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提升教师教学备考能力的作用分析

2020-11-30 08:58罗效智
考试周刊 2020年91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师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大,要求教师专业成长与时俱进的呼声日益高涨。时代的列车步入了21世纪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信息量巨大,各种信息各种资源应有尽有,对教师的专业学习与成长的帮助是巨大的。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所以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教育信息化地助力下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与备考能力。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师;教学备考能力

一、 引言

2018年9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同志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人民教师的职业是光荣而伟大的!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依赖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首先依赖于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成长。

传统的教师专业培训主要采取面授和自学的方式。但时代的列车步入了21世纪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信息量巨大,各种信息各种资源应有尽有,对教师的专业学习与成长的帮助是巨大的。牛顿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所以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教育信息化地助力下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与备考能力。

二、 教育信息化有助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一)网络提供优秀的朗诵范本,有助提高教师的范读水平

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发现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有助于学生正确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感悟能力,有助于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性情,更好地完成审美教育。但很多学生不会朗读、不愿朗读。语文教师应该通过示范朗读激发学生们的朗读兴趣,提高学生们的朗读水平。但部分老师由于自身的普通话和朗读水平有限,不仅不能给学生们提供优质的朗读示范,而且忽视朗读训练,使课堂缺少了琅琅书声,影响了学生们对课文的深度理解。

现代网络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朗诵专家的优秀的课文朗诵音频和视频,只要老师们能够长期坚持跟着专家的朗读一遍遍模仿学习,普通话和朗读水平一定会有很大提高。课堂上,老师们通过高质量的朗读示范,自然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朗读兴趣。再根据学生们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必将教会学生们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感受文字之美、情景之美、情感之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

(二)网络提供优秀教案、课堂实录和影视资料,有助提高教师的备课水平

高质量的课堂首先靠的是高质量的备课。如何导入新课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确定重难点才能使教学更高效?使用什么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老师们在备课时常常会被这些问题困扰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网络平台上有许多优秀的教案、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这些教案和课堂实录,凝聚了优秀教师宝贵的教学经验,充满了创新的智慧和探索的光芒,代表了较高的专业水平。通过大量学习、研究和借鉴,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教师的备课水平一定会逐渐提高。

(三)网络提供优秀的课件样板,有助提高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课堂模式,教师绝不能仅凭一支粉笔、一张嘴讲完一节课。必须充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媒介。首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使用课件,播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这样能够把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和过程真实还原于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其次,还可以把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画面,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情景,把遥远的历史再现于学生面前,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形象性。最后,课件对语言无法描述的复杂场面和诗情画意也能有所还原,帮助学生通过这种虚拟而又真实的生活空间,得到应有的想象联想和情感体验,从而避免教师枯燥的讲解,激发他们更深入地思考,深化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但制作一个课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素材。网络上有许多教学网站,为各科教师提供了许多优质的教学课件和制作素材。教师完全可以结合备课实际,下载相关素材,快速修改和补充,就可以又快又好的完成制作课件的工作。

(四)网络提供优秀的练习题和复习资料,有助提高教师的命题水平

课堂检测和单元测试是巩固新学知识,提高答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命题水平。借力网络平台,广大教师就可实现命题水平的三步走。第一步是择优选用。網络上有很多语文教学网站,这些网站中编选了许多紧贴语文教材的练习题和考试复习资料,汇集了各省市历年高考模拟题和真题。教师在备课时,结合实际情况从中选取部分优秀习题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可以使课堂学习与练习巩固相结合。第二步是择优创新。教师可以对选取的优秀习题进行创新,使其更加贴近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达到更好的检测和巩固效果。第三步是自主命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择优创新之后,教师可以开始自主命题,逐渐达到了熟练编写出完整试卷的效果。

三、 教育信息化有助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一)为学生们提供优秀的朗诵视频

生活环境的变迁和地域的改变,使学生们对前人的文学作品中描述的许多事物、环境感到陌生,所以难以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诵读,形式单一,很难调动起学生们的想象力,更难以感染学生,唤起他们心中美的感受。优秀的朗诵视频可以弥补这些不足,音乐、画面和朗读等多种手段的参与,不仅丰富了课文的审美空间,增加了课文的表现力,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引导他们通过想象,快速进入作品所描写的场面和意境中。从而准确把握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二)为学生们提供相关影视作品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中外小说、中外戏剧。但学生们缺乏相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仅仅依靠文字,很难让学生们置身小说、戏剧描写的社会环境中,产生切身的感受。网络上保存着这些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教师下载、节选并播放相关影视作品,可以让学生们产生穿越历史、置身其中的感觉,真正营造出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既丰富了教学形式,能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人物的特点和作品的主题。

(三)为学生们提供优秀的练习题和复习资料

网络上有很多语文学习网站,这些网站中编选了许多緊贴语文教材的练习题和考试复习资料。教师在备课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从中选取部分内容,充实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学习与练习相结合,有助于检测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们巩固课堂心知识,拓展运用能力。

(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了兴趣,那么,他做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传统教学主要是凭借一支粉笔和教师的一张嘴,形式枯燥,内容单一,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而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的运用,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同时还能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形象性。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有益的网络资源,不断创造适宜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探索欲,引导他们更深入地学习思考,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五)扩大语文课堂信息容量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内涵丰富的学科,具有多学科、多信息相互交叉和融合的特点,仅凭一支粉笔,显然课堂容量太小,学生收获并不多。多媒体教学集声、像、图、文于一体,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对心理和触觉产生有益的刺激,丰富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多媒体播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把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和过程真实还原于课堂,以多媒体代替黑板,就很好地扩大了语文课堂的信息容量。

四、 教育信息化有助提高教师的备考能力

(一)网络是高考资料库

高考备考复习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尤其要求每位高三教师认真构思,精心设计,充分备课。发达的网络平台上,高考备考资料非常丰富,教师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家里,轻轻点击鼠标进行搜索,需要的高考备考复习资料如山而至。网络上既有专业的高考复习备考网站,也有专家博客、名师网站、高考备考复习网络论坛。网络上既有每一科目、每一章节、每一轮的复习策略,也有许多优秀的教学设计和课件,更有大量高质量的单元检测题、月考题、模拟题。教师既可以选择适宜的复习策略、教学设计、课件直接运用,也可以在多个复习策略、教学设计、课件中选择有用部分重新组合。

(二)网络是高考信息库

高考在进行不断地改革,网络上有许多专家学者的高考改革分析报告、高考试题分析报告,帮助高三教师分析高考改革趋势,解读《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解析高考试题,指导教师较好地把握高考改革新动向、试题设计新趋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让广大高三教师足不出户也能及时掌握最新的高考信息。

(三)网络是高考题库

高三复习既要精讲又要精练。高三教师很难有时间自己设计所有的练习题和模拟题,网络就是高三教师的备考题库。网络上有高考真题、高考真题解析、高考模拟题、专项练习题、单元检测题、月考试题、周考试题、实战模拟题等。不仅种类齐全,而且时时更新,大大节省了高三教师查找资料、命制试题的时间,使教师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

参考文献:

[1]夏婕,张克松.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问题与策略探究[J].软件导刊,2019(11).

[2]杨晓玲.浅谈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专业化成长[J].甘肃教育,2017(24).

作者简介:

罗效智,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如何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创学校发展提速平台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