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镜联合全视网膜镜定位裂孔在外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

2020-12-04 18:30危巧英
医药前沿 2020年15期
关键词:裂孔源性变性

危巧英

(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 福建 邵武 354000)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引起人体视力下降的一种眼科疾病,近年来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加,导致我国近视人群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数量也随之上升[1]。临床上外路手术是较为常用的经典手术之一。外路手术前全面检查,定位裂孔位置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三面镜可定位裂孔钟点位置及角膜缘后距离[2]。但是观察视网膜脱离的整体范围和形态欠缺,且可能出现遗漏更周边裂孔现象,全视网膜镜对视网膜脱离的整体形态及范围有很直观的观察,特别是对周边视网膜观察具有优势,联合使用能起到互补作用,促进手术成功。本文对三面镜联合全视网膜镜定位裂孔在外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16 例外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9例9 眼,女性患者7 例7 眼,年龄最小的15 岁,最大的58 岁,平均年龄(36.63±7.28)岁。视网膜脱离范围为2 个象限以内的患者有6 例,脱离范围为2 个象限以上的患者有10 例。所选患者均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同意,且所有患者均与我院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采用三面镜及全视网膜镜进行检查,对裂孔和变性区进行准确定位,并根据所检测到的定位,对硅胶填压的位置进行计算。对患者进行麻醉后,采用开睑器进行开睑,沿着角膜边缘将球结膜剪开,采用尖剪刀将筋膜囊打开,并将球筋膜进行分离。将巩膜进行暴露,预置硅胶填压缝线。根据手术前所进行的观察、定位,将眼肌进行牵拉,将其暴露于视网膜下液位置,使用针头穿透巩膜,将下液排出。再使用齿镊将一侧眼外肌夹住,进行眼球调整,戴间接眼底镜后,使用冷凝器顶起巩膜,根据术前定位寻找裂孔及变性区,对裂孔及变性区冷冻后硅胶填压。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三面镜检查时所检查到的裂孔个数和全视网膜镜再次检查时新发现的裂孔个数,以及手术中不良症状发生例数。手术后2 月内,以电话通知门诊复诊的方式,对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调查,主要统计患者经手术后,视网膜是否复位。

2.结果

结果显示,在16 例患者中,进行了16 眼手术,共22 个裂孔。其中4个裂孔是在三面镜检查时遗漏,全视网膜镜再次检查时新发现。手术中,1 例患者在术后出现轻度出血,给予止血药物治疗后未继续出血。经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在手术后视网膜均得到良好复位,术后视网膜脱离复位率达到了100%,且未出现患者视网膜脱离复发。

3.讨论

外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常见的眼科疾病,也是一种严重致盲的疾病。为提高该疾病治疗成功率,减少眼盲患者,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负担,对该疾病治疗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3]。在传统临床检查中,常使用三面镜,但在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后,发现三面镜对裂孔的检出具有一定的漏诊率。为降低裂孔漏诊率,提高该疾病手术效果,将三面镜联合全视网膜镜使用得到了眼科医疗的高度关注。

本次,三面镜检查时遗漏的4 个裂孔经全视网膜镜检出,经手术治疗后,在术后2 个月内的随访中,未出现复发。使用三面镜及全视网膜镜术前检查,对外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将三面镜与全视网膜镜联合使用对患者视网膜裂孔进行检查定位,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手术操作者对患者视网膜裂孔的预见性,减少遗漏裂孔,进一步避免了在手术过程中进行复杂的裂孔定位,能有效减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在较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为裂孔漏诊导致的手术失败,并且对变性区进行冷凝处理,降低了变性区形成新裂孔的可能性,进而降低了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的概率。因此,本次研究中患者的术后整体情况良好。

综上所述,采用三面镜联合全视网膜镜,在外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进行裂孔定位,能有效减少裂孔漏诊,定位更准确,有利于手术成功率的提升和患者视功能的恢复,该种检查方式值得应用。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手术治疗后不可进行剧烈运动,避免让眼睛受到冲击而引发不良症状。

猜你喜欢
裂孔源性变性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裂孔在黄斑
征兵“惊艳”
腹腔镜联合胃镜引导下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三例术中测压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
变性淀粉在酸奶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先天性乙状结肠裂孔疝致小肠梗阻1例