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情境的策略探析

2020-11-30 09:19杨秀红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有效情境情境创设小学数学

杨秀红

摘要:新课改之后,基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理念,我国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适宜的有效情境对学生理解和学习数学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有效情境中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建立与形成,并逐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型,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而在实际操作中,有效情境的创设还存在脱离现实、未充分考虑学生心智、過分追求形式化等诸多问题。本文将主要通过有效情境的问题分析和正确示例创设,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情境;情境创设

数学学习的目标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将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促进学生联系实际问题进行提问和思考,更好地做到学以致用、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情境创设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心智情况与认知水平等因素建立一个抽象或具体的时空情境,使学生产生自身认知和外部问题的冲突,从而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进而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堂设置。有效的情境创设能够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去发现、想象、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

一、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1.情境创设流于形式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情境创设作为一个热门话题,被绝大多数老师进行研究和实施,但其中有很多老师只是一味地追求有效情境的高帽,缺少实际的思考,并没有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对情境创设进行调整,甚至出现了模板式的情境或者直接将现成情境由多媒体呈现等现象。例如在进行关于“7”的乘法口诀教学时,有的老师采用了“报数拍手”的游戏情境,简言之从第一个同学开始报数,遇到7的倍数就拍手,失误的同学要上台表演节目。课堂气氛紧张刺激,同学们的参与度和精神集中度都很高,但是细细品味,这样的教学情境只是在形式上热闹有趣,但对学生深层次学习乘法口诀并无大的裨益。

2.情境创设缺乏思维深度

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应该是能够从问题的引出到问题的解决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它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然而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情境创设而创设情境,设立一些缺乏深度的情境[1]。例如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老师在一开始就提出能否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假设,随机进行相应的展示,进而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公式。这一教学过程看似很顺利,但其实并没有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学生只是根据特定的情境和假设条件记住了推导过程和结果。至于为什么要从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作为前提条件,学生并没有一个深层次的认识,自然也就失去了情境探究的意义。

3.情境创设缺乏趣味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充满趣味的教学情境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课堂知识的兴趣,对于知识的探索欲能使得学生的各个感官调动、注意力集中,从而促使学生又快又好地接收课堂知识。因此老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等创设一个有趣活泼的教学情境。而部分老师在情境创设中很少考虑学生的心理认知,且经常换汤不换药,学生对教学情境毫无兴趣,自然没有兴趣学习新课内容。例如有的老师在进行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中,开篇就开始讲动物王国中乌龟和兔子围绕一个圆形场地赛跑的故事,并不与学生互动,这样课堂上就出现了讲台上老师绘声绘色讲低年级学生用的素材,而台下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兴趣的现象。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的策略

1.情境创设要与生活密切联系

从心理学出发来看,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强弱,与课堂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有很强的关系,所学知识与学生生活越贴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所以老师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应该处处留心、不断思考,充分挖掘可以用于课堂教学的情境素材,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身边存在的数学问题,并促使他们为了解决问题而自主努力的学习。例如在六年级上册教材的“圆的认识”教学中,可以随机抽几个同学上台,在台上放一个苹果让台上的同学抢,然后从公平性的角度向台下的同学提问,怎么样进行站位能够使得台上每个同学与苹果的距离都是一样的,由此激发学生对实际问题解决的需求,促使其努力思考并解决问题。

2.创设更加有趣味性的情境

数学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它的创设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内容,还应该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认知水平。所以老师在创设教学情境中应该尽量避免不考虑学生实际年龄,以及重复无新意的教学情境创设。例如在六年级上册教材“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可以避开千篇一律的童话故事,采取搭积木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同学们用事先准备好的积木进行不同样式的立体搭建,并记录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形形状,然后再由图形形状反推立体形状,这样几个反复之后,学生对物体的观察就有了自身切身体会,对教学目标的完成和知识的吸收都有好处。同时这样的教学情境设计也符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不至于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3.情境创设要有冲突和质疑

充满好奇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总是热衷于解决富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当课堂上出现一个他们身边存在的但是当下没有思考和解决过的问题时,不同的意见就产生了,各自对各自的想法都存在一定的质疑,这就引导同学们在自身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开始探索问题[2]。例如六年级下册“圆锥体体积”教学中,老师可以假设A同学和B同学去买雪糕,圆柱体和圆锥体的雪糕都是两元且雪糕的底和高相等,由此提问同学们买那种雪糕更加划算。学生平时不注意这种问题,自然开始产生质疑,然后引导他们从体积的角度进行思考,推导出圆锥体体积公式,这样要比直接带他们推导更加有效。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学习到各种各样的知识,新时代的数学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老师们应该摒弃之前在有效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转换思路,不断打磨教学功底,吃透教材,多研究、多思考新的符合教学内容与目标且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创设。

参考文献:

[1]吴康玖.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运用[J].语文课内外,2018,000(012):86.

[2]占俐敏.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J].新智慧,2019,000(015):71-72.

猜你喜欢
有效情境情境创设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新视角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