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为抓手开展生涯教育*
——以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为例

2020-11-30 00:57孙龙飞
江苏教育 2020年79期
关键词:生涯初中生活动

孙龙飞

目前的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就业无意识”“升学无意识”“未来发展无意识”等问题,究其实质,是他们对未来的生涯没有明确的规划。初中阶段是学生个体生涯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生涯规划的探索期、尝试期,对其人生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在初中阶段开展生涯教育十分必要。本文结合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对初中生进行有效的生涯教育。

一、融入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指的是国家课程,它是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主阵地。生涯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学的课程目标之一。例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再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指出:“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缘此,将生涯教育与学科教学结合是义务教育的必然要求。

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的生涯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成长、探索、建立、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初中生是处在成长和探索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生涯意识。而且由于初中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以及认知能力的限制,其对抽象的概念,往往缺乏科学而理性的认识,也缺乏充足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实施生涯教育时,必须要化抽象为具体,以小见大,从小处着眼,将生涯教育合理地融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例如:

《增强生命的韧性》(政治)这节课的目标:能采取正确方法积极主动地认识自己,不断探索自己、发现自己,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数学)这节课的目标:通过解决5G 网络的峰值速率等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社会新生事物、热点问题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抗击八国联军》(历史)这节课的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保卫建设祖国的情感;通过历史人物的故事,获得人生发展的启示。

《走一步,再走一步》(语文)这节课的目标:解读文本蕴藏的生活哲理,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学校正是依据过渡期学生生涯教育的重点,通过名人故事、升学与就业、认识自我、正视挫折等鲜活、生动的学科内容,挖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规划人生,为生涯选择奠定基础。

二、整合实践课程

杜威的学说对生涯教育理论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他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认为教育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做中学,以增进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他的理论启示我们,进行生涯教育必须要结合实践活动。

为系统地进行生涯教育,我校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顶层规划设计,并进行梳理,整合为“春之声、夏之行、秋之韵、冬之华”四个篇章,形成“仪式纵贯三年,活动横跨四季”的实践课程体系(如表1),将生涯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目标、有梯度地融入每一个实践活动中。

年级夏之行冬之华七年级(职业人格类型)新加坡访学交流学生干部夏令营暑期社会实践少先队寻访活动八年级(生涯适应力)春之声歌唱春天——学生歌会寻找春天——春季主题社会实践赞美春天——美术展示活动寻找春天——春季主题社会实践青春誓言——离队仪式欢度节日——初二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干部夏令营暑期社会实践团员寻访活动九年级(人生主题)感悟春天——春季主题社会实践毅行江南——徒步活动追逐梦想——毕业典礼秋之韵我们运动——秋季运动会我们实践——秋季主题社会实践我们探究——科技、信息、劳技比赛、展示活动我们成长——人文学科展示生龙活虎—— 趣 味运动校园歌声—— 校 园歌手大赛、音乐节冬日礼赞—— 年 终展示

依据塞维克斯的生涯建构理论,我校从职业人格类型、生涯适应力和人生主题三个方面,设计实践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生涯教育。

七年级,通过歌会、主题社会实践、科技信息比赛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与特长,确立自己的职业人格类型,为学生的生涯选择奠定基础;八年级,通过“青春奠基”仪式等主题活动,让学生自主搭帐篷、小组定向寻宝、独立烧饭炒菜,将成长、独立等元素,以情景化的方式展现,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提高学生的生涯适应能力;九年级的成长课程则以梦想为主要元素,引导学生确立人生理想,选择人生道路,并坚定不移地为之而奋斗,最终实现个人的理想。

三、开设选修课程

金斯伯格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指出,人的生涯发展大致可分为“幻想期”“试验期”和“实际期”。初中生正处于“试验期”,这是生涯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个体开始发现自己的兴趣,审视自我的能力,并尝试将兴趣与能力统一进行职业选择。因此,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尤为重要。

为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和支持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爱好特长,我校在坚持国家、地方两级课程主体地位的同时,设计了大量的自主选修课程。区别于实践课程,选修课程主要是在初中13 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近年来,我校共计开设了100 多门次的自主学习课程,学生选修率达100%。

另外,我校将特色选修课程升级为学生社团,社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制订社团章程,设计活动方案,在专业教师和外聘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的社团活动。

丰富多元的选修课程和学生社团,有效地发掘并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为其职业生涯的选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生涯教育对当代中学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美国联邦教育署原署长马兰所言:“所有的教育都是或都将是生涯教育。我们教育家所应努力的,便是让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能成为适当有用的受雇者,或继续接受更进一步的深造教育。”

生涯教育专业课程无疑是进行生涯教育的良好方式,但并不一定是适应初中生身心特点的最好方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依据课程标准,以具体可感的方式,将生涯教育有机地融入学科课程、实践课程、选修课程,将更有利于有效地解决当代学生的生涯选择困境。

猜你喜欢
生涯初中生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我的教书生涯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