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用技术和初心守护万家灯火

2020-11-30 11:03祁雪梅
兵团工运 2020年1期
关键词:陈亮工区检修

□祁雪梅

他是一个电力工作者,是大家伙眼中检修工作的“活字典”,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却用技术和初心守护着万家灯火。

他叫陈亮,2009年从安徽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扎根于电力检修一线10年,甘当点亮万家灯火的“蓝领工匠”,从一线工人到技术员再到副主任,直到2018年4月,因工作成绩突出,被提拔任命为一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输变电工区主任。

陈亮所在的单位,维护着22个110KV变电站和24个35KV变电站以及43条110KV输电线路和32条35KV输电线路维护和检修工作,分布在一师16个团场的边边角角。

进行电力作业,夏天烈日当空,冬天寒风刺骨,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可是陈亮却乐在其中。

2013年6月,作为技术员的陈亮,3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他带领班组成员安装中调所、塔北供电所、塔南供电所、阿拉尔中心变电站、城北变电站五套稳控装置,高压室内虽然有空调,但机器散发的热量足以让人透不过气,但他坚持和大伙一起布线,在布线管道上下穿梭。经过半个月的苦战,终于成功安装,并经过国网公司验收,这时的陈亮才松了一口气。

2014年2月,陈亮接到任务,组织开展五团中变二次设备及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改造任务。那一年,他才28岁,却带着一帮青年工人干活,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和责任。为了避免出错,陈亮白天干活,晚上在宿舍潜心研究技改项目,直到每一项都烂熟于心,心理的石头才能落地,这项技改为公司节约施工成本约30万元。

历时3个月,陈亮组织完成了五团站的改造工程,又紧急投身到迎峰度夏的工作中。细细数来,从事故抢修到大型春秋检,从设备大修到技术改造,一项项艰巨而重要的检修任务,几乎占去了陈亮全部的时间。

2018年,陈亮担任输变电工区一把手后,工作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

他深深地懂得,真正要干好工作,光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要群策群力,团结协作。输变电工区的工作,技术要求很高,它要求各队各部门的员工都应像一名高明的医护人员。当变电设备、线路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地把脉,治疗。而要做到这一点,非要下十足的工夫不可。在他的建议下,工区坚持开展“安规培训”“故障解析”“安规知识竞赛”“每日一题”等一系列丰富的技术培训活动,大家互讲互学,共同提高。他努力把这几年新进的大学生培养成技术的能手,能力的标兵。有突发事故发生,哪一个都能拉得出,干得好。2018年,在陈亮的带领下,全网跳闸次数由2017年的11次降为4次。单是2018年,他就负责组织消除各类设备缺陷300余项,全年共计进行变电站现场和线路检修260多天,保电项目20多次……

2019年8月15日傍晚,阿克苏片区的上空阴暗无比,霎时间狂风四起,卷积着乌云笼罩了整座城市。瞬时风力达到9级以上,电力线路迎来了一次巨大的考验,恶劣天气导致沙井子片区多条路故障停电。陈亮接到指令,立即启动应急抢修预案,连夜顶着狂风暴雨奔赴一线,一切为的只有两个字:抢修!经过长达15个小时昼夜不歇的高强度连续作业,沙井子片区所有故障线路全部恢复供电。

除了领头人“主任”的职务,陈亮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他想调动更多大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年轻人的活力,为一师电网攻坚克难助力。

“变电检修工作作业空间小,很多防护措施不到位,有时候干活不顺手就想办法改进,慢慢就摸出了点门道。”谈到技术创新的初衷,陈亮如是说。

“其实,每一项创新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创新的灵感来自于对设备、对结构的了解。”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是陈亮不断创新的土壤。

陈亮牵头累计申报科研项目8个,其中结合设备实际运行状况对变电站内所有一次、二次设备电压互感器及电流互感器进行仿真施加模拟设备实际运行状况的电气量,能够还原变电站实际情况,正确反应变电站一次、二次电流电压的相位、相角、极性等物理特性,确保变电站在投运过程中达到预期效果的《变电站模拟量仿真试验系统》项目,先后获得师市拨款20万元。

2019年,陈亮组织牵头实施技改项目6项,技改项目全部是由输变电工区独立完成。六个技改项目为公司节约施工成本约20万元,这倾注了陈亮大量的心血。

在陈亮的笔记本上,有这样一句话:“坚守初心,必有收获。”而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信条,用执着和使命肩负起传播光明的重任,用扎实的专业技能守护着万家灯火。□

猜你喜欢
陈亮工区检修
书法作品
主动自锁托槽在一例上中线偏斜病例中的应用
新建地铁连接通道施工对已运营地铁车站的变形监测分析
地铁车辆检修模式及检修技术相关思考
地铁车辆检修模式的思考与解析
雨中检修
陈亮:惹祸不由己
高原美景
检修
铁路线上别样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