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四策略

2020-12-03 19:39王冬晖
名师在线 2020年10期
关键词:能力数学教师

王冬晖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厦门 361100)

引 言

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阅读正是丰富学生语言系统、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有效途径。”数学阅读能力是小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之一,数学阅读能力的水平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1]。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使学生能够自主独立地学习,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调研发现,学校对学生数学阅读的特点、内容、要求、途径、策略等认识比较欠缺;教师对数学阅读方法和技能的指导不足,或认为数学阅读可有可无;学生未能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面对字数较多的题目题意不理解或理解不正确,或对教师布置的“阅读”作业敷衍了事。基于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问题,笔者总结出了提升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四个策略。

一、个性化指导策略

个性化指导指根据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发展的水平层次,采用与之相适应的阅读策略。教师采用个性化的指导策略,针对数学阅读水平不同的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从而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一)重点标注,捕捉阅读信息的正确性

数学具有逻辑性和严谨性强的特点,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眼、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并使用各种符号,对阅读材料中公式、概念、法则及关键词等做出重点标记,如用“★”标明重点词句;用“?”标出有困惑的地方;用“=”表示需要注意的信息。这有助于学生在阅读时中带着明确目的搜寻符合要求的信息,集中注意力进行积极的思考。把重要的词句画出来,可以使之醒目突出,通过不同符号加以区分,以便于学生找到其中的数量关系。这种方法特别适合阅读水平较弱的学生。

(二)思维导图,提升阅读内容的深刻性

思维导图作为知识可视化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教材知识间的有机联系,把握教材知识的整体架构,促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同时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完善学生的归纳、整理、创造、辩证等认知。运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时,学生阅读的整体观念和概括能力也能得以发展,阅读的深刻性得以提高。这种方法适合阅读水平中等的学生。

(三)任务驱动,提升优质阅读的自主性

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在课内阅读无法满足学生阅读需求的基础上,采用任务驱动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阅读任务并与学生共同制订计划,并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设计因人而异的阶段评价单。学生自主安排阅读进度,通过评价单对自己的收获进行自我评价,每周汇报一次阅读情况,再商讨后续的阅读任务,实现自我监控与调整。学生在挑战任务的过程中发展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综合阅读素质。这种方法适合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

二、问题导读策略

问题导读指在提供阅读材料前,教师根据材料和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具有连续性或挑战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突出知识重点。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不仅能够提高针对性,在活跃的思维中逼近知识的本质,而且在阅读时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效率也较高。

例如,教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位置”时,笔者制订了以下导读提纲。

问题一: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

问题二:你想用怎样的符号来表示位置?

问题三:你能尝试写出你好朋友的位置吗?

问题四:对照课本,你的方法与书本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更合理些?

问题一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参与数学阅读;问题二指向学生行为,提示学生在阅读中采取动手、实践、操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问题三激发学生应用,鼓励学生及时将阅读收获进行初步应用;问题四引发学生创造,让数学智慧在不同的学生阅读体验中创造。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前,提出符合学情的导读问题,使学生的阅读有的放矢,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在阅读中深化认识、掌握方法、获取知识、把握实质,还能理解教材的严密逻辑关系,并提高阅读理解的层次,提升学生的数学自主阅读能力。

三、兴趣保持策略

阅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伴随学生一生。数学阅读和语文阅读的多样性不同,数学的逻辑性和符号性要求导致阅读难度比较大。因此,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还应让阅读兴趣持续保鲜。

(一)活动多样化

教师可开展系列的数学课内和课外阅读活动,以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安排划每天30 分钟的数学阅读时间,采用个人与集体、专题与自由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借助“数学名人故事会”“好书推介会”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阅读的乐趣,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热情,促进数学阅读兴趣持续保鲜。

(二)评价多元化

数学阅读评价以多主体参与为主,教师评、家长评、小组评、自评相结合的形式,从态度、习惯、数量和效果几个层面进行评价。教师可设计“数学阅读反馈卡”,结合各项阅读竞赛活动,给予学生全面的激励评价,并定期评出“数学阅读之星”等,促进数学阅读兴趣保鲜。

四、延伸拓展策略

(一)数学史拓展

数学课本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读一读”“你知道吗”等阅读材料既生动又具拓展性。例如,学习完“圆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祖冲之在数学上取得的成就,推荐阅读《奇妙的几何世界》中《飞翔的圆》对大自然圆的奥秘的介绍,既使学生深入了解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又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数学故事创编

讲数学故事,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利用课前五分钟为学生讲述“分数的起源”的故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PPT 进行展示,在故事分享的过程中和同学积极互动。类似的书目还有很多,如杨红樱的《马小跳玩数学》和《数学读本》等,可读性很强。

(三)数学绘本漂流

在阅读、讲故事的基础上,教师可鼓励学生结合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创编,描写语言可以是画图、列表、文字等,采用绘本漂流的形式,让每位学生轮流创编,充分展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围绕五年级的学习知识创编《方程一家》《多边形变形记》《分数奇遇记》等故事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和创编热情,并搭建展示平台,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丰富了数学阅读的途径。

结 语

要想落实数学素养,实现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一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作为整个数学体系基础阶段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师必须常抓不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做好个性化的阅读指导,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途径,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优秀的综合素养和良好的数学素养。

猜你喜欢
能力数学教师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圆我教师梦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