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庄矿田下庄—寨下地区找矿前景分析

2020-11-30 06:12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8期
关键词:断裂带铀矿交点

洪 萍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三大队,广东 广州 510800)

下庄矿田近70年的勘查工作主要集中在矿田北部、中部和南部,下庄矿田中部的下庄-寨下地区从以往工作程度来看:1956年~1982年,前人在矿田中部的下庄及寨下两个地区开展工作,并先后提交了下庄矿床(336)及寨下矿床(335)两个中型铀矿床[1]。①前人对335、336矿床勘查时为了尽快提交矿床,仅针对当时发现的主矿体进行勘查,对其外围及深部勘查工作程度低。特别是335矿床外围402、406号带,前人在402号带圈定普查储量*t,在406号带圈定普查储量*t,认为406号带地表矿化不好,深部虽然品位富但矿体厚度小、不连续,所以未进行进一步工作。本次研究过程中对前人资料重新进行综合整理,分析认为该带下盘存在一条隐伏次级构造,控制矿体厚度大、品位富,矿化连续,可以继续做工作。②336矿床西部工作程度较低,如1号硅化带与辉绿岩复合部位虽然进行了揭露,但由于当时还未总结出“交点”型铀矿成矿规律,故很多工程未能控制到“交点”。③经资料分析认为335、336矿床之间的下庄河矿段存在隐伏蚀变带,且其与辉绿岩交汇部位可能存在富铀矿体,值得进一步探索。2008年~2015年通过在下庄—寨下铀矿区的普查工作,扩大了区内“交点”型铀矿化资源量,发现新的赋矿构造和新的矿化类型,显示该区有大的找矿空间和找矿潜力。

1 区域地质背景

图1 下庄矿田大地构造位置示意图

下庄矿田位于贵东岩体的东部,处于闽赣后加里东隆起的南西端与湘桂粤北海西-印支坳陷交接部位,属于南岭纬向构造带的中带,是地壳浅部地质构造急剧变化的地带,独特的构造格局为岩体形成、演化及构造的发生与发展、铀的活化转移及成矿作用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图1)。

下庄矿田受大东山-贵东东西向岩浆岩带的控制,处于粤北山字型构造的东翼,受到黄陂断裂、马屎山断裂及油山-下庄新华夏系断裂带交汇复合部位控制,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东西向、北东东向、北北东向三组深大断裂交错发育,断裂带具活动的长期性和继承性,三组断裂构成棋盘格子状,控制矿田内铀矿床的分布。

矿田东部、东北部、北部见有寒武系下亚群牛角河群灰绿、深灰色砂岩、板岩与浅变质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互层;矿田西南部、南部见泥盆系中统桂头组砂岩夹页岩、粉砂岩;矿田东南部见上白垩纪南雄群粉砂岩、砂砾岩、砾岩(图2)。

图2 下庄矿田区域地质示意图(据邱列修改,2008)

2 研究区铀成矿地质条件

2.1 岩性条件

区内岩性主要为印支—燕山期复式岩体的酸性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粒白云母花岗岩、中酸性的正长岩和中基性岩脉辉绿岩[2]。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分布于整个勘查区,以岩基产出,分布广泛。细粒白云母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勘查区东北部,呈岩基产出。

正长岩勘查区少量出露,呈脉状产出。辉绿岩是研究区具备成矿的有利围岩,分布于勘查区的中部和南部,呈岩墙出露,为下庄—寨下辉绿岩组,近东西向的辉绿岩带与研究区的硅化断裂带的交叉部位被称为交点型铀矿床,是研究区主要的成矿找矿部位。

2.2 控矿构造条件

勘查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具多期多次活动特点。按构造走向划分,规模较大的主要有北北东向、北东东向、北西西向构造带,其中北北东向新桥—下庄硅化断裂带和北西西向下庄—寨下辉绿岩组构成了勘查区基本构造格架。

2.2.1 北北东向构造

为区内主要成矿构造,主要包括下庄西矿段出露的下庄硅化断裂带、9、10、15、13号带和下庄东矿段出露的9、7、6、5、3、1、8、11、13、405、406、406-1、407、408、410、23号带等。

2.2.2 北东东向构造

在区内分布广泛,多成组出现,旁侧常见次级斜裂构造与其复合叠加,是一组多期次活动的构造组。主要包括下庄西矿段出露的1、11、17、19、20、21号带和下庄东矿段出露的4、2、92、401、402、403、404、409、28、10号带等。

2.2.3 北西西向构造

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均充填辉绿岩,从东到西横贯整个勘查区,规模最大的是下庄—寨下辉绿岩组,其次为F1号辉绿岩脉。其中下庄—寨下辉绿岩组长约6km,宽20m~65m,整体产状10°~20°∠41°~85°,为张性构造,被后期北东、北北东向构造错断,沿走向和倾向都有膨大、收缩、分枝现象。岩脉本身矿化反应差,但与北东、北北东向硅化构造带交汇处形成好的矿化,可见厚度大、品位富工业铀矿体。

2.3 物化探条件

根据航空伽玛能谱测量成果显示,下庄矿田分布有两条高铀带,三个低钍区,一个高钾区。

两条高铀带分别是呈北西西向分布的司前—新桥高铀带和呈北北东向分布的新桥—下庄高铀带;三个低钍区分别是南缘接触带与下庄岩体中北西西向的中心段低钍区,北部北西西向的大帽峰、龟尾山两个低钍区;一个高钾区分布于矿田中北部帽峰岩体与下庄岩体交接部位铀活化较强的地区。通过地面伽玛能谱和航空伽玛能谱的测量成果反映,高铀、低钍、高钾的重叠部位有利于铀矿体的富集,是铀成矿的有利部位,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3]。综合分析铀、钍、钾含量的分布情况,发现高铀、低钍、高钾异常重叠部位与335、336等铀矿床对应较好,其深部都揭露到隐伏铀矿体,335、336矿床在新桥—下庄高铀带附近,研究区具有很大的铀矿探测潜力。

3 研究区找矿潜力分析

通过在下庄—寨下地区的研究工作,扩大了区内“交点”型铀矿化资源量,发现新的赋矿构造和新的矿化类型,显示该区有大的找矿空间和找矿潜力。

(1)下庄东矿段“交点”型铀矿体产出规律得到进一步验证,新矿体的产出及新隐伏“交点”的发现,预测该矿段有望发展成为中型规模以上铀矿产地。

前人在该矿段进行过揭露工作,主要在402、406号带圈定铀金属资源量(333)*t;2008年~2015年15、413、401、402、403、404、406、409号带上新估算(333+3341)铀资源量*t,区内还有405、407、408及410号带等未详细工作,通过进一步工作,预测该矿段有望落实中型规模以上铀矿床。

①下庄河铀矿点以往由于河床和稻田覆盖限制,前人未开展有效揭露。通过下庄矿田遥感卫星影像图,推测下庄河为一条(组)隐伏的北东东向构造,该构造与矿田区域性构造黄陂石英断裂带及马屎山断裂带等间距且近似平行。②山下铀矿点发育有由401、402、403、404、405、406、407号带组成的北东、北东东向构造,其与下庄—寨下辉绿岩组交汇部位发现有厚度大、品位富的“交点”型铀矿体。③上角铀矿点发育有由408、409、410、411号带组成的北东向构造,其与下庄—寨下辉绿岩组交汇部位见品位富的“交点”型铀矿体[4]。前期在409号带与辉绿岩交汇部位施工钻孔ZK204-1、ZK205-1见3个工业铀矿体,且控制标高相较406号带浅,另外408、410、411号带与辉绿岩交点未控制,预测其具有较大找矿远景。

(2)下庄西矿段发现新的含矿构造和矿化类型,拓宽矿田新的找矿思路和找矿空间。

下庄西矿段东起下庄断裂带,西到108号带。前人工作主要围绕北西向2号带(180°~203°∠55°~75°)与辉绿岩相交所产出的“阶梯状矿体”开展,提交储量*t。

①在下庄断裂带深部发现硅化带型隐伏铀矿体。下庄断裂带产状285°~310°(105°~130°)∠75°~85°,地表出露规模大,延伸长,切穿岩体,往南走向变大,往北受东西带限制,呈左列式展布,是下庄矿田的主成矿带。经2008~2009年工作,在下庄断裂带深部见硅化带型工业铀矿体,证明其是导矿构造的同时也是含矿构造,预测深部有较大找矿远景。②前期新发现的20号组带是不同于下庄断裂带的一组缓倾斜反倾向构造,出露长度约300m,宽1m~2m,成组出露。产状310°~320°∠40°~45°。本次在该带见到新矿化类型,矿石品位较富,厚度较大,具有较大找矿远景,值得进一步探索。③区内108号带地表出露规模较大,延伸长,产状150°~160°∠75°~85°,主要由碎裂岩、压碎岩、糜棱岩组成。6号辉绿岩位于108号带下盘,地表出露规模大,走向近东西。根据前人施工的钻孔,推测6号辉绿岩向深部侧伏,与108号带在深部相交部位预测为成矿有利区。

(3)寨下矿段102—石角围断裂带及其次级构造带走向上连续、倾向上延伸较深,对比在102—石角围北段已经发现的硅化带型铀矿体,预测其存在较大硅化型找矿潜力。

寨下矿段东起13号带,西到102—石角围断裂带。102—石角围断裂带在区内成组出露,是区内分布较广的构造。根据揭露控制情况统计,具一定规模的共有39条,一般200m间距左右出现一条或一组,大构造旁侧常见次级斜列构造与其复合叠加,是一组多期多次活动的构造带[5]。

①前期通过AMT工作推断13、8、92、4、6号断裂带为102—石角围断裂带及其次级带,其在寨下矿段走向上连续、倾向上延伸较深,局部呈隐伏状态。②前人在寨下矿床8号带施工多个钻孔,最深钻孔为440.80m(CKB8-24),均未见到涌水现象,抽水试验结果也表明8号带涌水量小,带内水温较低(24℃)。2008年中央地勘基金项目针对8号带施工了钻孔ZK241-1,钻孔揭露到了8号带,且在孔深500m左右出现涌水,到534m左右涌水量增大,孔口涌水量Q=6.98/s,水温39℃~40℃,水头高度≥13m,地下水带有浓臭鸡蛋气味。对比分析此钻孔与前人施工钻孔,推断该钻孔地下热水受深部断裂构造带控制,钻孔涌水量较大、水温较高都表明该构造具有一定规模和深度。结合寨下地区区域地质情况,推测该深大断裂构造带为102-石角围断裂带,此构造带隐伏于寨下地段。③前人在102-石角围断裂带北段(大帽峰矿床)已经揭露到多个厚度较大的硅化带型铀矿体(B51、B52),预测在寨下地段深部揭露102—石角围断裂带及其次级构造带,有扩大该区“硅化带型”铀矿化远景的意义。

4 结论

下庄—寨下地区下庄东矿段在已圈定资源量基础上,探索深部交点,扩大未控制及隐交点,预测该矿段有望落实中型规模以上铀矿床;下庄西矿段20号组带已发现8条平行带,矿化幅度200m,长度未控制,其继续往北延伸与辉绿岩脉相交会形成较好的“交点”型矿体,并对原来2号带阶梯状矿体有新的认识,20号组带与108号带深部相交部位,预测是新的成矿部位;寨下矿段位于第三组辉绿岩与北北东向102—石角围断裂带、北东东向14号带相交部位,断裂带两侧的次级构造非常发育,从东到西有25条构造,铀矿化品位富,往深部延伸比较稳定,深部具有较大找矿空间。

猜你喜欢
断裂带铀矿交点
冷冻断裂带储层预测研究
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
北山地区中口子盆地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对铀矿勘查指示作用
综合物化探在招平断裂带中段金矿深部找矿的应用
董事会团队断裂带对家族企业传承后多元化战略的影响
阅读理解
借助函数图像讨论含参数方程解的情况
试析高中数学中椭圆与双曲线交点的问题
指数函数与幂函数图象的交点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