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铁柱:好政策扶我走上致富路

2020-11-30 11:03郭湘锋
兵团工运 2020年1期
关键词:铁柱怨气团场

□郭湘锋

“感谢党的惠民政策,感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昔日我是贫困户,今朝我成致富人……”1月3日,一师四团三连职工沈铁柱激动地说。

沈铁柱所在的三连土地贫瘠、风沙较大,尤其春季,杏树经常会遭遇冻害,沈铁柱家的40亩吊干杏树因缺乏管理技术导致产量低,前几年他家的生活陷入了贫困。赡养老人孩子上学需要钱,每年还要上交一万多元的土地承包费……沈铁柱心里窝着一肚子怨气,对干部总是抱着怨气态度,开启了上访之路,也丢掉了很多农活,日子愈发艰难。

为了保证沈铁柱家的基本生活,2016年,四团团连领导主动上门对接,将沈铁柱家纳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之后,该团团连领导帮扶工作人员多次入户,与沈铁柱商讨脱贫的办法。“种植吊干杏树、发展林下养鸡、定期科技指导林间管理……”定下这样的帮扶计划后,沈铁柱夫妇努力实现脱贫增收。

2018年四团全面推行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取消义务工、“五统一”、土地确权颁证,职工从“五统一”的管理方式中解脱出来,大胆向土地要效益,成为了获利方,沈铁柱对改革充满信心,增收致富的干劲更足了。

2018年3月,土地确权颁证,沈铁柱分到了40亩身份地,土地固定让他的心更踏实,致富的思路也宽了,去年收入还不错,日子过得比蜜甜。同时,四团把种植吊干杏树作为推动职工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专门成立了吊干杏果农合作社,建立健全了团、连、站、户、果树专家与科技服务网络,还建设了吊干杏烘干房,推动了吊干杏产业向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发展,带动了一批种植户增收致富。

目前,四团吊干杏树种植面积达5.9万亩,挂果面积2.6万亩,亩产600公斤。在吊干杏主产区,八成以上种植户种吊干杏的年收入超过3万元,占比超过家庭年总收入的80%。

“2019年,我种植了42亩吊干杏树,在合作社的帮助下,我们的杏子销售到了全国各地,收入达到21万元,能真正实现脱贫增收了。”沈铁柱高兴地说。□

猜你喜欢
铁柱怨气团场
铁柱与四嫂
相亲
既要消除“怨气”也要增加“底气”
团场的秋
铁柱与四嫂
收场
怨气:情感社会学的阐释
完善团场全面预算管理体制的探讨
新时期职工教育在团场职工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及措施
新型团场建设中的金融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