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0-11-30 09:15徐敏周海洋
中国市场 2020年29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徐敏 周海洋

[摘 要]新时代农村金融面临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农村金融机构应顺势而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夯实内部管理基石,突出零售业务转型重点,扎实做好风险防控和不良压降工作,推动农村金融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9.043

1 序言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方向。我国农村金融通过渐进式改革,从金融抑制逐渐迈向高质量均衡发展[1]。提高金融发展质量,推动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金融机构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关系着广大民生工程的布局和实施,既是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金融业整体发展的需要,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陈道富(2018)就曾强调金融并不只是被动反映实体经济,而是会在反映和引导实体经济过程中加剧经济资源的坍塌(解构)和聚集(重构),进而实现资源按照金融体系的认知和标准优化配置[2]。农村金融机构还是普惠金融的主体,孙兆斌(2018)就指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境,是推动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推动经济全面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举措之一[3]。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总体上看,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推动城商行、农商行业务逐步回归本源,探索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的样板,探索城商行、农商行回归本源的可行路径,为本地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三农”服务。这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给农村金融机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2 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沈艳兵(2018)认为只有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方式,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管和防控,才能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4]。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要走出适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路线。

2.1 外部环境变革推动农村金融机构转型发展

随着国内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落后产能淘汰速度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节奏提升,整体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农村金融机构以往相对粗放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既有利差盈利模式继续转变。随着互联网金融生态的出现,金融机构营业模式从线下向线上转移的趋势明显,农村金融机构在新技术和平台应用方面步伐跟进速度相对迟缓,互联网金融应用能力与步骤尚未有效满足传统客户群体的使用需要。农村金融机构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典型代表,在组织架构、操作流程、客户管理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变革迫在眉睫。伴随着金融政策调整和金融监管需要,农村金融机构的整体经营理念和行业定位及价值塑造都需要进一步的明确,并需要树立明确的行业定位,从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金融行业谋求一席之地。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形势,李俊玲,戴朝忠,吕斌等(2019)通过研究发现,新時代背景下衡量金融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反映金融自身发展水平,还要包含反映金融支持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因素[5]。

2.2 现实发展需要带动农村金融机构转型发展

农村金融机构在传统金融方面的普惠价值有目共睹,不仅存款多、网点多、从业人员多,而且服务触角更是遍及村镇社区。但是近几年来,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相对粗放,科技支撑相对薄弱,服务的客群违约率高,整体不良率攀升,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的弊端也非常明显。在享受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的同时,农村金融机构的管理漏洞、科技支持以及客群管理及维护等方面都需要改进。相较于系统重要性银行及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在人力资源支撑、科技支撑、管理规范及客群管理等方面需求更为迫切。农村金融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适应了农村金融的刚性需要,在金融风险的防控韧性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2.3 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农村金融机构转型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从供给、需求、投入产出、分配、经济循环多种角度阐释了高质量发展要求。这些要求决定并影响着金融发展的方向,也指导着农村金融的改革发展。从金融资源供给角度来看,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主要障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供给驱动力不足[6]。农村金融从供给侧改革以适应金融发展的需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成为农村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把脉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需求,从实体经济的金融获得、质量认可、需求满足等多维度衡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农村金融机构衡量自身供给侧改革工作是否到位的关键,是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建立现代化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推动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金融机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才能真正将农村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

2.4 内部战略调整需要农村金融机构转型发展

农村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持续关注回归本源问题,这也说明,农村金融机构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部分机构的发展存在贪大求洋的问题,脱离了支农支小的路线。随着宏观经济层面对农村金融机构定位的进一步明确,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服务小微企业、服务社区家庭”的目标更加明确,服务对象更加清晰。这也为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内部战略调整,聚焦主业,旗帜鲜明地立足普惠金融领域指明了方向。

3 农村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农村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是应在优先满足支农支小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和风险防控系统。通过普惠金融满足外部环境需要,适应经济发展,完善服务和风控立足现实需求,推动内部战略调整。

3.1 满足居民的金融服务需要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来讲,金融服务需求的供给侧改革是扭转金融供给与居民金融需求不相匹配局面的关键。有效应对居民金融服务实际需要,从居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捷性、满意度方面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基础设施完善、业务流程转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提升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包容性、便捷性、普惠性和多样性,同步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和韧性,实现稳健经营和稳步发展的同频共振。

3.2 满足小微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

小微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代名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长达40年的“经济增长奇迹”背后,民营经济从无到有,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且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不断提升,撑起了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小微企业的多样性、抗风险能力的脆弱性决定了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和金融风险防控的艰巨性。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发展阶段从支持到若即若离,再到全力支持,反映了农村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的微妙关系。农村金融机构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针对小微企业的特殊性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充分挖掘小微企业风险可控的视角,有效满足小微企业的小额资金需求,充当小微企业的“输血者”。

3.3 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农村金融服务定位的不同,决定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别于其他金融服务体系,但是又归属于金融服务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同样包括基础设施体系、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但是高质量发展要求下,新时代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包含四大基本框架的同时,还应当提升居民和小微企业的金融供给能力,增强金融供给的覆盖面和可得性,改进完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实现农村金融监管的技术全覆盖、业务全覆盖和活动全覆盖。

3.4 能够有效防控农村金融风险

农村金融风险集中在信用风险、制度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四个方面。一是信用风险体现在交易、服务对象的风险引起的风险;二是制度风险体现在金融产品、金融市场受到制度发挥影响所引发的风险;三是技术风险针对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供给技术;四是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服务模式、产品适应能力和机构盈利能力等方面。而农村金融机构因自身规模较小、经营相对分散、有效担保较少,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对政策的关注度高、政策敏感性强。且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承担能力较弱,一旦发生风险损失,对整个机构的风险冲击更强、破坏性更大、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弱。

4 农村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农村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要以社区和小微企业零售业务转型为重点,以风险防控和不良压降为着力点,夯实内部管理基石,深入推进战略转型升级,推动实现各项业务稳步健康有序发展。

4.1 深耕社区零售,保障居民零售金融服务需求

社区金融是农村金融机构深化高质量发展转型要求的首要战场。进一步推进街区普惠金融服务工作。按照街区定人定岗定责的精准服务机制,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基层工作人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发挥政府银行桥梁纽带作用,全力协助政府部门推动辖区经济发展。持续推进基层工作人员工作下沉机制,客户经理应主动到村委、社区帮扶工作,带动金融工作发展,全面实施“客户经理包片制”,方便每一位社区居民提供“点对点”的定制服务。推进文明诚信幸福村建设。发挥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主力军作用,以辖内村居(社区)为主阵地,开展“诚信文明幸福村(社区)”建设,为党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新样本。坚持“零售贷款批量做”,针对公务员、高校医院等事业单位职工、国有企业干部员工等群体,开展批量营销、提前授信工作,做好优质客户的用信准备工作,超前满足客户消费资金需求。

4.2 帮扶小微企业,保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

小微企业代表着民营经济主体,是农村金融机构的重点服务对象。深入领会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扶持政策,借助政策優势凸显农商行服务小微企业功能定位。推动与省市工商联、统战部门、小企业服务中心、小微企业服务平台等政府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实质性对接,充分挖掘政府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优势,引进政府补贴小微企业的准备金及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入驻省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小微企业授信批量获客。结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引导小微企业主动结合政府、保险行业政策优势办理融资业务,降低融资门槛,让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得到真正有效解决。主动深入科创园区、产业园区等小微企业集聚地营销拓客,实现辖内农业科技园、产业科技园、文创科技园、工业园等产业园区的营销全覆盖、授信全覆盖。

4.3 构建人才梯队,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体系的建立离不开人才梯队的建设。在规范基础设施体系、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的前提下,实行员工目标管理制,强化人才管理储备,按照资源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专业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的储备划分,对全员进行科学归类,全面纳入后备人才库,结合职工各自特点进行分类管理,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以人才队伍建设增强金融供给能力,发挥人才优势和人数优势,推动建立供给全覆盖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从而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全覆盖。

4.4 深化风险管理,从严从实从细防控金融风险

农村金融机构自觉严格贷款审批,严格执行中长期贷款分期还款和按月结息制度。加强贷后管理。强化贷后履职作为,确保对调查、审查及放款中心的监督到位。同时,提前介入隐性不良贷款,采取预警措施,做好风险防范。全面深化不良资产管理,加大清收处置力度,向不良要效益。紧盯不良贷款重点大户,继续将不良大户作为清收重点,成立专责队伍与借款人逐一对接,全方位了解借款人资产及经营情况,对借款人的相关项目进行持续跟进,紧盯回款。积极推进市场化处置,对借款人、担保人均无代偿能力,催收无望的贷款,按照相关流程,“一户一策”,采用市场化等多种方式进行处置。借助司法力量,及时诉讼。加强与法院的协调,通过司法途径集中起诉、落实执行,借助法律权威有效震慑不良贷款借款人,自觉从信用风险、制度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四个方面进行风险缓释和化解。

参考文献:

[1]张晶,杨颖,崔小妹.从金融抑制到高质量均衡——改革开放40年农村金融政策优化的中国逻辑[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6(5):122-131.

[2]陈道富.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若干思考[J].广东经济,2018(7):14-21.

[3]孙兆斌.商业银行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路径[J].新金融,2018(11):57-62.

[4]沈艳兵.新时期我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J].城市,2018(7):30-35.

[5]李俊玲,戴朝忠,吕斌,等.新时代背景下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评价——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9(1):15-30.

[6]张琦,费晓丹,曾之明.中国农村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主要障碍是供给约束吗?[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8,39(7):45-51.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