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教学理念下自读课文教学设计

2020-11-30 09:18陶洪雪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创设价值课文

陶洪雪

随着“以生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构建教育生态成为课堂建设的一个重要命题,并引发了构建教育生态课堂的一种重要价值取向,它旨在为学生构建自由发展的学习环境,释放学生个性,在教、学、做中引领学生自主建构。引发教学理念也切合自读课文教学,基于自读课型特征,为学生搭建自主成长的空间。下面以自读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阐述引发教学理念下自读课文教学实践。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研学兴趣

在引发教学理念下,引发学生的研学兴趣是关键,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对象表现出浓厚兴趣时,学生内在动力系统才能得以运转。因此,自读课文教学需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兴趣。情境如何创设,不少教师主要是关注文本视角,单一化的视角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需要教师转变情境创设视角,既要关注文本特质,又要研读学情特征,在兼顾文本和学情基础上,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得以唤醒,进而成为引发学生自读的内生动力。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课文导入环节,我结合学生平常的一次测试来创设情境,先用多媒体展示一名学生测试后自己写的笔记,内容是写自己的困惑,前几次测试成绩不错,但是近两次测试惨遭滑铁卢,学生感觉到被挫折打败了,很茫然。在笔记后面,我进行了批注,并写了这样一条建议(多媒体放大展示):建议读一读《走一步,再走一步》。最后,将画面聚焦这一条建议,寻求学生的帮助:哪一位学生能够结合自己自主阅读的感受,帮老师说一说推荐这位同学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由。

这个环节,意在引发学生研读兴趣,运用学生平时测试后的一段日记创设情境,由于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内容,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关注,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展示学生日记的内容,构建与文本相关联的通道,引發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最后,借助教师的阅读推荐建议,引发学生研学活动,从教师的视角推荐《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的理由,为学生搭建自主阅读展示的机会,也在生活情境帮助下引领学生初步解读文本主题,为深度研学进行铺垫。

二、搭建引发支架,注重方法引领

自读课如何定位,不少教师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部分教师简单地认为自读课就是学生自己读,不需要教师指导。显然,这种认识存在偏差,自读课是教读课的有机延展,它是教师从扶到放的一个重要环节,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然而与教读课相比,自读课更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自主建构,是对教读课的内化。因此,教师在实施自读课教学时,要形成强烈的课型意识,并基于自读课的价值定位,注重为学生搭建引发支架,注重方法引领。

《走一步,再走一步》作为一节自读课,引发的支架在哪里,这就需要教师基于教读课和自读课的关联,确立单元教学视角,引导学生从教读课向自读课进行迁移。为此,在引入《走一步,再走一步》自读内容后,我设计了教读课回顾环节,引导学生回顾《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两篇课文阅读方法,要求学生运用几个关键词语概括出来,很快学生概括出一些关键词,默读,勾画关键语句并标注。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我借助投影展示单元导语内容,根据自己概括出的几个关键词语和单元导语提示进行自主阅读。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自读过程中关注旁注部分,利用旁注提示进行阅读,并对旁注部分的问题进行思考。同时,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对圈画出的生字词进行自主学习。

这个环节基于自读课的课型特点,注重为学生的自读搭建支架,支架主要包括两个,一是课文旁注,二是教读课的阅读方法。旁注既有提示,也预设导读问题,教读课基于单元阅读的设计视角,注重培养学生默读和勾画阅读的方法,抓住文本关键语句,学生的自读既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又注重阅读的方法和策略。

三、巧抓认知冲突,引发探究学习

在引发教学理念下,自读课教学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激活学生内动驱动系统。如何激活,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求知心理,从而发挥学生求知欲的驱动效应。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从而在探究活动中不断将文本阅读推向深入。认知突出如何制造,既要求教师进行充分的预设,又要求契合学生自读学习,使探究学习自然生成。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认知冲突可以结合学生自主学习成果的展示和交流引发,也可以借助文本旁注引发。学生在交流关键语句时,必然会关注文本最后一段,而文章最后一段不仅是全文的总结,也是点明文章主旨的段落。学生要理解本段,一个关键点是理解“一小步”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实到虚进行渐进式探究:文章中“我”是如何一小步、一小步迈开步伐的,请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围绕“险”字进行概括,并重点关注“我”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尝试着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过程表现出来。

这个环节,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结合自主学习成果展示,紧扣文章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既达到梳理文本主要内容的目的,弄清楚主要事件,又紧扣人物的心理世界。在探究成果表达形式上,改变传统口语言表述的方式,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一步地激发学生挑战愿望,自然地引发学生学习行为。

四、引发问题意识,聚焦核心素养

在引发教学理念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关键,学生主体地位的衡量不仅仅看学生课堂学到了什么,还在于审视学生自主发现了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在自读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自主思考,而不是简单、被动地被教师或者教材旁注牵着鼻子走。然而,学生问题意识的引发又不是凭空而生,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在质疑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评价最有价值的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文本阅读体验,对教材旁注问题进行整合,评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并阐述理由。这个环节,利用旁注问题开展最有价值问题评选活动,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活动,学生在积极参与问题评选过程中,将调动自身学习经验,对“问题”的评价标准进行理性的思考,形成自己个性化的问题价值判断。

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自己评选出的最有价值的问题,尝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由于前期进行了“评选最有价值问题”活动,学生进行了个性化的思考,而且教材中的问题也为学生搭建了支架,这样,学生在自主提问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低价值密度问题的出现,或者是无价值问题的出现。

在学生评选出最有价值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有价值问题进行探究,明确问题的“价值”评价标准。在明确标准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发挥引导作用,围绕问题“价值标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优化,使问题紧扣语文核心知识,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总之,自读课文教学要强化课型意识,坚持以引发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文本和学情平衡中构建生态化语文教学课堂,让阅读成为学生自我追求。

作者单位:上海市立达中学(201600)

猜你喜欢
创设价值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