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020-12-03 19:39马小霞
名师在线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古诗课外教学活动

马小霞

(甘肃省嘉峪关市逸夫小学,甘肃嘉峪关 735100)

引 言

语文学科是关于汉语语言学习的一门实用性学科,实践可操作性较强,因此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实际运用语文知识的活动,包括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语文教学对学生而言是母语教育,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大量机会和资源开展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过分注重理论知识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因为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的就业压力随之越来越大。考虑到子女的未来发展,学生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越来越注重升学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考试结果,忽略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被忽略

语文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学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对语文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语文教师仍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习惯于将文化知识主动灌输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教师的讲述远远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和接受知识。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思考和探索语文问题,这才有利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语文素养的提升,以及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热情

作为一门人文类学科,语文学习涉及了大量的课外文化背景知识,学生除了要了解课外拓展知识,还要背诵和记忆大量的课本内容。而小学生年龄较小,还处于活泼爱玩的年纪,自律能力和主动学习意识较弱,因此背诵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稍显枯燥乏味,容易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总之,仅凭教师主动的知识灌输,学生很难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的策略

(一)增加语文实践活动的趣味性

有趣的实践活动能有效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且有趣好玩的实践活动符合小学生活泼爱玩的学习特点,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较为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小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快乐学习,产生更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在内容上或者形式上,增加语文实践活动的趣味性,避免学生将参加实践活动当成严肃沉闷的学习任务。

例如,教师在教学李白的《静夜思》时,除了基本的对古诗内容的讲解和对主题的分析,还可以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这首诗的内容用笔画出来。“画”古诗比背古诗要轻松有趣得多,学生会更愿意主动去学习和了解这首诗的知识,从而加强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并且,学生通过描绘古诗的画面有利于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屏幕上向学生展示古诗描绘的内容,更新并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让语文课堂的实践活动更加有趣。

(二)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实践活动开展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应注意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相关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理论知识,提高语文学习的学习效率,增强自身的语文素养。并且,语文是综合性的学习,语文实践活动的多样性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有关于汉语拼音的学习,教师可以针对汉语拼音,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教师在结束对汉语拼音的讲解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声母与韵母的搭配游戏,将学生划分为两队,一队扮演声母,另一队扮演韵母。划分结束后,教师可以出一个汉字,如“汉”,扮演“h”和“an”的学生就应该举手示意。这种实践活动联系到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学生在拼音搭配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从而有效增强其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成语知识时,也可以利用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加强对所学成语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生学习“欣喜若狂”之后,教师可以在下一节课之前,用肢体语言来描述这个成语,让学生猜测教师所要表达的成语是哪一个。这样的实践活动做到了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理论知识,同时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增加语言积累,增强表达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三)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外拓展

语文学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课堂内语文教师的教学指导,课堂外也有许多小学生可以学习语文知识的素材和机会。语文实践活动不受空间的限制,教师应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组织合理有效的课外拓展活动,引导小学生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现如今,小学生仅仅学习和掌握课本以内的知识并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外活动中学习到的知识也非常重要。

例如,教师可以给小学生列一个书单,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习惯来选择自己想要阅读的课外书籍。课外阅读能有效拓展小学生的课外知识,在阅读中,小学生会了解和学习到古今中外和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知识,而不只是局限于课本内容。课外阅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锻炼学生的探究思维和想象力,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四)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教师除了应该安排和开展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之外,也应该多与学生互动与沟通。例如,在语文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想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实践活动的看法和意见,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教学安排的问题或漏洞,并及时解决和改善;或者教师也可以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表情,这样教师才能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之后的教学中开展更加有效的实践活动,给予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且,与学生进行良性的互动交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让学生更加愿意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这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充分发挥语文实践活动的教育意义。

结 语

当前,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对于实现高效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改正教学活动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师首先应该努力增加语文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再次,教师应该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外拓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最后,教师也要多与学生交流想法,了解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问题,并及时改善,从而为学生开展更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猜你喜欢
古诗课外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