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前的报纸如何报道任正非

2020-12-03 13:49戈泰
晚晴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精度天平任正非

戈泰

我们面前摆着一台仪器,绛红色的,很精致,上面有两个锥形筒,筒上各有一个瓦亮的钢球。这仪器,就是浮球式标准压力发生器。00二二九部队技术员任正非研制的这台仪器,填补了我国仪表工业的一项空白,消除了过去压力的汞害,为国争了光,中国计量科学院已向全国推广。

在辽阳化纤总厂建厂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全是引进的设备。那时候,外国专家看到我们只有五十年代的苏式活塞力计,便说:“我们用精密仪表测过,全合格,再说,你们这仪器查得了?”任正非听了,脸上像刀子刮过,爱国心像火一样地燃烧起来。他想,中华民族不仅应是政治上的巨人,也应是科学上的巨人,技术上落后是要吃亏、要挨打的。他下定决心研制高精度空气压力天平,为祖国争光。

在攀登科技高峰的道路上,任正非付出过艰苦的努力。1968年他从建工学院毕业时,就有“书迷”之称。这些年,他买过很多政治理论和技术书,翻读过的书,数不清。他演算过的纸、画过的图,好几捆。他学过俄文,又攻读英文。从古希腊的阿基米德一直“啃”到当代流体力学,如今,他又开始了更艰难的攀登。

任正非是技术员,每天十多个小时的工作过后还要应付外事活动。研究,只能挤休息时间和节假日。时间贵如油,夜夜一盏灯,伴他做运算。许多难题,把他逼入死胡同,经过艰苦努力,冲破迷障,又从死胡同中钻出来。挫折失败,没有使他气馁,在艰难的攀登路上,他坚毅不拔,不停地前进。他的全部心思都被所从事的研究吸引了。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以致造成脱发、失眠、吃不下饭,才33岁的人,皱纹就深深刻上前额。

爱人知道了任正非的情况,又心疼他,又担心他,从成都写来信,信中引用马克思的话劝他多多保重:“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亲友、同志的好心劝告都没有中断他的学习研究,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胜过了爱家,爱自己。

一张白纸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但也最难画。在虚心向外国专家请教时,外国专家说,美国埃麦泰克公司有这种仪器,好像是球飘浮在一个抛物线喷嘴上,但任正非们还制造不了。于是,任正非反复攻读空气动力学,进行理论推导和设计计算,在头脑里不断勾画创造着新仪器的轮廓。他精确地计算了抛物线的线性切线,得知用抛物线形不会出高精度。他用尽心血,苦苦思索。他很严肃,极认真,没把握的事,决不去付诸实物实验。他谦逊,好学不厌,常向总工程师王铠求教。

一次外出求师,突然下起了大雨,任正非淋成了“落汤鸡”,那图纸,却被他搂在怀里,紧贴着他发烫的心。终于,他用逻辑的力量,科学的、铁的逻辑力量,推断出锥形是最佳形体。一张草图,一串公式,呕着多少心血,逐步成了形。

从数到图难,从图到物更难。难关要人闯。在艰难奋战的日日夜夜里,在困难重重的研制过程中,很多人关怀帮助着任正非。大队政委来探望,大队长来鼓励,副大队长亲自跑材料。实验小组的人合力攻关。用热情,用智慧,鼓舞他,补充他。

1976年12月,任正非和他的战友们终于成功地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高精度的空气压力天平。仪器真精密呀,惊人的精密。浮球圆度误差不大于一根头发丝的百分之一,浮球与筒壁的间隙不大于一根头发丝的五分之一,又不小于十分之一。发出的信号精度不低于万分之二。外国专家看到我们仅用七个月就拿出如此尖端的精密仪器,十分惊讶。在群星争辉的全国科学大会上,任正非得了奖。他将计算过的稿子交给陈景润的老师沈元求教,老教授极为赞许,连声说:“好,好。很精密,有价值。”部队党委为他记了二等功,提升他为工程师。

郭小川同志说过:“战士自有战士的抱负,永远改造,从零出发。”任正非是这样,他没停步,又在努力研制绝对压力天平,力争突破万分之二的精度,为达到最佳设计,正进行一系列新的探索。

路正長,任正非在新的长征路上又迈开了新的步伐。(来源:贵州改革)

猜你喜欢
高精度天平任正非
关于高精度磁测在构造解释方面的应用分析
基于5G的高精度室内定位方法研究
站在矮处得人心
任正非:站在矮处得人心
焦点任正非
站在矮处得人心
高精度PWM式DAC开发与设计
高精度PWM式DAC开发与设计
倾斜的天平
鲁格公司新型6.5mm口径高精度狙击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