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精神”与人类永续发展
——答《上海文化》问

2020-12-02 07:20郭文斌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农历文化教育

郭文斌

一、农历,由非常强大的数学作后盾

问:近年来,你一直在说“农历精神”对人类永续发展的意义,并且说得很绝对,似乎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让人类走出困境。能谈谈你的逻辑依据吗?

答:这个逻辑依据,就是历法。历法,通常说,是推算年、月、日,并使其与相关天象对应的方法。对应,是其根本。

历法有三种:

阳历,也就是太阳历,以太阳周年为视运动周期,即回归年,约等于365.2422日。一年划分为12个月,与月亮运动毫无关系。根据阳历,可知寒来暑往四季变化,合理指导农事。公历,也就是格里高利历,就是阳历的一种。

阴历,也就是太阴历,以月亮的圆缺周期,即朔望月,约等于29.530588日为一个月,积12个月为一年。它完全不考虑太阳的周年视运动规律,不能显示四季冷暖。

阴阳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历,它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根据农历日期,既可知道潮汐涨落,又可大概掌握四季更替。

作为中华民族的时间制度,农历是中华根文化在历法上的对应,相较阳历和阴历,它更加注重平衡、和谐,更加注重整体性、系统性。由此引发的政治制度、道德制度、伦理制度、文化制度,决定了人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术方式,都以中道为圭臬,高效保持了中华文明的生机和活力。体现在政治上,就是历法统摄下的超稳定大一统政治循环体系;体现在经济上,就是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自足循环体系;体现在文化上,就是天文和人文的高度呼应的天人合一循环体系。

天文是根,是本。政治、经济、文化是枝叶,其协调机制,就是农历,由非常强大的数学作后盾。

这次全球疫情大爆发,从相反的方向证明了这种政治、经济、文化体系的合法性。这个“法”,一定意义上,就是宇宙意志,也就是中国人常讲的“道”。为此,我们就容易理解,古人为什么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为什么说“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太上感应篇》)。因为只有合道,才能吉祥如意。

几千年来,这种天文和人文的主动性呼应,渐渐演变为民俗,特别是节俗。拙著长篇小说《农历》,就是这种节俗诗性部分的文学再现。

问:你刚才说,“对应”是历法的根本,怎么理解?

答:历法的原始价值在于指导农业生产。天子的权威正在观象授时,借助观测天象为百姓提供时间服务。当每次授时都准确,天子权威就树立了。一个可以和天“沟通”的人,自然就具备了君权天授的合法性。《周易·乾》中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讲的正是天子观测天象的严谨性,提供时间服务的严谨性,不敢稍有差池。白天主政,晚上还要观察天象,记录天文,何其勤勉。

我们现在用的许多语言,都来自天文。比如“二月二,龙抬头”,比如“七月流火”。

天文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房宿代表龙的胸房,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说文解字》说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记载,实乃东方苍龙星象的变化。苍龙星宿春天自东方夜空升起,秋天自西方落下,其出没周期和方位正与一年之中的农时周期相一致。春天农耕开始,苍龙星宿在东方夜空开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龙首;夏天作物生长,苍龙星宿悬挂于南方夜空;秋天庄稼丰收,苍龙星宿开始在西方坠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星宿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角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之后,每天的“龙抬头”日期,均提前一点,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

“七月流火”出自《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火”即指“心宿”,就是“大火”星。每年仲夏午月黄昏,“大火”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而到了七月黄昏,它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暑气渐退,秋天将至。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七月流火”。

二、历法,对文化的影响巨大

问:看来,好多人都用错了。

答:是啊。在这样的天文背景下,能够顺时施政就成了先进政治的标志;能够对天负责,就成了先进人格的标志。所谓“祝史正辞”。由此,再体会“天命”这个词,我们就会有新的理解。

换一个角度说,宇宙之所以永恒,就在于整个天体都在按轨道运行,离开轨道,天体就会殒落。人在宇宙,不可能法外逍遥。要想安宁,就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只有如此,才能“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可见,天道无私。这种无私,体现在人伦中,就是古圣先贤总结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更为准确些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是古圣先贤总结出来的维护这种“无私”的人文制度。这种人文制度,事实上是天文制度的对应。细细琢磨,整个天体,都在遵守“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它是一种和平运转,忠信运转,仁义运转,所谓“至信如时”(郭店竹书《忠信之道》简2)。于此,我在长篇小说《农历》中,借小说人物五月和六月姐弟的对话,讲得比较多。

这种对应,体现在人格教育上,就是感恩心、敬畏心、慈悲心。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爱。中国文化就是从此生发出来的。因亲以教爱,因严以教敬。爱敬存心,这个人就会获得吉祥如意。

这种天文和人文的对应,体现在方法论上,就是《周易》《黄帝内经》《道德经》等经典传统,和以二十四节气为主轴的节候传统。两者相化,就是源远流长的民间传统,其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中华传统节日。

先说经典传统。《周易》六十四卦,六十三卦吉凶参半,只有谦卦全吉。而谦的本义,就是无我。《说文》释“谦”为敬,《玉篇》释“谦”为逊让。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宇宙天体相争,该是一个什么结果。所以,《易·系辞》说,“谦者,德之柄也”。一切道德,都从“谦”而立。可是,看看今天的世界文明生态,“谦“吗?

问:这和历法有关系吗?

答:有,我前面讲过,我们的历法是阴阳历,阴阳历本身就讲阴阳平衡,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如果我们只关注太阳,不关注月亮,在节气制度上肯定会出现漏洞和缺陷。于社会而言,如果我们只关注民主、自由,不关注集中、纪律,生活往往就会乱套。只有个体性和整体性高度统一,社会才会和谐。于文化而言,只有儒法,没有道墨,人的心灵就无法张弛。过度的有为是灾难,过度的无为也是问题。

因此,历法对文化的影响巨大。一定意义上,它就是文化之根。换个说法,文化是历法的投影。阴阳历衍生出来的文化,更加注重节制、节度、节约。二十四节气,就是一种大节度。这种节度,在人气质上的投射,就是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这个“自然”,不同于今天讲的大自然,而是本然,就是宇宙第一性;对应在人,就是本性。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和教育,都围绕维护这个本性展开,简单地说,就是反污染,就是始终保持觉醒。

于此,孔子开出的修学次第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中庸》更进一步,明确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庄子则用一个“齐”字解决问题,齐万物,齐是非,齐生死。“逍遥游”的大前提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在拙著《醒来》中,我用大量的篇幅,论证了一个观点:“上苍按照一个人的心量配给能量,能量的配置是通过缘分实现的。”背后的逻辑,还是历法。就是说,当人的小宇宙和大宇宙同频,大宇宙的能量就会源源不断地补充给小宇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因此,中国古典教育是紧紧围绕拓展心量进行的。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一圈一圈地展开。儒家教育由孝到悌,由家到国,也是如此。而一个人真正的敬畏感的形成,就是认识到宇宙的浩瀚和个体的渺小。这次新冠病毒的爆发,许多专家都在讲其背后的原因,但在我看来,就是人类偏离了“农历精神”。

三、中医,会把中国文化带出去

问:但你前面说,农历是中国人的历法,适用于全世界吗?

答:当年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说,未来属于中国,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通过几千年的试运行,西方文化走不下去了,在我看来,跟西方文化的“独阳”有关。印度文化也走不下去,因其骨子里是“独阴”。只有中华文化,既注重阳,又注重阴,阴阳平衡,水火既济。用一个卦来体现,就是泰卦。当一个国家,处在这个卦象上,它就会国泰民安,即使有灾难,也会“否极泰来”。

我们简单地看泰卦的几条爻辞:

“拔茅茹,以其汇,征吉。”意为拔柔软小草的时候,将草叶会合在一起拔,出征就会吉利。其意象是,主方与客方的利益像草一样缠合在一起。因此,主方需要时时考虑客方利益,协同客方一起行动。

“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意为包括荒凉的原野,越过河川,不遗漏遥远之处,广阔无与伦比,公正的行动就会得到尊崇。在广泛的范围内,主方处事不偏不向,公正公平,客方就会尊重。

“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意为轻快地行事,不以取得邻居的利益而富裕,以诚恳取得信任,客体就不再戒备。

这不正是在讲当下的中国吗?

问:你把《周易》泰卦这么解读,有意思。问题是,国际社会能接受吗?

答:中国人讲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到了,人们自会接受。汤恩比就接受了啊。再说为了让人类永续发展,大自然力量也会帮忙。这次中药大放光芒,就很说明问题。从专家的介绍来看,但凡用中医干预的病人,大多数从危症转入重症,从重症转入轻症,从轻症转入痊愈。媒体现场报道,病人口耳相传,大夫客观介绍,让中医推广全民化、全媒化,最后全球化。一种文化,连同这种文化指引下的医疗方案,能够大面积降低死亡,挽救生命,没有比此更高的文化价值;一种文化,能够大大降低医疗成本,纯西医几十万元才能解决的问题,中西医并重几千元,甚至几百元就可以解决,没有比此更高的经济价值;一种文化,能够无私奉献给人类,并且带着牺牲性,没有比此更高的伦理学价值。当年,白求恩让我们对加拿大人充满了感情,现在,众多的中国专家,带着物资,分赴疫情严重的国家开展救援,带给这些国家的信心、安慰、镇定,特别是情谊的力量,更是无法估量的人道价值。这些价值,自然也会客观地变成天然的外交价值、国防价值,成为坚定中国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的“天时、地利、人和”。

问:你是说,中医会把中国文化带出去?

答:是,因为中医的核心就是“用中”。而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用中”。用儒家心法来讲,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大禹谟》)。这个“中”,对应在“天人合一”上,就是天人相通。中药之所以能治病,就是其性通天。换句话说,作为天地化生的中药,本身就有着和宇宙本体的全息对应性,看上去是普普通通的一草一木,却是宇宙能量的载体。没有中医,中华民族不可能有现在的人口体量,如果当年不要实行计划生育,现在人口该有多少?

中央电视台国际中文频道做了7集《中华医药,抗击疫情》,最长的节目达86分钟,但收视率不降,可见全球观众是多么渴望了解中医。

而中医,就是以“中”为“医”,一定意义上,“中”就是“医”。这个“中”,可以理解成整体性、永恒性、系统性,也可以理解为联系性。这次全球疫情大爆发,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这种联系性。

80%的传染病起源于错误的人和动物关系,起源于错误的生活方式,就是离开了“中”。从中国文化的整体观来看,动物和人也是一个整体,整体关系一旦破坏,我们就要为修复这一关系付出代价。

细想起来,病毒之所以会肆虐,也是借助整体性,如果没有整体性,它们何以无孔不入?所谓同呼吸、共命运,没有谁能截然把自己和对方分开,因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因为空气是整体,水是整体,天地是整体。

四、民俗,培育民众文化自觉的有效载体

问:这种整体性,在农历中怎么体现?

答:最朴素地讲,就是平等意识。在拙著长篇小说《农历》“干节”一章中,有这样一段:

六月要捣毁一个喜鹊窝,五月不让,为了制止六月,五月给六月讲了“肝肠寸断”的故事——娘说从前有一个馋痨拿枪打死一只小鸽子吃肉,第二天推开房门一看,发现门槛上蹲着一只老母鸽,已经死了。那人照样把这只母鸽开剥了,发现它的肠子是断成几截的。娘说这叫肝肠寸断,从此这个馋痨再也不打鸽子了。

老子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第七章)“长生”的前提是“不自生”,不唯我独尊,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其他生命的痛苦之上。孙思邈讲,以杀生来养生,定会南辕北辙。因为杀生一定伴随杀机,而健康来自生机。

在我协助中央电视台采编的500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中,我们看到,不少村镇,薅草时要先敲锣鼓,让田垅间的虫子先离开,再下锄;不少村镇,人们打鱼上来,一称,不够2斤的要重新放回;不少村镇,把树人格化保护,盖房用树,要经过全村人同意,举行庄严的仪式,才能砍伐。人们活在一种大人情味中,这种人情味,正是乡愁的根和魂,也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它的逻辑依据正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生命整体观。

农历之所以几千年来没有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出,正是基于它的整体性。这种整体性以二十四节气体现出来,以阴阳五行体现出来,以人的敬畏和感恩体现出来,以趋吉避凶的优势体现出来,我把它称为“农历精神”。这种精神,在哲学领域,以《周易》《老子》等典籍显现;在医学领域,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典籍显现。

如果整体性不好理解,换个角度,同体意识,就好理解了。若用同体意识来看,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受伤就是我受伤,我受伤就是你受伤。正如头受伤了,要去医院看,腿就不能说,这不关我的事,我不去;正如左眼受伤了,右眼就不能说,这不关我的事,我不管。就生命整体而言,头就是腿,腿就是头,左眼就是右眼,右眼就是左眼。对于人类来说,也是如此,唇亡齿寒,是真理。因此,“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太上感应篇》)。因此,“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如果一个人不能了解这一点,就很难理解中国文化,很难理解中国人为什么会有一种天然的同情感,会有一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意识。这是由中国哲学本身决定的。由此,我们就能理解,中国人在任何时候,都为发生灾难的国家提供援助,从不幸灾乐祸,从不落井下石,因为我们的文化基因是整体性,我们甚至能够做到以德报怨。

问:问题是人类如何认识这种同体性。

答:可以借助于现代人的利润思维,也就是说,要找到人的第一关切趋吉避凶。文化工作者,特别是传媒、教育平台,要反复论证一个观点:当人们敬畏自然,便能与天地融为一体,和谐共生,吉祥就会到来;当人心中没有敬畏的时候,整体性带给人的福利就会离去,灾难就会来临。还是那句话,上苍按照人的心量配给能量,能量的配置是通过缘分实现的。当人把心量扩充到能够平等对待万事万物,吉祥如意就会到来。

切入点是教育。应当着眼于整体,进行心性教育、道德教育、知识教育、美学教育、生存教育等全面发展的整体性教育,唤醒人们对自然、对土地、对万物的保护意识,唤醒人们的感恩心、敬畏心。

尤其要重视节俗教育,再好的文化,如果不能化为民俗,是不能传之久远的。成为民俗,就会成为民间自觉,民间自动,民间循环,就会成为一种像节候一样循环的存在机制,从而具备稳定性、永恒性。

问:可现实是洋节大行其道。

答:是啊,这正是我要说的。洋节为何大行其道。无非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著作《不战而胜》中写道:“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洋节大行其道,背后有着旨在让中华文化转基因的大量的长期的持久的战略性资金支持。

二是我们自己的文化态度。近百年来,我们打倒、放弃、屏蔽了自己的文化,认知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术方式,特别是价值观,存在着西化就是现代化的倾向。

从认知方式对比的角度来看,西方文化是工具性的,眼见为实的,中国文化是整体性的,天人合一的,致良知的;从价值观来看,西方文化是唯利是图的,中国文化是唯义是图的,西方文化更着眼于人和物的关系,中国文化更着眼于人和人的关系;从行为方式来看,西方文化更注重法律和制度,中国文化更注重道德和品行;从学术方式来看,西方文化是科学分析型,中国文化是孔子开创的《诗》《书》《礼》《乐》《春秋》《易》之“六经”。近百年来,哪个是主流,哪个是潜流,大家都清楚。

三是我们自己的经济态度。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传统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因为文化对应的是人的灵魂建设,强调的是和谐力、建设力、改造力。可是一度我们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既然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洋节就获得了政策上的合法性、合理性,乘势而入,大行其道。

四是我们自己的教育态度。谁都知道,中国教育是心性教育、道德教育、知识教育、生存教育、审美教育五位一体的全面教育,是私塾家学、书院乡学、贡院国学、寺院道学、剧院戏学五位一体的全程教育,换句话说,是整体教育。但曾几何时,西方知识教育一家独大。既然西方知识教育一家独大,孩子对西方历史的学习就超过中国历史,再加上西方战略性文化输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更没有生存空间。

特别是留学风,多少孩子成长、学习在外国,当然也就“节日”在外国,回来之后,西方节日就成为他们的情感寄托和精神寄托。事实上,节日尚是小事,相当多的留学生,都选择了西方宗教信仰。而西方节日,一定意义上,就是宗教信仰的载体。

我不反对留学,但“留学”首先要“学留”,把自己的东西先留住,再留学。留学应该是在扎下本土文化之根后,在形成自己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术方式之后,特别是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之后。换句话说,先认亲爹,再认干爹,先吃娘奶,再吃洋奶。这样,孩子的生命主系统就会健康,免疫系统、修复系统就会健康。如果孩子本土的感受力、判断力、行动力、持久力、反省力没有形成,两套认知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学术方式,特别是价值观,就会在孩子内心造成混乱,互相干扰,互相打架,甚至精神分裂。

问:是这样!问题是怎么办?

答:这就要主导教育的人,先弄明白,何为源,何为流,何为本,何为末。既然我们降生到中国,我们的基因就是“中国”。就像庄稼长在土里,鱼生活在水里,一个是土性,一个是水性。这种生命基因体现在文化上,就是5000年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习近平总书记最近的话讲,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标识、命脉、精髓。因此,总书记用六个“更”讲文化自信,何其用心良苦!

我要申明的是,我热爱中华文化,但不反对西方文化。问题是,我们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原则是,一定要把根留住,把源头护住。小麦一定要落土,水稻一定要入水,鸟儿一定要升空,鱼儿一定要归流。否则就会有毁灭性灾难,甚至灭种性灾难。我们的祖先引进佛陀教育文化,就是一个成功案例。他们引进佛陀教育文化,但前提是有助于巩固孝悌文化,结果,佛陀教育文化和孝悌教育文化双赢。事实上,佛陀教育文化在当代印度已经灭亡,但在中国却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过一段时间,印度人学佛陀教育文化,可能就要留学中国。事实上,当儒家文化发展到心学,儒释道三家已经不可分。但中国文化的道统之根没有变,天人合一的学统之源没有变,孝悌文化的根脉没有变,因为我们有一套超稳定的农历系统。

天文学告诉我们,宇宙体系可以微调,但不能改变转道性因素。地理学也同样如此,可以允许地震、火山、潮汐存在,但主体性不能改变。

文化应该是一种吸和收的关系,而非变和换的关系。如果一种引进,没有让生命提升,反而让生命堕落,那就是错误。如果一种引进,没有让生命和谐,反而让生命混乱,那就是错误。

如果这四个方面的态度不改变,西方节日大行其道的局面,将很难改变。《大学》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矣。”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洋节以压倒性之势进入的局面,就得从根本上转变我们的态度。

好在国家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已经从根本上着手解决。十几年前,中宣部就启动了“我们的节日”工程。6年前,中央电视台以破冰之势拍了8集《中国年俗》。5年前,开拍540集体量的史诗性纪录片《记住乡愁》,目前已经播出350集,百姓额手称庆。我之所以排除一切困难和干扰,协助中央电视台做这两档节目,就是体会到国家的良苦用心。

同样,我之所以用12年时间写长篇小说《农历》,就是想让读者看到几千年来,成功协调天文和人文,有效节度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诗性力量。就是想让读者看到,民间传统远比经典传统更牢靠,更坚实,更安全。

五、祝福,比批判更能感染人

问:诗性力量,怎么理解?

答:在2018年9月1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在我看来,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之一,就是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之一。

节日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却是优雅化了的一部分,精致化了的一部分,精神化了的一部分,诗化了的一部分。它改变了生活节奏,却丰富了生活,美化了生活,提升了生活。

中国文化讲究化文成俗,文化只有约定成俗,成为风尚,成为具有仪式感的国民行为习惯,才能传之久远。而传统节日,正是文化的俗成部分。锦绣中华,一旦“锦”没有了,“绣”将无处附着。正如土壤没有了,再好的种子也将无用。关于这一点,我在长篇小说《农历》的创作谈《想写一部吉祥之书》里,通过经典教育和民间教育的关系,展开讲过。

问:你讲的这种诗性,和通常意义上的诗性略有区别,细想也是。力量呢?

答:首先他能给人以安全感、归属感、家园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持续提高人们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我看来,安全感是基础,没有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就无从谈起。

传统节日为什么能够给人以安全感?因为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基因般的集体意识,集体意识和个体意识就像大海之于浪花,浪花离开大海,就会蒸发,个体意识离开集体意识,就会恐惧。

而人一旦恐惧,第一,就要向外在世界抓东西以填充内心的恐惧感,占有欲、控制欲和表现欲就随之到来,一旦“三欲”满足不了,人就会抱怨、生气。抱怨生气之于个人,则会伤害身心健康;之于社会,就会造成动荡和灾难。第二,内心就会焦虑,就会抑郁,现在13%的焦虑比率,背后隐藏着十分可怕的心理危机。许多人自杀,都与此有关。

传统节日之所以能给我们安全感,和古人对它的设计有关:古人按宇宙节律、生命节律设计节日,节日就像竹子的节,正好是时令和生命的关键处。让人们在紧张的劳作中休息一下,休整一下,给生命充电,任何电器,功能再好,如果电没了,一切功能都无用。就是说,传统节日,是古人按照宇宙和生命节律做出的科学设计。

大多数传统节日,都和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有关,初一和十五居多,而初一和十五,正好是阴阳两气的交汇处,让人们以过节的方式休息、休整、充电,让细胞在放松中休整和更新,让因过度劳累而损伤的生命在安静中得以修复。

大多传统节日,都有连根养根的功能。祭祀天地是人和宇宙、大自然进行量子纠结,能量交换;祭祀祖先,是人们和祖先进行量子纠缠、能量交换。而现代心理学证明,人的潜意识是永恒存在的,既然人的潜意识永恒存在,那么祖先的潜意识也应该在,既然祖先的潜意识还在,祭祀就不但是一种怀念,而具有能量交换的意义。

我们知道,没有根的树会死掉,没有源的水会干涸。

再说,在传统节日中,一族人往往要在祠堂聚会,集体阅读家谱,集体温习家训,集体教育孩子,“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经·开宗明义》)。小孩在这种氛围中长大,他就会洁身自好,不敢作奸犯科,否则,就会像“江南第一家”郑家家训中说的,“子孙出仕,若有脏墨闻者,生则削谱除族籍,死则牌位不许入祠堂”。当一个人想到活着被从家谱上除名,死了从祠堂除名,将要成为“孤魂野鬼”,他就会有警惕感,就不会贪赃枉法,因此,郑家宋元明三代给国家贡献了730位大臣,却没有一位因为贪腐被罢官的。一族人15世不分家,鼎盛时3000多人同餐共饮,连朱元璋都十分震惊,在了解真相后,提笔写下“天下第一家”,郑家人提醒,“天下第一家”应该是皇族,朱元璋才改为“江南第一家”。这是祠堂、家谱、家规、家训这些家道建设的硬件和软件带给一个家族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现在,人们教育孩子,往往从效率感着眼,却很少有人从安全感着眼;往往从成功着眼,却很少有人从成功不败着眼。而古人对传统节日的设计,就良苦用心,正是要让后代既有效率感,又有安全感,既成功,又成功不败。

从幸福感的角度讲,传统节日往往注重礼节性的人情往来,叔伯姑姨要走动,这有利于人心相通感情交流,有利于战胜冷漠。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冷漠是健康的杀手。城市人患癌比率高于农村,和人心不通、人情冷漠不无关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传统节日,文化得以机制性、保障性传承,就像没有科举,中华文明的经典传统就会断档;没有传统节日,中华文明的民间传统就会断档。

这一点,我在长篇小说《农历》的创作谈《想写一部吉祥之书》中,讲得比较多。看过拙著《农历》的读者都会知道,主人公五月和六月,正是通过15个传统节日,从父母那里一点点接受传统文化,可谓为“往圣继绝学”。

近些年,我们在生活中实践,一个十分焦虑的人,一旦把根连上,焦虑就会减少。一些叛逆的孩子,一旦把根连上,叛逆就会缓解。一些想入非非的人,一旦把根连上,幻想就会缓解。这一点,我在《寻找安详》和《醒来》两本书里,实名收录了十几位受益者分享的真实案例,你可以看看。

换句话说,传统节日具有祝福功能,如果人们一旦认识到传统节日的祝福性,我们就不用担心它会衰微。

这一点,《中庸》讲得很到位:“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郊是祭天,社是祭地。对于古人来说,天地都是人格化的。在《易经》中乾为天,为父,行健;坤为地,为母,势坤。乾坤运化,产生万物,因此要尊祭。古人祭天于冬至日,祭地于夏至日。冬至、夏至即复、姤二卦。冬至一阳生,复卦行令,从这一天开始,整个上半年,天地阳气回升,是阳气主宰的时段;冬至祭天,表示时令已到了乾阳主宰的时期。夏至祭地,地代表阴,夏至一阴生,姤卦行令,阴气一天比一天盛,阳气渐渐收藏,直到冬至日。古人通过祭天和祭地,提醒人们时令上的阴阳变化,更好地安排生产、生活。

“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宗庙之礼是祭怀祖先,颂祖德,育后人。

近年来,国家举行各种庆典和公祭仪式,就起到了类似的效果。

“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郊社之礼祭天地,禘尝之礼祭祖先。禘是春天大祭,尝是秋天大祭,5年一次。天坛、地坛就是古代祭天祭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力的重要平台。古人认为,如果国家能够理解并应用好郊、社、禘、尝之大仪,通过这些神圣的仪式,让国民内心充满感恩敬畏,以庄敬之态生产生活、做人行事,人心就会得到净化,社会就会安宁,就像《中庸》所说“治国其如示诸掌乎”,治理国家就像把手掌打开给别人看那么容易了。这一点,我在《中秋是归途》(《人民日报》2016年9月15日)一文中详细说过,你可看看。

问:现代人注重科学,《中庸》中讲的“上帝”和“先”,如何证明其存在,如果证明不了,现代人就会觉得,那只是古人的迷信。

答:这正是现代性的问题所在。在望远镜发明之前,人们看不到银河系,但是它存在。在显微镜发明之前,人们看不到细菌,但是它存在。一度人类感觉自己可以战胜一切,可是今年的疫情告诉我们,核武器在冠状病毒面前,一筹莫展。如果我们认真读《道德经》,就会发现,老子所讲的一切,就像是给今天预言。不是吗?“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我不反对现代性,但是要提醒人们,唯现代性往往会让人傲慢。我们前面聊过谦卦。“唯谦受福”。无独有偶,美国心理学家霍金斯也认为,一切灾难,都从傲慢开始。

问:但这就是现状。

答:没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两条线解决问题,一是看历史,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证明这些常识正确,但凡正确的历史,一定在应用正确的常识。二是看现实,走得通的现实和走不通的现实。因此,中国人在成事三要素“天时、地利、人和”中,首先讲天时。天时会给人们答案。而天时,正是农历。

问:这就是当初推动您去创作长篇小说《农历》的初衷?

答:对,我之所以用12年时间创作长篇小说《农历》,基于我以上对“农历”在个人幸福、社会和谐、人类生存中的不可替代性价值判断。

我的书算不上畅销,但在长销,多是受益者口耳相传流通,有一半是善心人士批量购捐。比如烟台丰金集团,仅中华书局版精装7卷本文集,就批购了1000套,董事长李林才认为,它能给神经紧张的现代人以放松感;比如北京金色世纪公司,一次性进了1万册《寻找安详》,向机场贵宾室赠阅,鼓励人们带上飞机,带回家阅读,董事长李梓正认为它能给读者带来安全感;而宁夏兴泰公司、河北弘贤教育集团等公益平台则向教育系统大面积捐赠;还有一些有心理障碍问题的读者,特别是抑郁症患者在读了拙著后痊愈或好转,也大量批发捐赠。正是这种让人振奋的效果反馈,也促使我自己向全国捐书,仅中华书局和长江文艺两社出版的拙著,已经捐过300万码洋了。我之所以把书从中华书局撤出来,就是因为新政策折扣太高,让我捐不起了。

从中,可以折射出我的创作初衷。

问:是否出于“农历精神”?

答:对,正是怀着“农历精神”,我对文字的安全性要求很高。这些年,我在全国自不量力地宣讲四个倡导:安详生活观、安全阅读观、底线出版观、祝福性文学观。安详生活观,简单地说,就是人的内在喜悦不以外在环境为条件。有些人很有钱,有些人很有权,有些人很有名,但是他不快乐,原因在哪里呢?把安详丢掉了。我不反对物质、权力、名誉,但主张在安详的大前提下拥有。否则,宁可放弃。当一个人拥有这种理念的时候,他就会在最简单、最朴素的当下享受最大的幸福,幸福的成本就低了。一个人如果在当下找不到幸福,就会跟幸福永远错过。古往今来,所有的智者都在引导人们活在安详中。

也有不少人问我,为我提供创作源泉的西海固,是一片被认为没有生存条件的土地,可是你的文字不但没有苦难感,反而很温暖,很诗意,很安详,这是为什么。我说,这正是安详的最好注脚啊,如果一个人衣食无忧才安详,缺吃少穿就不安详,那就不是真安详。

一个人要活得安详,需要安全的阅读作保障。什么样的阅读才是安全的呢?三个字,“思无邪”。不会把读者带到邪路上去的,用当下时髦的话说,就是正能量的。在2012年全国第二十二届图书博览会上,我被聘为“阅读大使”。在北京举行的媒体发布会上,我说过一个观点,“阅读是天下最危险的事情”,因为它直接构建你的潜意识。一个人在最关键的时候想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对爱情是一种态度;想到“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对爱情就是另一种态度。平时的阅读在不自觉地给我们心理暗示。

怎么保证我们的阅读对象是正能量的呢?作者和出版人要有底线。你可以有悬念,可以刺激,但不能突破底线。你可以揭露,可以批判,但最终一定要给读者希望。我在《醒来》这本书里,借心理学家霍金斯的能量级,详细分析过阅读对象和人的生命力的关系。

有人跟我辩论说,中国古代没有真正的戏剧,为什么呢?最后都是大团圆。我说当年我也这么认为,但现在恰恰相反,因为我从大量案例中看到了心理暗示的力量,而文化本身就是心理暗示,戏剧当然不例外,大团圆不深刻,但它是正面心理暗示,现代性悲剧深刻,却是负面心理暗示,接受的负面心理暗示多了,人往往会对生命持悲观态度,在关键时期,往往会生发消极性念头,甚至破坏性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常常看光明,他会对生活充满信心;一个人常常看黑暗,他会对生活失去信心。我们看5000年的中华文化史,因为抑郁和焦虑自杀的人很少,包括艺术家,但现当代就比较多,这跟他们接受的文化暗示有很大关系。

我觉得文化应该有两个重要的方向,引人向内,向上,这是两个基本标准。展开来讲,就是要鼓励人们向内,向上,向善,向美,向真,这是我们的文化传统,或者称为文学的祝福性。在我看来,文学除了教科书上说的认识、教育、审美、娱乐等功能外,更重要的,要能给读者带来祝福,能给国家、民族,甚至人类带来祝福。

猜你喜欢
农历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闰的故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过 年
农历新年精选“淘”特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