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2020-12-01 10:27侯志功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办学制度建设

侯志功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第一个五年。对于城乡薄弱学校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提升办学品质的重要机遇。本文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从制度建设、文化引领、品牌建设和系统推进等四个方面,探讨薄弱学校提升办学品质的路径。

一、审视根本,完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一所学校提升办学品质的关键。薄弱学校面临的困难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大都存在着一定的制度缺陷:有的制度不健全,工作更多依靠的是“人”,而不是靠制度去约束;有的制度不科学不合理,多年来靠着惯性在较低层次运转,缺少内在的动力助推;有的制度执行不力,缺少原则和担当。学校带头人可以带领学校全体同志借助时机,审视学校管理体制和机制,特别是那些对于学校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根本性工作,要认真研究。

在“十四五”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学校着力从目标责任状、教师聘任、岗位责任制、安全管理责任制、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通过对这些制度进行修订提升,把学校管理工作主体部分细致化、精品化,从而达成提升办学品质的愿景。

二、聚焦核心,挖掘文化内涵

文化对于学校质量建设,影响最为持久、深远。不管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还是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家长文化等,都需要学校用心用力用情去挖掘、溯源、建设,吸引社会各方力量汇聚到学校发展的洪流中,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的熏陶。笔者曾经工作过的学校中就有依托历史文化成功改造的案例。该学校充分发挥其作为历史遗迹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在校园环境创设中处处凸显儒家文化特色。他们撰写儒家儒学楹联,立名人书法碑刻、孔子行教像等。漫步校园,学校儒家文化氛围浓厚,教师有儒风,学生有儒韵,学校文化特色愈发鲜明厚重。

当前,我们结合学校的二期工程建设,有以下几点规划:一是要结合学校原地改造校情实际和发展阶段,着手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二是要结合学校发展历史和所处地域,在学校规划发展中留下学校符号、印迹。比如我们拟在学校建设同仁教育广场,就是受到地方烈士苏同仁事迹的启发和感染,以此弘扬其优秀品德,教育地方学子报效国家。三是要结合现有资源,突出学校发展比较优势,打造学校的文化特色,并将之融入学校课程建设,构建学校课程文化,推动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三、围绕使命,打造学校品牌

品牌最持久的意义是其价值、文化和个性,学校品牌亦如此。学校需明白自身价值和使命担当,以此推动学校品牌建设。

首先,要聚焦品质提升。品牌的功能、质量和价值是品牌的用户价值要素,即品牌的内在要素。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载体和单元,学校必须将服务学生、发展学生、助推学生实现人生价值作为自身使命,在课程建设、教学教育质量管理、活动育人、性格塑造、理想信念追求等方面矢志不渝地推进标准科学化、操作流程化、过程人性化、结果社会化,实现办学品质的不断提升。

其次,要聚焦品位打磨。薄弱学校在工作追求上往往有自身的瓶颈和天花板,若想突破,就要勇于自我革命。比如薄弱学校往往在对外交往、沟通等能力上相对较弱,对此,学校可以在组织模拟演练时,有意识地设计应急处置媒体介入的场景,在处理预案、应急策略、发言人制度等方面都要有细致的要求,以展示学校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务实、有效的工作方法。

再次,要聚焦品牌美誉度。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是品牌的自我价值要素,即品牌的外在要素。学校要以增强品牌实力发展为着力点,克服品牌建设中“高开低走”“形式大于内容”“虚假繁荣”“泡沫假象”等不良现象,以实际成绩获得实实在在的口碑和赞美。学校可以借助各种媒体渠道,特别是社会群众口碑,塑造学校品牌,提升学校形象,并以此推进学校管理目标再造、流程再造、动力再造、结果再造,进而形成推动学校品牌建设更加强大的合力。

四、立足整体,系统推进改革

系统推进学校管理改革,对于学校工作的整体突破有着积极而切实的意义。精益求精、至善至美的工作品质是优质学校的重要标志和显性结果。薄弱学校尤其要注意在推进改革的时候紧紧抓住关键点,以点带面,坚持不懈。比如我们在准备推进线上直播教学时,少部分年级负责同志因为教师年龄较大、对线上教学不熟悉等实际情况,对线上直播教学产生畏难心理。对此,我们从大局出发,进行了统筹规划。我们从教学实际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出发,不等不靠,着力推进,对于个别老同志,一对一上门指导线上教学,解决技术难题;对于有经济困难或学业困难的个别学生家庭,采取送网、送手机上门,和一对一包保跟进、进行学习指导的方式,有效解决了线上教学难题,实现了停课不停学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负责同志的工作能力和教师的专业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我們学校正处于原地改造时期,突出难题都集中在“原地”二字上。四千余名师生一方面要在逼仄的空间内原地生活、工作、学习,一方面还要在原地有序推进工程建设;一方面要抓防控和安全管理,一方面还要抓质量提升。为此,我们坚持系统思维,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十个手指弹钢琴”。我们发动党员干部,争取各方支持,初步有效解决了场地不足、交通安全定时管控、工程推进和办学质量提升等难题。我们学校在改造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学校实现平稳而有序发展,呈现了良好的上升态势。

猜你喜欢
办学制度建设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寒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某些单位的制度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