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革命

2020-11-30 20:47
法制博览 2020年9期
关键词:农民人才信息化

武汉轻工大学,湖北 武汉 430023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基数大,农村耕地面积广,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问题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问题。面临如此广阔的耕地和庞大的农业人口,利用信息化的技术管理农业经济势在必行。推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助于中国农村经济转型的深入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向高层次、高水平的方向延伸,还有利于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高风险低收入的现状,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推动农业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提升农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不仅是当前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同时也是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增加农民群众收入、提高农民幸福感的必要前提。

(一)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适应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

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消耗大产出少,已经无法适应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在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发展农业经济,必须与高科技和信息化的管理手段相结合,用工业化发展的成果支持农业进步和发展。

(二)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在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之下,中国各经济领域的市场都向世界打开了大门,农业也不例外。在我国,农业是相对落后的产业,在国际上,中国的农业也同样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在许多国家,早期就已经实现了农业生产和管理的现代化,然而在中国,农业现代化才刚刚起步,大多数农业生产和管理流程仍然处在家庭作坊为主的阶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中国市场向国际社会敞开大门,中国的农业市场经受到来自国外的冲击,导致了农业经济的不稳定性。为了保证农业这一基础性产业的稳固有力,必须依赖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造福农民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下,落后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小农意识是阻碍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利用信息化的农业管理手段,可以有效地打破这一障碍,通过搜集、识别有价值的信息,利用市场信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生产,防止产销脱节现象的产生,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而农村电商模式的兴起,不仅可以更好地对农产品进行宣传,还可以减少销售的中间流通环节,简化交易程序,节约交易的时间和费用,提高农民收入。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从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来看,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减少了农业生产的固有风险。但仍然存在着众多的不足之处,想要进一步促进农业的发展,就必须继续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程度。

(一)资本投入不足,基础建设不完善

经济管理的信息化需要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基础的设施设备并不普及,网络物流的覆盖范围较少,许多的农业生产还是依赖传统方式。

从经济发展模式来看,农业资本积累的速度缓慢,因此,农业管理的信息化必须依赖国家的资金投入。以农村电商销售模式为例,依靠网络在各电商平台上进行农产品的宣传和销售,必须要有网络和技术支持。而在许多农村地区,没有网络覆盖,也没有专业的电商技术培训,对于一些地区的农民来说,别说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农产品,甚至连网络购物都无从下手。

(二)信息化管理人才缺乏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专业的信息化人才,无论是市场信息的收集和数据的分析,还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都需要专业的人才保证各环节的有序进行。但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培养方面,并没有针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专门的课程建设,课堂上所学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知识都是大而化之的。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虽然我国的信息化人才数量整体在增加,但人才的流向整体是向城市集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在城市中发展,而非回到农业种植地区;此外,现有的农业管理人员,缺乏长期有效的培训和学习,信息管理水平有限,导致目前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不佳,无法有效实现管理的信息化与实际的农业生产的融合。

(三)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重视不够

我国的大部分农业生产区,经济发展程度有限,教育水平与信息技术有限,无论是农民群体还是地方政府,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管理农业经济的意识较为薄弱,导致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同度不高。在日常的农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不能够主动地使用信息技术,未能建立良好的信息传递与共享平台,使许多收集起来的农业生产数据未能得到有效分析和利用。

农业的生产者和管理者不注重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生产作用,无法有效地降低农业生产的盲目性。例如,不能够有效收集和分析市场信息进行统一的生产安排,可能会导致生产与销售的脱节,到了收获的季节,却发现农业产品的销量不好。而地方政府对信息化的不重视又导致了有一些对信息化管理感兴趣的年轻农民缺少专业知识的培训,无法真正地参与到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之中。

三、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做好基础性支持工作

信息化的建设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必须加大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促进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完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备和高科技设备,做好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工作,使农民和农业经济的管理者都能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生产和管理水平。

在具体的资金筹措方面,既可以充分利用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也可以灵活地引入社会资金,例如,注重对于企业资金的筹措,鼓励地方企业积极加入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中。

(二)做好宣传工作,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农民群体和地方政府的信息化管理意识相对薄弱也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国家必须要在政府层面上做好对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工作,让全社会的人都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针对地方政府官员对农业信息化认识不够的问题,必须要加强培训和教育,使其转变思想,主动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推动者;对于农民来说,既可以利用电视、报纸等传媒进行知识普及,也可以利用村广播站、宣传栏或学习教育基地完成信息化技术和知识的教育;对于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有兴趣的农民可以做好技术帮扶工作,使其成为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改革的“先头兵”。

(三)注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专业队伍的建设

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建设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在于人才的培养,第二在于人才的引进和留住。

在人才的培养方面,首先,要在高校的相关课程中设置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专门内容;其次,要注重强化管理部门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信息部门从业人员的综合技能和信息化水平;第三,要注重全面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知识水平,充分发挥县级和乡镇农业技术学员的教育作用,对农民进行集中化的培训或者个别的上门指导。

在人才的引进与留住方面,针对目前农村地区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必须要提高信息化人才留在农村工作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城市人才回到农村,为中国农业的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在这一方面,可以结合选调生考试制度或者大学生村官制度,给为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作出重要贡献的大学生或者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经济待遇和上升渠道。

四、结语

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中国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必须要将信息化建设融入到农业经济管理之中。这不仅是改善农业就业结构、推动中国农业向着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要求,也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要求。

猜你喜欢
农民人才信息化
人才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