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健骨汤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骨折愈合、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2020-11-30 06:57冯万立王小明陈广儒王军峰卫建民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夹板腕关节桡骨

冯万立,王小明,陈广儒,王军峰,王 亮,卫建民

桡骨远端骨折约占平时骨折的1/10,一般情况下老年人的低能量损伤和青年人的高能量损伤是其主要病因[1]。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症状是骨折端出血、疼痛、周围软组织水肿、腕关节活动障碍及正常外观形态改变。同时各种原因造成桡骨远端骨折复位不良还可引起关节炎,最终对患者造成身心等多方面的危害[2]。夹板外固定是通过夹板等夹缚固定,保持整复位置,达到理想愈合的外固定方式,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已和手法复位技术共同成为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非手术治疗手段[3]。

祖国医学认为桡骨远端骨折损伤早期由于局部经脉、血气受损,出现血瘀气滞之证;中期新血渐生,筋骨虽续而未坚,活动仍然不便,为营血不调之证;而损伤后期骨折端功能虽然有所恢复,但筋骨和气血仍需加固和调理,以肝肾不足之证为主[4-5]。由于中医崇尚内服外治法,因此在治疗上也应以补肾温阳为主要原则[6]。本研究采用补肾健骨汤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分析了该方法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6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①纳入标准:均经CT、X线检查满足桡骨远端骨折诊断标准[7];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治疗同意书且全程配合者;临床资料完整者。②排除标准:合并多处损伤者,合并较严重的心脏、肝肾功能等慢性疾病者,合并神经、血管等严重损伤疾病;患有陈旧性、病理性骨折者;存在严重精神疾患等无法配合研究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受伤原因、骨折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治疗方法 2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完善X线及实验室检查。

1.2.1对照组行夹板外固定术:患者取仰卧位,首先进行手法复位:一助手握住患者靠近肘关节处,术者双手握住患肢,对抗牵引3~5 min(Colles骨折掌屈尺偏复位,Smith骨折背身桡偏复位)。然后使用小夹板依据骨折类型进行固定,保持松紧度在一指范围内。复位后再次行X线,观察复位情况,若满意即可使用三角巾悬吊固定。最后指导患者逐步开展患肢手指关节、肩关节、腕关节等处的活动,4周后拆除小夹板外固定不负重训练。

1.2.2观察组行夹板外固定术联合补肾健骨汤:夹板外固定术方法对照组。补肾健骨汤组方为川续断30 g,穿山甲30 g,淫羊藿30 g,山药30 g,黄芪30 g,补骨脂30 g,熟地黄20 g,鹿角霜20 g,茯苓20 g,川穹10 g,红花10 g;随症加减:疼痛剧烈者加没药、乳香,血虚者加阿胶、当归。用法:煎服,加水至200 ml分2次服用,连续治疗4周,随访3个月。

1.3评价指标

1.3.1临床疗效:参照《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指南》[8]进行评估。优为腕关节无畸形,活动度完全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和异常体征完全消失,X线显示骨折完全愈合;良为腕关节轻度畸形,活动度大部分恢复,轻度活动受限,劳累后明显疼痛,掌倾0~2°,尺偏10~14°;差为腕关节畸形严重,活动严重受限,症状体征未见改善。

1.3.2骨代谢指标: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抽取2组患者空腹静脉血2~3 ml,离心(3000 r/min,5 min)分离出血清,在-80℃环境下进行保存。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以及25-羟基维生素D(25-OH-VD)检测试剂盒、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测定试剂盒、骨钙素(BGP)检测试剂盒及甲状旁腺素(PTH)测定试剂盒及校准品质控品在经过仪器和试剂校准、质量控制在控后,检测血清中25-OH-VD、PTH、BGP及β-Cross水平。并对2组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进行比较。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2.3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2组治疗前25-OH-VD、PTH、BGP及β-Cros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25-OH-VD、BGP水平升高,PTH、β-Cross水平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3 讨论

桡骨的解剖位置处于前臂外侧,分为一体两端,参与肱桡关节及桡腕关节的组成,是完成上肢运动的关键[9];同时桡骨周围存在复杂的结构组织,包括手外肌群及多条韧带[10]。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发生在距离桡骨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常常合并桡骨周围多处软组织水肿或出血,造成血管综合征等多种严重并发症[11]。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案受到损伤程度及患者功能需求的影响,目前非手术方式以手法复位和外固定为主。

夹板外固定即利用包扎绷带对夹板的约束力、固定垫对骨折断端的效应力、肢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内在动力,使肌肉内部动力因骨折所致的失衡重新恢复平衡[12-13]。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单纯的外固定结合康复锻炼并不能促进骨折端的愈合[14]。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剂辅助治疗在提升骨折恢复速度和质量方面的优势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辨证论治作为中医诊疗的基础核心内容,以症候分类、治则、方剂及中医药组成等为主[15-16]。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早期症候以气血瘀滞为主,而中后期也就是恢复期主要面临肝肾不足的证型,因此在结合该病的具体症候后可针对性的给予补肾活血、强筋健骨等方剂[17]。

本研究应用的补肾健骨汤由川续断、穿山甲、淫羊藿、山药、黄芪、补骨脂、熟地黄、鹿角霜及茯苓等组成,淫羊藿、补骨脂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山药、熟地黄、茯苓益气健脾,川续断、鹿角霜、川穹、红花补肾生血、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壮骨、填精益髓之功效[18]。王勇等[19]研究显示,补肾健骨汤可有效提高骨密度,对防治骨质疏松症及骨折有积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进一步提示补肾健骨汤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对促进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改善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血清25-OH-VD、β-Cross、BGP、PCT及PTH是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推荐使用的近侧和随访全身性骨代谢的指标,对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敏感性较高[2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25-OH-VD、BGP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TH、β-Cross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表明补肾健骨汤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可有效纠正骨代谢异常。

综上所述,补肾健骨汤联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可促进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纠正骨代谢异常,临床疗效佳。

猜你喜欢
夹板腕关节桡骨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定义风格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四分之三夹板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