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民生观理论价值的三个维度

2020-11-30 09:13雷锋
学理论·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习近平

雷锋

摘 要:习近平民生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带有根本性、整体性和长期性的思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民生观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着执政为民的核心思想,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经验总结和创新发展,并进一步推动党的建设理论创新,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关键词:习近平;民生观;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11-0008-03

任何理论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并且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发展,显现出其深邃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人民对于民生需求的诉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社会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显现,民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民生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进程。

一、理论溯源: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生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宝贵财富。马克思对民众生活的关切和改善民众生活实现社会主义的想法,在中国历代领导人的努力奋斗中逐渐得到实践和落实,并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

(一)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发展与民生改善关系的理论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有物质资料的生产的存在。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为民生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是民生实现的根本途径。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56,生存需要是人们的第一自然需要,而要满足这种需要,人们就必须通过劳动,进行一定的物質生活资料的生产。正是有了人类生产实践的种种活动,才能满足人们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物质生活实践作为人类存在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认为任何民族都不能停止劳动,否则就要灭亡,肯定了生产力发展对民生建设的重要性。人们只有通过劳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能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同时,又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衍生出更多的民生需求,从而需要不断的物质生活实践和创新,推动了民生建设和人类社会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生产力发展和民生建设关系做出的新的阐释。他强调:“如果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2]。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是为了改善民众的生活、保障人民的民生权益。当然,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经济发展是前提,离开经济发展谈改善民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的同时,原先的民生问题解决了,随着实践的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会衍生出许多新的民生需要,在社会中也会出现新的民生问题,这种生产力发展和新的民生需要之间的矛盾符合马克思阐述的关于矛盾是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的原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意识,不断地解决民众日益出现的新的民生问题,不断满足民众新的民生需要,满足民众合理的利益诉求,通过物质生产为民生改善提供物质基础,又通过持续改善民生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有效的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新的时代发展的要求对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发展和民生建设关系做出的新的理论贡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

(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利益观

生存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基本的生产需要得到解决之后,人们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如精神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等,这就需要更加注重协调好社会关系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秉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思想原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性质宗旨的基本定位相契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1]283他们将为大多数人谋求利益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改革是我国的第二次革命,当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克难期,不同群体的利益格局已初步形成。中低收入者群体的利益如何得到有效保护,这涉及深层次的利益调整问题。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的一切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应该落实到人民群众的利益上,让民众在发展中得到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实惠。马克思所在的时代是资产阶级统治奴役无产阶级的时代,因此他更多关注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中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利益困境,他的民生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大量的写实材料,描绘了工人阶级吃喝穿住等恶劣的生活条件,而资产阶级拥有大量的资金财富,过着富裕的生活,与工人阶级的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劳动者为社会创造出了大量的财富,却让自己陷入更为贫穷的境地。资本和财富与劳动者相“异化”,造成了工人阶级的贫困。究其根本原因,马克思指出应该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去寻找”。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民众的民生需求呈现多重多样化的趋势,不同利益群体对民生建设的期待和目标不一样。旧的民生问题解决了,新的民生问题又会产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该要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过程中,要格外关注困难群众,关心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民众生活,实现贫困人口在2020年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同时,针对民众普遍关心的现实的利益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针对涉及人民切身利益的领域做了明确阐述,列举了教育、就业等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指明了当前民生工作所遇到的突出矛盾和挑战,确保满足民众的基本民生需要,解决大多数民众急需的民生问题,为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凝聚共识和力量。

二、理论发展:对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思想的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下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实践。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核心和本质都体现了人民的重要性,开展各项民生实践活动也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观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坚持和突破,进一步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生动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系统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如何执掌好政权等一系列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尤其注重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重视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永葆党的纯洁性、先进性。与此同时,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政绩观,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为人民谋求利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

(一)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坚持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是习近平民生观的根本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政治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必然选择。在战争年代,革命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和改善民生,毛泽东同志曾说过:“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3]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深知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重大作用,他认识到:“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哪怕‘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自岿然不动,安如泰山、坚如磐石。”[4]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树立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念,正确处理好党员同志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生活得更好。”[5]4习近平总书记将执政为民作为党的执政宗旨和价值追求。他要求党员干部们树立坚强的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做到情系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二)在全党范围内大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开展民生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达到民生幸福的最终目的。而作为执政党,需要倾听民心、体察民意,并保持同民众的血肉联系。而其有效途径就是要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苏共在只有20万共产党员时能够夺取苏联政权,在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法西斯的侵略,但是在拥有了2 000万左右庞大规模的党员时,苏共却丢失掉了自己的政权,令人感叹。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苏共在执政后与人民群众失去了紧密联系,脱离了群众。毛泽东同志曾在党中央进京前说道:“我们决不当李自成”,就是在告诫全体党员,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在世情、党情、国情日益复杂变化的情况下,出现了一些党员同志思想信念不够坚定,疏远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这对于拥有9 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是非常危险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标志着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既是对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的准确研判,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来统领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且时隔六十多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调研时重提当年毛泽东同志曾提出的“进京赶考”和“两个务必”的思想,意义重大,就是要党员同志们不忘初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的优良传统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把坚持群众路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陆续出台了“八项规定”以及《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文件,目的就是要规范党员的行为和改进工作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纠正奢靡之风,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毛泽东同志曾强调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而在今天,中央又对党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于改进党内作风的坚决之心。同时,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動,由中央统一部署,自上而下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学习,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开展两批教育实践活动。这是对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通过自上而下的教育实践活动让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深入人心,从而提高全体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本领,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民生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

科学的民生政绩观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关注社会民生建设,把民生问题纳入干部考核体系,作为考核党员干部的主要指标。将民生情怀纳入政绩观是一种科学的执政理念,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也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就是要把社会中的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关注和重视民生,保障并着力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关注民生建设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在之后工作中树立科学政绩观的重要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党员干部树立科学的民生政绩观、创造让人民满意的政绩做出了重要论述。树立科学的民生政绩观,就是要求领导干部把握民生动脉,关注民生问题,把改善民生建设作为“第一要务”和最大的“政绩”。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中央的考虑,是要为人民做事。”[6]我们的党是人民的党,政府是人民的政府,领导干部也是人民的干部,所以制定的每项政策和决策都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主要衡量标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为社会提供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民群众也最有发言权和资格来评判领导干部的政绩。

树立民生政绩观,就是首先要在思想上扭转过分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改善民生的政绩观,把民生建设纳入干部考核体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发展中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把“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准。“民生政绩观的提出,首次把民生建设与经济建设摆在了同一层面来平等对待,这就为加快推进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政治前提和理论保障。”[7]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属于党的组织建设方面的内容,是组织建设的中心环节。中国共产党历来都十分重视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标准。而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克服艰难险阻,其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度重视培养能够勇挑重担的干部队伍。

三、理论丰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体现出党的几代领导人的智慧,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习近平民生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容,习近平民生观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其治国理政的全过程。民生建设关系民众的基本生存生活,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民生观体现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党的建设以及军队建设等各个方面,既有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思想指导,又有微观上的具体发展思路和实践过程,极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习近平民生观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范畴

任何一个系统的理论,都拥有自己的基本范畴,形成自己独特的范畴体系,来进行阐释和说明其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践活动。习近平民生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同时也形成了这一科学体系的诸多基本范畴,而范畴则是构建理论体系的最基本的要素。这些基本范畴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对一些重大问题和矛盾关系的抽象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习近平民生观的实质,深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习近平民生观理论体系中,诸如“中国梦”“精准扶贫”“美好生活”“公平正义”“共建共享”“发展和民生”“生态和民生”等都是构建习近平民生观体系的基本范畴。准确把握和认识这些基本范畴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习近平民生观的认识和对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12.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

[4]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EB/OL].人民网,(2013-06-19)[2020-04-12].http://cpc.people.com.cn/n/2013/0619/c64094-21888765.html.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128.

[7]韩喜平,孙贺.习近平民生思想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2):16.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习近平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标题党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