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发剂中7 种禁用染料测定方法的优化

2020-11-30 10:48彭乃焕黄忠亮
天津化工 2020年6期
关键词:硫醇染发剂检出限

彭乃焕,黄忠亮

(百色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百色533000)

1 引言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形象,染发剂作为一种美容美发方式,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时尚。目前市场上的染发剂大部分属于氧化型染发剂,其主要染发成分为苯胺类和苯酚类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人体健康都有不同程度的伤害[1,2],超标超范围使用是监管的重点,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后简称“规范”)(2015 年版)[3]中限定了74 种准用染发剂,并规定了对苯二胺等32 种组分的检测方法(后简称“标准方法”),笔者在对58 批染发剂按标准方法开展日常检验后发现:部分样品在离心处理后溶液浑浊或乳化凝结,造成过滤困难;部分样品稳定性较差,平行测定结果偏差较大。为了完善标准方法,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4~7],对标准方法中的前处理、色谱条件等进行优化,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为日常检验提供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试剂

SHIMADZU LC-20AB 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SPD-M10Avp 检测器,LC solution 色谱工作站(日本岛津公司);XS205DU 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LD5-2A 离心机(北京京立离心机有限公司);VXMNAL 涡旋振荡器(美国奥豪斯公司)。

标准品:间苯二胺、邻氨基苯酚、2-硝基对苯二胺、甲苯-3.4-二胺、N,N-二乙基甲苯-2.5-二胺盐酸盐,德国Dr.Ehrenstorfer 公司;邻苯二胺,德国j&k 公司;氢醌,北京BePure 公司。甲醇(色谱纯,美国Fesher 公司),亚硫酸氢钠、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庚烷磺酸钠、磷酸及乙醇均为分析纯。样品主要来源于2019 年监督抽验样品。

2.2 实验方法

2.2.1 溶液配制

亚硫酸氢钠—乙醇混合溶液(下称:硫醇液):2g/L 亚硫酸氢钠溶液∶50%乙醇溶液(1∶1)混合。

磷酸盐混合溶液:称取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1.8g、磷酸二氢钾2.8g 和庚烷磺酸钠1.0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L,用磷酸溶液(1→10)调节pH 至6。

2.2.2 混合标准储备溶液的制备

称取各染料标准品20mg(精确至0.01mg),分别置10mL 容量瓶中,加入硫醇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制成单一标准储备溶液。吸取各单一标准储备溶液1mL,置10mL 容量瓶中,加硫醇液定容至刻度,制成混合标准储备溶液(约0.2mg/mL),置-20℃避光保存。

2.2.3 混合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

准确吸取混合标准储备溶液适量,用硫醇液稀释,配制成浓度为 5、10、20、40、80μg/mL 的混合标准工作溶液。

2.2.4 色谱条件

色谱柱:RP-AMIDE C16 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 A 为甲醇∶磷酸盐混合溶液(10∶90),流动相 B 为甲醇,梯度洗脱:0~10min,100%A ,10~30min,100%A ~60%A;流速:1.0mL/min;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290nm;柱温:25℃。

2.2.5 样品处理

称取样品0.3g(精确至0.001g)于塑料离心管中,加入1.0g 硅藻土,玻棒搅拌使膏状样品分散于硅藻土上,精密加入硫醇液至20mL,涡旋1min,离心(5000rpm)3min,取上清液经微孔滤膜(0.45μm,25mm)过滤,滤液作为供试溶液。

2.2.6 方法检出限(MDL)评估

取混合标准储备溶液适量,加入到空白样品中,按“2.2.5”项下方法,制备浓度为 5、10、20、30、40、50、60μg/g 的检出限系列供试溶液,按“2.2.4”项下色谱条件,在3d 内各浓度水平随机测定10次。以浓度为横坐标,阳性检出(信噪比≥3)百分率为纵坐标,绘制阳性检出曲线,以拐点相对应的浓度作为信噪比评估法的MDL。

3 结果与分析

3.1 样品前处理的优化

标准方法中取样量为0.5g,提取溶液为50%乙醇水溶液,提取溶液体积为10mL。在日常检验中发现:部分样品提取液乳化或凝结,难于通过0.45μm 微孔滤膜;部分样品配方中未见加入亚硫酸氢钠或异抗坏血酸,制得的供试溶液容易氧化分解,影响测定结果。为了消除染发剂基质中增稠剂和凝胶剂的影响,防止供试溶液被氧化,本研究调整取样量为0.3g,并加入硅藻土吸附增稠剂和凝胶剂,提取溶液改为硫醇液,提取溶液体积为20mL,调整后乳化凝结现象减少,离心后易分层,上清液容易过滤。

3.2 色谱条件优化

采用乙腈+磷酸盐混合溶液(10+90)作为流动相时,3 号峰与4 号峰分不开,以甲醇代替乙腈后,两者分离效果好,但N,N-二乙基甲苯-2.5-二胺盐出峰时间太迟,采用梯度洗脱并进行预混合模式,减少基线飘移,优化后的方法系统适应性良好,见图1。

图1 7 种染料的色谱图

3.3 线性关系

将混合标准工作溶液按“2.2.4”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对应的线性方程及相关系数,见表1。

表1 各组分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

3.4 加标回收实验

在 5、20、80μg/mL 3 个浓度水平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取空白样品,加入混合标准储备溶液适量,每个浓度水平平行制备3 份,按“2.2.4”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各组分的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回收率分别为:99.2%,98.2%,99.1%,100.2%,100.1%,97.2%,101.3%,RSD 为:1.8%,2.6%,1.3%,2.5%,3.1%,1.5%,2.2%。

3.5 检出限与定量限

本方法检出限为10~40μg/g。定量限以3 倍检出限确定,即为 30~120μg/g。

3.6 混合标准储备溶液稳定性试验

取混合标准储备溶液,分别于配制后0d、7d、14d、21d、30d 时测定,结果各组分的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5%,表明混合标准储备溶液在-20℃避光保存条件下质量稳定。

3.7 样品测定

选取4 批膏状氧化型染发剂的留样样品进行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的结果相比较,结果有2 批样品疑似检出间苯二胺,经与间苯二胺标准光谱图进行相似度检查,确定不是间苯二胺,4 批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

4 结语

优化后的方法同时测定了染发剂中7 种禁用染料,7 种染料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r 均>0.9999,检出限为 10~40μg/g,定量限为 30~120μg/g,回收率为 91.7%~106.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5%~2.61%。优化后的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捷,7 种禁用染料色谱峰分离效果佳,检测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用于染发剂中7 种禁用染料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检测。

猜你喜欢
硫醇染发剂检出限
环境监测结果低于最低检出限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定量NMR中多种检出限评估方法的比较
农药残留检测检出限的测定方法探讨
染发添靓丽扮美要谨慎
自行染发 先做皮试
染发不当 小心皮炎发生
染发的健康风险须警惕
液化气脱硫醇技术方案研究
航空煤油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First Perfume Which Smells Better the More You Sw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