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及其现实意义

2020-11-30 09:13阎毅
学理论·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阎毅

摘 要: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思想观点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一生的追求理想,就是为人类解放、全世界人民的幸福谋福祉,这就是文化哲学的本质和规律,是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文化研究的体现,是建设开阿放、包容、交流、互鉴文明的基础。各种文明交流和谐共存是文明长期延续及发展的重要因素,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包容开放是着眼于世界不同文明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共同進步,以包容的心态深入学习体会,维护文化多样性,共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文化道路;文明交流互鉴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11-0036-02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在中国化的进程中结合了中国社会实际,在取长补短、吸收借鉴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文化道路,在全球化背景下,为实现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文化发展的新动力,这需要中华民族有着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内在思想逻辑

马克思是通过走进黑格尔、批判黑格尔、走进费尔巴哈又走出费尔巴哈,最后创立自己的哲学。通过理论的研究、理论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又重新回到理论,当理论和现实产生矛盾的时候,他反思自己的理论,同时也进行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的批判,其实本质就是如何看待人类自身的历史及社会发展问题。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系统的文化哲学理论,但是他的哲学观点和学术中,始终贯穿着人的自由、解放及全面发展,这就是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核心。只有紧抓这一核心内容,才能透彻理解及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及其对当代的意义。

马克思在初中毕业论文中提出了马克思一生追求的理想:为人类解放、全世界人民的幸福而谋职业。马克思说政治解放不彻底,但是并不意味着政治解放不重要,他认为政治解放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前提和步骤。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具体提出了对宗教解放、政治解放的批判,并将对人类解放的条件和组织作为一生追求的哲学理想。《手稿》提出的类本质是类生活最核心的一个体现,手段就是要坚持不停歇的革命,力量就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开始登上舞台。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对政治、经济、文学等领域都有研究,并且融会贯通,他在吸收优秀前人的思想成果之后,基于无产阶级事业的出发点,对自己的文化思想成果加以改造,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服务。马克思在阐述了政党理论的同时,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并确立了政治立场和革命纲领,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崇高理想。坚持人民至上,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遵循相应规律的,例如,对规律的把握及认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要以人民至上为原则,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民族和国家的解放和发展是目的,逐步建立一个理想社会,这个社会的本质特征就是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理想社会,这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影响广泛而深远。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不仅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指导意义,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模式具有实践意义。“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人类文化不能只有一种,而是在与其他不同文化相互碰撞中产生新的文化,文化只有不同,而没有优劣,好的文化在冲突碰撞中能够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点,从而解决自身的生存困境。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符合中国文化发展道路

由于各个国家与民族的地理性差异,发展各不相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走过了70多年风雨历程,在实践的过程中,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研究与中国社会发展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吸取优秀思想,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中国化理论新时代。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2]。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背景下,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发展繁荣昌盛的文化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文化不仅要凝心聚力,还要丰富人们精神生活。随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推广和普及,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精神面貌。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体现在艺术方面的百花齐放、学术方面的百家争鸣等等,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能故步自封,应当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各家之所长,结合自身实际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中国化为现代化事业提供智力支持。首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出了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等等一系列文化举措,目的是使中华文化能够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使人们精神面貌上更加坚定中国精神,进而促进各民族文明的互鉴交流,最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崭新的道路上走向繁荣。其次,文化发展的道路符合中国社会实际,我们坚持用正确的理论实践推动发展文化教育,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在立足本国文化基础上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坚持理论与人民相统一的原则,提高文化水平,维护文化领域风清气正的环境。最后,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在人民内心始终认同的是基于中国历史长河中,经过时间打磨,最终得出的优秀文化,它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要融合创造性思想,实现传统文化与现实相通,结合地区、民族差异,立足本身,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

始终坚持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后实现文化超越。文化超越具有客观性,文化的历史沿革的局限性决定着文化具有超越的必然性。局限性容易导致文化传播停滞不前,所以势必要进行文化创新再超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3]。文化创新也是要贯彻互利共赢、文明互鉴等原则,提高文化主体思维创造力,构建创新性和超越性。文化领域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表现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的理念,在艺术、网络等方面宣传引导使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人民幸福感提升。

三、文化哲学下的文明交流互鉴

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坚持交流互鉴是从尊重文明多样性出发,以超越文明隔阂、化解文明冲突等观点,认为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文化发展的原动力,实现不同国家文明交流的共赢共享。

首先,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文明互补的基础。文化具有多样性,多样性是由于各个文明具有差异性,在差异的前提下吸取对方优异的文化,差异的部分越多,互补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产生新的文化。相差异的事物互相补充才可能不断发展和完善,达到互利共赢,如果没有吸取和借鉴,那么文化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甚至消失。新文化的产生是由于新旧文化交替,相同文化重复叠加达到高峰,不同文化互相补充不足,具有互补性,取之所长,补之所短。所以各个文明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借鉴。

其次,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产生新的文明。“任何人也不会否认,首创性乃是人类事务中一个有价值的因素”[4]。超越文化差异、文明隔阂是文化前进的动力,一种文化的产生经历了文化本质的冲突,在基于本身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而产生的,所以交流是产生新文化的必经之路。对文化的交流就如生物多样性一样必不可少,纵观历史,多元文化共存的地区都是文化繁荣发达的地区,比如黄河流域文化,是源于不同种族在实际生存中逐步摸索得出的,落后地区的文化都相对单一,具有保守性,没有交流的基础,所以导致文化发展相对缓慢,社会经济也随之较慢。因此,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以交流为基础,开放、包容的文化具備与时俱进的特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再次,文明交流互鉴是构建文明和谐发展社会的重要措施。建立开放、包容、美丽、和谐的社会是现今全球化治理的目标,各个文明和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性、科学性,具有研究价值和推广价值,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优势,发展文明和谐的社会。在不可再生资源逐渐匮乏的现在,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及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文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可以加大力度弘扬,发展旅游业、知识产业、带动周边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会等等。中国国土辽阔,文化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可以使其他各国了解我国风土人情,增强对我国文化的认同及尊重,同时还可以带动文化产业升级,利于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最后,文明交流互鉴离不开包容互鉴。包容互鉴是文明交流的内在发展动力,交流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文明冲突,在不同类型冲突之间要做到互相包容,不能让文明冲突成为影响交流合作的因素。文化包容将是构建文明交流的重要因素,不同文明交流会产生冲突是必然的,但是文化包容才是文明长远发展的基础,可以促进多样文明的发展创新,利于人文基础发展,建立开放包容的社会。发展和而不同的理念,化解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冲突主张尊重差异性,发展多样性谋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肯定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在交流中共同发展。因此,互相包容、互相借鉴是文明交流的内在基础。

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为指导思想,结合中国文化发展实际,从大视野、多角度思考和推进中国文化文明,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发挥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大力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建立互联互通的文化交流机会,为构建新时代文化理念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1(1).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
警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隐性”误区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王晓晖: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整体性研究视野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