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老年用户心智模型的厨房家具设计研究*

2020-12-03 03:05崔敦睿宋莎莎
林产工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心智厨房老年人

崔敦睿 万 千 宋莎莎

(1.木材科学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2.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州 510080)

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养老成为我国当下重要的社会议题。受我国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多数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厨房作为重要的功能空间与情感满足环境,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现今厨房设计多为标准化设计,目标群体主要是中青年群体,较少考虑到老年群体对厨房使用的特殊需求[1]。同时传统设计研究大多偏向于对产品本身功能、造型方面的挖掘,从而忽视了人机交互沟通下用户心智模型对现实生活应用的重要价值[2]。本文通过构建老年用户心智模型帮助设计者解决老年人在厨房使用中的困难,提供更好满足老年群体对厨房空间需求的针对性解决方案。

1 心智模型概述

心智模型是对人们内心活动的一种外显表达,个体不同的知识背景、活动记忆都会帮助其形成对外界各种事物的独特理解,这种理解所包含的综合知识体系即为个体的心智模型[3]。通过解析心智模型,可以对特定用户群体在不同环境下做出的行为活动进行解释与预测。平正强[4]通过信息数据收集、眼动实验定量分析,将用户的心智模型与移动终端界面交互设计模型有机结合,设计出更适合用户使用的界面;李雪媛[5]以服务设计为研究基础,构建显性心智模型作为设计指导,进行移动服务原型设计;陈靖[6]以用户体验为思路,关注轻度失能老人群体行为习惯,通过对相应群体进行心智模型分析设计出适合其代步出行的工具,提高轻度失能老人对出行的信任感与接受度。以上研究均表明,构建心智模型有助于设计者明确用户需求,便于其更好地针对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当产品设计中最终产品的呈现模型越接近用户心智模型时,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就会越好[7],从而在实现产品价值的同时带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

用户的情绪变化、心理状态都会影响心智模型。如图1所示,心智模型会受到天生性格差异、教育和工作经历,以及生活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类别的成因都会引起认知、行为、情感三方面需求差异,因此心智模型的分析首先需要提取这三方面的内容特征。

图1 用户心智模型成因分析Fig.1 User mental model analysis

心智模型是个体为了解和解释自我经验所建构的知识体系。用户受到外界环境刺激后,接收并选择需要处理的信息,然后根据自身经验对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进一步反馈,如果被判断是正面的反馈就会成为心智模型的一部分,反之则会被抛弃[8]。Young[9]提出将心智模型作为一种用户研究方法,将心智模型的构建分解为五步:项目定义与商业探索,用户分类与招募,构建心智模型,根据心智模型检验产品策略,根据心智模型导出信息构架。在产品设计中,构建心智模型可以得到更加清晰的知识表达体系,更好地指导设计者将产品设计与用户心智模型相匹配,从而获得更好的可用性产品。心智模型的基本构建步骤如图2 所示。

图2 心智模型构建步骤示意图Fig.2 Schematic diagram of mental model construction steps

2 构建老年用户心智模型

适老家具的合理设计,不仅承担家具本身物理属性作用,还承担着老年用户精神层面的生活理念表达、情感的寄托[10]。适老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老年用户人体尺寸、心理状态、行为习惯、功能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在老年厨房的调研研究中,应当对产品的设计需求进行分类,主要为基本需求、性能需求与期望需求[11]。调查问卷可以搜集用户的主观偏好,访谈能够挖掘用户的需求与生活经验,而观察法旨在记录用户真实的操作过程,有助于发现隐藏问题。在针对适老厨房空间设计的调研中综合运用这三种方法了解目标对象的需求细节,捕获搜集老年人的心智信息,在此基础上构建心智模型,以同理心去试图接近用户的生活体验,以增加设计的产品或服务满足用户需求的可能性[12]。

2.1 老年用户心智信息收集

在前期问卷调研中,收集了59 份有效问卷,受访用户的基本特征如表1 所示。调研对象年龄多数分布在60~74 岁之间,大部分受访用户住宅空间总面积为90~120 m2,厨房使用年限为5~10 年,厨房使用频率较高,厨房中操作台的摆放顺序多为清洗区、料理区、烹饪区。同时,问卷调研发现22%的用户家中厨房操作台顺序并不合理,63%的用户愿意参与社交活动以满足精神需求,64%的用户表达了希望拥有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厨房的诉求。

表1 受访用户基本特征Tab.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viewed users

入户访谈观察部分主要深入探访了12 位居家养老的女性,她们的年龄在60~74 岁之间不等,自理能力较好,厨房使用频率较高,使用时间较长,对厨房有更高的使用期望。访谈从厨房的环境、使用空间便利性、橱柜高度、厨房辅助设施以及厨房物品存放等方面入手,发现老年用户家中厨房多为U型或L型布局,吊柜的使用率不高,橱柜台面高度与老人的身高不匹配,厨房设计风格单一杂乱,老年用户希望能进一步改善厨房环境。

表2 访谈结果整理分析Tab.2 Interview analysis

依据访谈结果从目标、行为与观点三个角度分析老人厨房行为,如表2 所示。在使用厨房空间时,老年用户的主要需求在于可以在厨房安全便捷地自理劳作。因此设计需要考虑老年人实际操作流程中遇到的问题,如老人身高与工作台的匹配度、取放物品的便捷度,以及节省体力的高效率工作台布局等。

Young提出,在建立心智模型时应当与目标用户沟通探讨其需求,之后找到与需求相应的模板,利用行为“亲和图”的结构总结归纳信息,整合到用户心智模型之中[13]。其行为“亲和图”的结构如图3 所示,图中上半部分由若干包含需解决任务的心智空间排列而成,然后以具体的任务为导向,调研收集用户的心智信息,通过用户心智信息了解目标用户的实际需求,最后依据实际需求在下半部分以解决方案的形式呈现,以与上方心智模型相匹配。

图3 行为“亲和图”结构示意图Fig.3 The structure of behavior “aきnity map”

通过前期广泛收集用户的心智数据,获得目标用户对研究内容的理解与想法。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以老年群体参与式设计的模式,明确用户对厨房使用中的确切需求与偏好[14]。构建用户角色模型,并总结归纳出具体需求,提取老年用户心智模型的需求因素;结合前期调研数据分析老人心理状况,以老年用户的需求为核心,综合考虑老年人在厨房的使用习惯和逻辑思维,在厨房操作合理动线的引导下构建老年用户心智模型。

2.2 用户角色模型构建

通过分析和整合调研对象中具有普遍性的用户需求,提取有效心智信息创建用户的角色模型,如图4 所示,然后以此用户角色模型为参考,研究老年用户使用厨房的具体需求。目标用户基本特征为处于老年前期(60~74 岁),拥有自理能力,渴望与他人交流且可以实现居家养老。老人在使用厨房中的主要问题为厨房储物空间不足与非合理的人体工程学设计,例如主要体现在橱柜的尺寸、厨房操作动线的设置以及吊柜的利用率。

图4 用户角色模型Fig.4 User role model

2.3 老年用户心智模型

在创建用户角色模型后,需要依据用户的心理状况及决策的变化,逐步掌握用户的使用习惯,理解用户的行为逻辑,构建用户在任务操作中不同环节的心智模型[15]。结合用户角色模型,应用行为亲和图的划分方法,分析总结老年用户厨房使用需求,从整体上分解任务流程以及系统功能,将老年用户厨房空间设计时的心智空间分为三个部分:前期的食材准备;中期的料理过程;最后的烹饪过程。

分析每一部分的实际任务,可以发现当前老人使用厨房中面临的问题:受老人身体机能下降的影响,在清洗区,老人取放物品不便,开合吊柜地柜费力,这应是厨房设计考虑的重点,可以增添智能辅助设计或利用五金件功能提高老人使用便捷性;在料理区,操作台面的高度、深度都会影响老人操作效率与操作状态,考虑到老人长时间站立会出现疲劳状况,适老厨房空间设计中可以考虑增加系列辅助设施,如扶手与临时座椅;烹饪过程中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充分考虑设置必要的警报装置以及操作动线的合理设计。通过对三个不同操作分区的分析,构建出如图5 所示的老年用户厨房设计心智模型图。

图5 老年用户厨房心智行为亲和图Fig.5 Mental behavioral aきnity map for elderly users in the kitchen

3 基于老年用户心智模型的厨房家具设计建议

应用老年用户心智模型进行厨房空间设计时,应充分把握老年人对厨房家具的功能诉求,考虑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3.1 厨房空间人体工程学设计

通用设计中的厨房操作台高度与大多数老人的身高不符,导致老人在实际使用时倍感吃力、不适,需要依据老人的身高合理设计厨房操作台面的高度。根据德国厨房协会(AMK)相关数据,可制定操作台的高度,如图6 所示,以料理区踏面高度为参考,适当下调烹饪区高度,上调清洗区台面,提高舒适性。依据老人的身高与便于施力的原则,操作台的高度一般在800~850 mm之间[16]。在操作台设计中,也可以通过安装升降装置对操作台进行调节,使操作台的高度可以随不同使用者的身高而自动调节[17]。

图6 厨房操作台面高度关系[18]Fig.6 The height relation of kitchen counter[18]

厨房的作业流程依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来确定工作流线:储存设施—清洗—切菜与配菜—烹饪—配餐—餐后整理顺序进行,合理的布置令使用者不必在厨房中来回往返,能够以最短的距离便捷活动[19]。厨房空间布局应当使老人在厨房的操作动线流畅高效。依据厨房操作顺序分别设置储物区、清洗区、料理区、烹饪区, 减少老人非必要的行走路线,减缓老人体力消耗。

3.2 厨房储存空间需求

厨房空间的设计应当关注储存空间的问题。厨房的储存空间主要包括橱柜与冰箱,橱柜可分为地柜与吊柜[20]。由于个人生活习惯、烹饪习惯的不同,每个人在厨房储存放置物品的位置也不同,因此厨房储物空间的设计应当注重便捷性、可视性。老人感到储存空间不足的一部分原因在于,限于身高因素,老年用户无法充分利用上方吊柜,因此吊柜设计中可以选择具有升降功能的五金件,保证老年人取用物品方便、安全。另一方面可借助转角抽屉的设计,使转角处得到充分利用,满足用户对储物空间的需求。

3.3 厨房家具色彩选择

厨房家具的材料颜色选择与老年人心理状态相关联。更是与他们的生活经历、知识修养直接相关,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对色彩的抽象联想[21]归纳,发现白、橙、茶、黄、黄绿是使老年人产生积极抽象联想的色彩,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益[22]。老年群体所使用的厨房内光线应保持明亮,厨房空间的背景颜色(如墙面、地面、天花)不宜过深,在整体色彩设计中也应避免过于繁复[23]。通常在较小且封闭的厨房空间,可选择整体明度较高的色彩,如白色、米色及浅色系的色彩,借助其反光性较强的特点呈现一个较为明亮的厨房环境,既能帮助老人分辨事物,同时营造出温暖轻快的厨房环境氛围。同时可以在部分墙壁装饰中使用一定比例的木质材料装饰,以提高用户对室内环境的视觉加工认知,有助于唤醒人们更好的情感体验[24]。

3.4 厨房空间情感化设计

情感化设计是设计师实现设计想法的一种创意性工具,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产品的优化设计引导使用者产生情感上的认知愉悦与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25]。从心智模型图可以看出,老年人在厨房操作的时间相对更长,安全轻便的厨房设计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加便捷地使用厨房。厨房操作工序繁杂,易将水渍溅到地面而无法尽快清理。因此厨房地板应当考虑使用防滑材质,避免老人因地滑摔跤受伤。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老年人在厨房中常会无法完成很多中青年人眼中简单快速的动作。例如由于厨房台面高度或吊柜高度不合适引起取物不便,会引起挫败感,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老人的心理健康。因此在实际设计中应当关注老人在厨房工作中的痛点,从情感化设计角度去满足其实际需求。

4 结语

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给我国适老化设计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厨房空间作为居家养老中的一个重要活动空间,设计者应当充分站在目标用户的角度,从实际需求出发,满足老年群体对厨房空间的期待。构建完善的老年用户心智模型,可以极大地帮助适老厨房空间的设计与深入研究。本文以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为基础,关注老人特有的心理、生理特点,基于老年用户心智模型提出厨房家具设计建议,从多方面考量适老厨房空间设计的具体细节,对于适老化的无障碍厨房设计具有参考意义,对于提升老年群体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心智厨房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发现大脑:谁开启了我们的心智之旅》书评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厨房里打电话会引发爆炸?
厨房真热闹
甘露珠宝 匠心智造,创新引领未来
厨房跑出黏黏怪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