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高校新型智库管理经营模式探究

2020-11-30 09:15张文一崔廷宝依有
中国市场 2020年29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张文一 崔廷宝 依有

[摘 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智库前进的浪潮,中医药高校智库建设也在抓紧机遇、与时俱进。文章主要以研究建设符合国情经济发展且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中医药高校智库为目的,通过对我国中医药高校智库建设现状进行研究,指出高校智库存在着价值导向偏离、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掣肘以及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并对问题存在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提出采用多主体双三螺旋结构模式管理、建设中医药高校智库,为现代高校智库建设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中医药高校;新型教育智库模式;问题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9.185

“智库”(Think Tank),又称为思想库。顾名思义,智库主要是指聚集各学科专家学者,专门从事开发性研究的咨询研究机构[1]。进入信息时代,智库的覆盖率越来越大,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已成为教育、经济、科研等现代社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高等院校作为知识储备和人才培养的集散地,实现智慧与信息成分融合,正成为我国智库建设的一支新生力量。笔者以中医药高校的智库建设为例,談一谈对高校教育智库建设和发展的认识。

1 中医药高校智库建设背景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高水平智库在一定意义上成为软实力和话语权的象征。早在2008年,国家就开展深入调研,并于2013年在《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中,首次提出“智库”概念。2014 年,为引导和支持高校智库建设工作,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明确了高校教育智库的建设方向、依托资源、人才队伍、咨政渠道等关键问题[2]。在2015 年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又再次指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国家决策、治理、软实力中的重大意义[3]。与此同时,国家十分注重传统医学的发展,已将中医药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2 建设中医药高校智库的意义

2.1 国家层面:加强政策实践与提升公信力

随着中医药高校的独特优势与重要作用日益突显,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医药高校智库已上升为国家推动中医药发展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通过政府积极引导,中医药高校智库踊跃配合对政策的具体施行与检验,将中医药专业优势充分发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升国家软实力,为中医药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供智力与支持。当前,中医药发展正处于急速上升阶段,需要一支专业、客观、中立的智囊团队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因此,中医药高校智库的建立将对国家政策咨询、实施与监督提供公正依据。

2.2 社会层面: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产物

在迫切寻求身体健康和生活高质量的今天,一些人可能会针对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成果提出质疑。而中医药高校智库的建立,恰好能为有疑问的群众答疑解惑,承担大学服务社会的部分职能。中医药高校智库作为第三方专业团队,不仅可以提供真实有力的信息咨询与技术服务,也可以搭建知识共享的交流平台,让不同层次的研究者及时互通信息,共享研究成果,还可以通过智库打破跨领域研究的资源壁垒、知识屏障、组织障碍,擦出科研火花,有效地转化中医药科研成果,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由此可见,中医药高校智库的建设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需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2.3 高校层面:传承中医药文化,强化使命担当

众所周知,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版块。因此,中医药高校智库需牢牢掌握中医药的文化属性,将其纳入文化范畴来统筹考虑,借势发声。此外,智库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整合资源,减少科研成本,也会大幅度提升科研教学水平与协同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中医药高校智库能客观的保持学术中立。总之,中医药高校智库的建设有着其深远的意义,为今后支撑中医药发展提供原动力,为国家战略需求提供智慧服务。

3 我国中医药高校智库发展研究分析

3.1 现状阐述

我国高校智库起步较晚,而且理论研究远多于具体实践,随着“智库热”的蔓延,高校智库纷纷成立。截至2018年年底,由光明日报社、南京大学联合发布的《2018 年 CTTI 来源智库发展报告》[4]收录的706 家智库中,高校智库有441 家,占各类智库总量的 62%,艺术学、医学、军事学及农学这4个学科专家总数和仅占2%。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 年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5]中显示:我国成立三年及以上的活跃智库已达到509家,其中高校智库为149家,占各类智库总量的29.3%;报告还显示:智库综合影响力与各类别排名中均无医学高校。在CNKI、万方等数据网站中搜索发表文献,据不完全统计,以中医药高校智库建设为主题的文献仅为4篇(如表1所示)。以上数据说明,高校智库机构数量多、研究覆盖面广、研究成果丰富,但中医药高校智库却呈现出散、弱、小的现状,并且普遍存在发展思路滞后、管理模式缺陷、资金不足等问题,这些原因导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偏少、应用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药高校智库潜力的发挥,造成了“虚热”“虚胖”的现象。

3.2 原因分析

首先,中医药高校智库建设宗旨与价值导向的偏离。纵观我国的中医药高校智库研究,存在过度倾斜实用主义弊端,功利心较强,更多追求的是政治价值和经济效益,使科研工作不务实,导致研究成果质量低、产量少,其自身服务宗旨与学术价值导向等越来越“异化”,从某种程度上已发展得不再纯粹,拉远了高校智库与社会大众的距离,需要依靠政府和市场的经济支持、社会声誉保障和文化认同。其次,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掣肘。中医药高校智库是相对独立学术组织,但多数情况下仍采用的较为集权的管理模式,没有专业化的管理架构,而是按照管理高校学院的方式来运营高校智库,管理模式上存在漏洞,过度强调“自上而下”的权威领导,当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产生矛盾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智库的发展。最后,缺乏制度保障。由于缺乏相关制度保障,中医药高校智库建设在地方政府经济决策中存在“乏力”现象。需要建立高校智库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政府部门要多为智库提供发挥作用的机会,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和协助下,推动跨专业、跨领域、跨区域的协作,使中医药高校智库积极参与到经济社会建设中。

4 中医药高校智库管理经营模式探索

通过以上的综合分析,要着力在管理经营过程中解决上述问题,建设中医药高校新型智库。首要明确中医药高校智库主责主业及其职责内在关系。“高校”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人才和资源,“高校智库”的主要任务是应用性研究成果,“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接收决策咨询,“社会公众”的主要任务是市场监督与信息反馈,这四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些高校仅仅从中医药高校智库独立建设模式思考,隔断了四者的内在逻辑关系,短时间内问题不会显露,但从智库长远规划看,“1+1+1+1>4”,宜形成新的多元主體建设模式。四方应各自具有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具备独立运转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两个维度纳入到中医药高校智库职能活动中,建设成多元主体双三螺旋结构模式的中医药高校智库(如图1所示)。“大学-中医药高校智库-政府”三螺旋旨在促进创新和经济发展,而“大学-社会公众-政府”三螺旋则作为一个平衡轮[6], 在于抑制单纯地追求利益最大化。两个螺旋之间外力的作用会使整个结构保持平衡运作,同时也会及时阻止智库“畸形”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智库真正成为研究深入、学术公正、独立自主的智囊团,最终也会将整个社会升华成富有创新动力的文明社会,达到多方协同,互利共赢的大好局面。

综上所述,“双三螺旋”管理经营模式对于建设高校新型智库具有很强的推广意义,它更有利于高校智库的建设及发展,使智库更好地发挥优势,将“研以致用”发挥极致,切实为中医药各项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献智献策,为社会发展贡献出高校智库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宏珍,潘惠明,万雪良,等.高等医学院校智库建设的探析研究[J].医学教育管理,2018,4(3):246-249,254.

[2]教育部 .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通知(教社科〔2014〕1号)[EB/OL].(2014-02-28).http://www.gov.cn/gzdt/2014-02/28/content_2625304.htm.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EB/OL].(2015-01-20). http://www.gov.cn/xinwen/2015-01/20/content_2807126.htm.

[4]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2018CTTI来源智库发展报告[EB/OL].[2019-01-04].http://topics.gmw.cn/2019-01/04/content_32298751.htm?s=gmwreco2.

[5]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2018年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EB/OL].[2019-03-24].https://www.useit.com.cn/thread-22698-1-1.html.

[6]周春彦,亨利·埃茨科威兹.双三螺旋:创新与可持续发展[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70-174.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