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特殊护理的几种措施

2020-12-03 02:26文丨柏姗姗广安市人民医院
保健文汇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用药疾病功能

文丨柏姗姗(广安市人民医院)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病患占住院患者的比例不断增加,使得老年护理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老年护理的各个阶段,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提出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护理措施,以确保特殊护理的有效性。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问题不断加剧,提高对老年患者的医疗服务水平,加大保健与疾病预防控制力度,值得广大医护人员加强重视。 老年患者多合并基础疾病,致病因素间存在因果关系,促使机体功能处于恶性循环状态,因此对临床质量与护理方案的整体性及个体化等特征的要求更高。除药物治疗外,还需加强饮食与运动等辅助疗法的应用价值发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等层面的舒适度,加速恢复进度,以切实发挥特殊护理的干预价值,从而减轻家庭与社会负担。

老年患者概述

老龄化定义。我国将60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老年人。当一个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大于百分之十或65岁以上人口比例大于百分之七,该地区即可被认定为老龄化。

健康评价

对老年人的健康评价,主要包括功能状况、精神健康、躯体健康和社会健康。一是从功能状况入手分析,是指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多维度的评价,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其日常生活功能水平,是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二是从精神健康的评价领域入手分析,评价内容涉及精神健康的主观评价,以及精神症状与认知水平等方面,认知能力是个体独立生活的必备素养条件;而精神健康的主观评价,是指老年人在情感层面,对过去经历与生活幸福的感受。三是从躯体健康入手分析,评价信息包括医疗服务的利用与活动受限情况及慢性病症状等。四是从社会健康入手分析,社会健康主要通过经济状况与社会参与程度及照顾人身份等评价信息进行反映,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也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生理变化

机体功能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呼吸机能:随着年龄增大,呼吸功能的障碍程度逐渐提高,会出现肺弹性减弱与呼吸肌萎缩及肺泡涨大等现象。随着病程延长,肺活量减小与咳嗽反射迟缓等症状表现越发明显,感染与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风险系数增大。二是循环功能:老年人多合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会促使心血管机能与传导功能逐渐弱化,器官供血量与心脏收缩力及心率等功能指标逐渐发生变化,发生心血管内科病症的可能性增大。三是消化机能:胃气随着机体抵抗力的弱化而流失,促使胃肠道分泌与消化等功能弱化,从而出现食欲不振与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等病症。四是泌尿系统:基础疾病会促使机体功能处于恶性循环状态,脏器功能逐渐弱化,同时在炎症反应刺激下,会促使肾小球数量与滤过率等肾功能指标发生变化,从而会减少尿生成。尿频与尿多等症状,也会随着膀胱容量的减小而越发严重。五是免疫系统功能:随着机体免疫力的下降,免疫细胞数量与监护机能会逐渐发生变化。六是运动系统: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随着骨量丢失与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与肌肉松弛等症状越发明显。骨折结构越发稀疏,发生骨折等骨科疾病的风险增大。由此可见,疾病的易感性与系统功能的弱化程度呈正相关。

心理变化

老年病人受疾病反复发作折磨与生理功能受限及社会地位变化等因素影响,会逐渐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与消极情绪。心理状态多体现在退化心理与抑郁心理及恐惧心理等方面,直接影响患者对医患合作的支持度与遵医行为的自我效能。负面情志也是加剧病症严重程度的诱因,因此关注患者心理变化与情绪调整意义重大。

疾病特点

老年人的慢性病,有病程长与病机复杂及合并症多种特征,治疗难度大且预后差。各种基础疾病间的相互促进关系,会加剧老年病人患急性病的风险。尤其是在情绪与药物等因素刺激下,慢性病急性发作期的致残率与病死率增大。老年病人的用药种类与数量多,受肝肾功能弱化影响,体内积蓄药物,易引起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严重时易引起心血管等危险疾病。

老年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

老年患者存在肢体功能障碍与视力障碍及反应迟缓等症状,同时对疾病的认知片面,自我保护意识低,易出现跌倒与误吸等护理不良事件。可见护理风险贯穿老年患者的治疗全程,因此加强风险事件评估与安全护理管理的意义重大。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会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跌倒。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程度较高,原因涉及以下几方面;一是身体控制能力差:机体对平衡力等活动状态的控制能力,随着脑细胞数量的减少而降低。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或疾病患者,易出现大脑迟缓决断的情况,导致姿势控制能力差,关节灵活度降低,身体倾斜度增加。在较快的动作中易失去平衡感。二是病理性改变:脑出血与颈动脉病变或因小脑和心脏瓣膜病等以血管动脉硬化为病机的患者,由于大脑与小脑功能受损,会出现共济失调的症状,甚至会出现偏瘫的情况。三是发作性跌倒:脑干供氧不足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会引起眩晕与平衡障碍等症状表现。四是药物刺激:长期用药在体内积蓄后,会对精神运动性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血糖或血压波动幅度较大,也会诱发眩晕等症状表现。五是环境影响:环境布局或设施配置不合理,尤其是患者不适应的环境,易出现跌倒的风险事件。

误吸误食。老年患者的神经反射性功能与吞咽功能等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加上唾液分泌减少与消化功能弱化等症状影响,体位护理或进食量控制不当,极易出现呛咳或发噎等不良事件。视力障碍患者,易引起误食等情况。

坠床。意识模糊患者,会因躁动而出现坠床的情况。尤其是平衡功能减退的患者,不能及时规避坠床的风险,也是护士对床栏与约束带等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直接体现。

老年患者的特殊护理措施

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率,需根据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整体性与个体化的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等,使其了解与掌握应对风险事件的措施,从而提高自我护理意识与自我管理水平。护士应当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与责任感,前瞻性地落实预防意外情况发生的护理措施,以切实发挥护理干预的作用价值。

预防跌倒。热情接待入院患者,介绍住院环境,帮助患者了解病区设施与布局及方位等,自主规避跌倒的危险因素。做好病区的防滑与扶手等防护措施,病区内保持光线充足,地面平整且无障碍物。叮嘱患者在行动前,先站稳后再起步。步态不稳的患者行走时需拄拐杖,要求有家属或护士陪同活动。针对反应迟钝与位置性低血压等跌倒高危风险的患者,加强陪伴与家属健康教育。夜间下床与如厕等活动需有人陪伴。

防呛与防噎。饮食以易消化的细软食物为主,帮助患者调整进食体位,要求患者进食时集中注意力。吞咽障碍患者严格控制进食量与速度。进食前准备好水,防止出现噎食的情况。食物不宜过干或过稀,尽量做成糊状。进食后隔适当的时间再进行体位变换与吸痰等操作,以降低反流与呛咳等护理不良事件。

防坠床。设置床挡与约束带等措施,尤其是意识障碍与有躁动倾向及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加强病房巡视,发现有坠床倾向的患者,及时采取调整体位与家属宣教等措施预防。

安全用药。加强不同服用方式药物的区分,做好药物标识工作,向患者及家属明确讲解用药方法与剂量等情况,告知规律用药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引入家属密切监督与叮嘱患者用药的力量,或是设置提醒铃等措施,叮嘱患者规范用药。密切观察药物延缓反应等副作用,讲解用药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鼓励患者主诉不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肌肉与静脉途径用药时,严格控制药物注入速度与剂量,密切观察药物反应。药物推注完后,要求患者不着急变换动作,观察5min后且无不良反应后,再起身行动。夜间用药需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用药,避免出现呛咳等不良情况。

预防感染。老年患者的免疫力低下,临床工作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病房内定时通风消毒,减少强光与噪音等不良刺激,确保患者休息治疗,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限制病房探视人数,叮嘱患者之间尽量不走访,尤其是有呼吸道感染患者,应当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保护性医疗。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与知情权等权利,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稳定患者身心状态,使其客观看待疾病治疗,提高患者的安全感与舒适度,从而加速恢复进度。

总结

老年患者因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状况,需要护理人员特殊的关爱和护理,只有真心诚意走进他们的心里,合理使用护理措施,才能更好地促进疾病的康复。

猜你喜欢
用药疾病功能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把党史的功能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有效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