者,很难有长远的教育意义。但随着全国性行业平台的建立,不断地经验交流、思想碰撞,我国乡村自然体验型教育一定能慢慢形成适合自身的系统,对教育、对地区发展实现双赢。

6 结语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曾说过:“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意思是听过一次的话可能会忘记;看过一次的事物也许会被记住;但是做过一次的事情却能被领悟。由此可见,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事物,才能彻底感悟。相比起在学校课堂中被灌输进脑海的理论知识,自然体验型教育的意义便在于此。

以GREEN WOOD为例,不是想呼吁国内完全去模仿、复制这一模式,毕竟国情不同,相应的配套设施以及对应法律也不尽相似。本文想探索的,是忽视了自身人文精神的物质上“一无所有”的乡村的可能性,以及打破“先进的地区才能诞生‘好’的教育”的认识怪圈。以笔者浅薄的学识,暂时无法对适合我国乡村发展的自然体验教育模式进行具体深入探究,即使如此,以期为我国的自然教育事业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