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扶志扶智”为导向,纺织非遗助力后精准扶贫

2020-11-30 01:38魏玉君隗送爽
纺织科技进展 2020年11期
关键词:遗传技艺纺织

魏玉君,隗送爽,唐 辉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611731)

中国纺织类非遗在目前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有99项,传统的扎染、蜡染等民间纺、织、绣等技艺、纹样等都属于这个范畴[1]。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社会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对其有效地保护和传承,既是学术问题更是现实问题。

四川省是彝族、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大部分地处偏远贫困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但同时这些地区又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彝绣、羌绣、藏族服饰等,如何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是教育扶贫的生力军,将四川民族地区纺织非遗传承创新与高校人才培养结合起来,通过“扶智、扶志”,因地制宜,培养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于推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现群众脱贫增收,传承和保护纺织非遗具有重要意义。

1 从“输血”到“造血”:民族地区扶贫模式的转变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聚焦聚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确保少数民族地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川省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

长期以来,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扶贫项目主要集中在资金投入、基础建设、易地搬迁、农产品开发等方面,而在文化扶贫方面,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随着脱贫攻坚阶段“扶贫先扶智”的战略调整,扶贫方式由“输血式”的帮扶方式改变为“造血式”的智力扶贫,对民族地区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挖掘、研究,强化就业培训,多渠道实现转移就业,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爱非遗、懂非遗、有技术”的纺织非遗传承人,实现自我造血和自我发展,意义重大。

四川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等地,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地区,但这些地区有丰富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何立足传统特色实现精准扶贫? 需要解决4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实现扶贫模式的转换。因地制宜,立足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提升当地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技艺技能,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扶贫模式转变。二是发挥学校优势和特色问题。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将其与民族地区的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在参与精准脱贫中发挥作用。三是纺织非遗传承问题。民族地区非遗传承人家庭普遍较为贫困,创新能力欠缺,产品设计缺乏文化内涵和现代设计理念,传承面临后继乏人困境,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四是研究非遗传承人培训的模式问题。高校针对非遗传承,构建富有特色的教学培训课程体系,培养更多纺织非遗传承人。

2 培训课程体系建设,赋予纺织类非遗创新发展活力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是西南地区唯一以纺织命名且建有对接纺织服装全产业链专业集群的高校。学校长期致力于开展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保护传承、应用创新与人才培养。学校以纺织非遗项目为抓手,开展了大量的形式多样优秀传统文化的培训、宣传、展示、研究等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非遗传承人培训培养的课程体系。

在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上,精心组织开班仪式,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开展文化自信教育,具有正式性和庄严性。在结业典礼上,广泛宣传和展示学员作品,增强学员自信。在校内组织学员作品展和参加上海非遗展、澳门展、第四届“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艺术周非遗研培成果展等,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褒扬,极大地提升了学员们学习纺织非遗的热情,也增强了自信。

在培训体系建设上,按照“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的培训要求,构建了“文化+实践+创新”三模块培训体系,即:岗位基础+人文素质模块(非遗文化课程)、专业核心能力+工匠精神模块(非遗技艺传习)、职业素质+创新能力模块(文化创新),将纺织类非遗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使纺织类非遗融入现代时尚有了新途径,为纺织类非遗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教学及培训方式上,实施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采取“理论+实践”、“技艺+技能”授课。课程内容包括非遗文化、色彩设计、非遗技艺理论与实践、非遗衍生品开发、市场营销、参观交流等。课程设计强调因材施教,注重教师团队的协商与合作,聘请本民族大师并配备本民族在校学生翻译,保证教学过程科学、合理、顺利地开展。

3 大师+教授:建立纺织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与现代学徒制教学团队

学校将非遗活态传承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建立孟德芝蜀绣大师工作室、袁伟蜀绣大师工作室、马德坤蜀锦大师工作室、贾巴子则彝族服饰大师工作室等纺织非遗大师工作室。并先后邀请国家级非遗唐卡传承人拉孟大师、国家级蜀绣大师孟德芝、省级蜀绣大师巫学强、蜀锦国家级传承人叶永洲等参与纺织非遗的教学培训工作,形成了技能大师与专业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纺织类非遗技能大师是“德艺双馨”的大国工匠,集高超的纺织类技艺与深厚的艺术修养于一身。在大师工作室内,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跟随技能大师学习非遗技艺的同时,能够接受到传统手工艺文化和艺术的熏陶,进而促进“艺”与“工”的有效融合,培养既具有民族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又懂工艺和技术的新一代非遗传承人。学校主要讲授现代艺术设计、纺织品染色技术概论等理论性课程,以及素描、针法绣法技艺与应用、线描技法等实践性课程。通过二者的结合,使学员既能掌握传统师徒传承的核心技艺,又能学习现代设计教育理念和创作方式。

4 搭建平台载体系统学习,培养一大批脱贫致富带头人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是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全国57 所高校之一,是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有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载体与平台“蜀绣研究中心”、“纺织服装非遗传承与创新团队”等,集科研、教学和传承创新于一体。利用这些资源和平台,结合精准扶贫,学校先后开展了“四川藏区唐卡普及培训”、“四川藏区民族服饰普及培训”、“藏绣和藏族服饰普及培训”、“彝绣和彝族服饰普及培训”等。培训学员近300人,学员主要来自四川的甘孜、阿坝、凉山、乐山等地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其中凉山州昭觉县、雷波县、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甘孜州色达县等地,学员们在学校接受唐卡绘制技艺、彝绣刺绣技艺、藏绣刺绣技艺、服装设计、非遗衍生品开发、市场营销等的系统学习。

学员学成结业后回归当地积极就业创业,有的自己开工作室、成立公司,有的带动身边人合伙成立合作社,有的开民族用品商店。马边彝族自治县的学员曲比李英学成后回到家乡,自己开了工作室,工坊创新彝族刺绣生活品,还在当地教学指导喜爱彝绣的当地妇女,当地的贫困妇女通过参加“绣娘”培训和工坊生产,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和致富,“妈妈”不用再出去打工,更多家庭实现了团圆。“非遗+扶贫”,既是文化传承,也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

通过“非遗研培计划”,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出了多名脱贫致富非遗传承带头人,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不仅传承着本民族的文化,还影响着身边人靠奋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康勒乡6名牧民参加了“藏绣和藏族服饰普及培训”非遗培训班后就开始筹建康勒乡阿交一村缝纫加工合作社,主要进行缝纫加工和服装服饰设计。经过纺织非遗培训,学员带领本地群众通过传承本民族的特色手工技艺,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脱贫奔康。

图1 学员创业图

2020年5 月31 日,培训学员将牦牛绒加工成面料和纱线,将其设计制作成风格各异的针织品和文旅产品,在成都大学生时装周展出,受到广泛好评。在学校的帮扶、指导下,甘孜州色达县创立了目前中国海拔最高的创新创业孵化空间——金马众创空间。一位叫斑九诺纳的创业者,原来设计的非遗产品成本高、价格贵,打不开销路,经过培训,在学校的帮助下,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迅速打开了市场。

5 结语

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但是后扶贫时代的乡村振兴任务仍然艰巨。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扶贫扶智与文化振兴有效衔接,纺织类非遗的后发之力一定要在“政校企”的协同作用下才能彰显得更好。以政府为主导制定当地纺织非遗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以高校为平台、以企业资本为助力、以人才团队为依托,为纺织非遗的发展建设提供“量身定做”的科学规划,是后精准扶贫时代乡村振兴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

猜你喜欢
遗传技艺纺织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澳洋纺织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